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论文_黎庆红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论文_黎庆红

兴义市人民医院 骨科二病区 贵州兴义 5624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方法,能有效解除膝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为目的的手术,而手术后常会发生关节僵硬、粘连、静脉血栓等并发征,严重影响关节的功能和生活质量。随着(TKR)的广泛应用,手术康复训练日益受到重视,康复护理是保证和巩固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通过对(TKR)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的指导,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我科今年开展膝关节置换术20例,其中男性?例,女性?例,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协助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患肢静力性收缩,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曲锻炼,扶双拐下地步行以及上下楼梯等;同时结合CPM康复机锻炼,能有效防止术后膝关节僵硬,改善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有计划、系统的对(TKR)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和训练,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取得良好效果。现将(TKR)康复训练体会总结如下:

1.术前训练

术前功能训练指导是达到目标重要环节,让患者预先掌握功能训练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好术前沟通,解除思想顾虑,介绍手术过程及成功病例,以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如: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踝关节的踝泵运动、足跟滑移屈膝练习、床上直腿抬高、伸膝练习等,指导患者深呼吸训练,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为术后用拐走路做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术后康复训练

1、术后24 小时生命征平稳、伤口渗血停止,予CPM机功能锻炼,将患肢放于CPM机上固定,下肢外展20-30°,避免机器与对侧肢体摩擦,活动应循序渐进,范围由小到大,强度由弱到强的原则,从伸直0°、屈曲30°或70开始(依据患者耐受情况),每天增加5-10°,逐渐加大屈膝度,关节活动频率由慢到快,每天2次,每次1小时,以患肢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宜,1周可增加到90°,2周达120°后,则不再使用CPM被动运动训练。在使用CPM时要详细告知患者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减少恐惧,操作时要熟悉,角度要准确。刚使用CPM机时要在患者身边,待CPM机活动2-3个循环后再离开,以免患者怕疼痛造成肌肉紧张抵抗。在训练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剧烈疼痛而不配合时可暂停训练,常规镇痛,可使用静脉镇痛泵或口服曲吗多,待疼痛好转方可继续。

2、麻醉清醒后即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第2天行直腿抬高及膝关节屈伸训练,术后2天拔出引流管,可扶拐下床不负重行走,1周扶拐负重行走。除继续以上活动外,患者主动做膝关节伸屈锻炼,活动范围0-45°;以后每天幅度增加10-15°;每天2次;每次2小时,增加肌肉力量。

结果20例患者出院时,膝关节伸屈平均达到0-130°,无关节疼痛,肌力正常,无萎缩,伤口一期愈合,能弃拐行走,生活能自理,无一例关节僵硬,或其他后遗症。

3.体会

(TKR)是目前常用解除膝关节疼痛和矫正膝关节畸形为目的的手术,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对运动要求较高的关节,手术复杂,存在很大风险,术后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有文献报道,手术创伤即刻粘连机制便启动,术后3天大量新生的胶原组织会迅速沉积于关节周围,造成膝关节粘连,限制膝关节活动,使膝关节活动达不到日常所需的活动度。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即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和CPM机训练,通过持续屈伸膝关节、韧带、肌腱及软组织,能迅速增加术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加速关节液的分泌和吸收,不仅可以减轻关节及周围组织肿胀,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防止关节僵硬,减轻疼痛,还有助于肢体静脉回流,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肢肌肉和关节功能早日恢复,临床效果满意。

论文作者:黎庆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论文_黎庆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