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RevitMEP技术突破了传统AutoCAD软件无法准确进行建筑信息建模的束缚,以更为生动立体的三维模型再现复杂的建筑结构,从而解决了建筑功能复杂性和协同性的需求,帮助工程师更好的分析、设计建筑性能,为此,将RevitMEP技术引入暖通设计,能够完善暖通信息模型构建、优化碰撞检测,实现可视化管控,进而更好的实现暖通能耗分析与优化,对于推进建筑的智能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RevitMEP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设计; RevitMEP
1 RevitMEP优势分析
1.1按照工程师的思维模式进行工作,开展智能设计
RevitMEP软件借助真实管线进行准确建模,可以实现智能、直观的设计流程。RevitMEP采用整体设计理念,从整座建筑物的角度来处理信息,将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系统与建筑模型关联起来,为工程师提供更佳的决策参考和建筑性能分析,。借助它,工程师可以优化建筑设备及管道系统的设计,进行更好的建筑性能分析,充分发挥BIM的竞争优势,促进可持续性设计。
同时,利用Revit与建筑师和其他工程师协同,还可即时获得来自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反馈。实现数据驱动设计所带来的巨大优势,轻松跟踪项目的范围、进度和工程量统计、造价分析。
1.2借助参数化变更管理,提高协调一致
利用RevitMEP软件完成建筑信息模型,最大限度地提高基于Revit的建筑工程设计和制图的效率。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专业设计团队之间,以及与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之间的协作。通过实时的可视化功能,改善客户沟通并更快做出决策。RevitMEP软件建立的管线综合模型可以与由RevitArchitecture软件或RevitStructure软件建立的建筑结构模型展开无缝协作。在模型的任何一处进行变更,RevitMEP可在整个设计和文档集中自动更新所有相关内容。
1.3改善沟通,提升业绩
设计师可以通过创建逼真的建筑设备及管道系统示意图,改善与甲方的设计意图沟通。通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自动交换工程设计数据,从中受益。及早发现错误,避免让错误进入现场并造成代价高昂的现场设计返工。借助全面的建筑设备及管道工程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简化应用软件管理。
2利用RevitMEP建立暖通信息模型
2.1RevitMEP前期阶段
在运用RevitMEP前期阶段,大多数设计院均采用二维CAD转三维模型。各专业基于三维参数化模型进行协同设计,更正设计错误,提高图纸质量。通过样板文件新建项目,利用RevitMEP的链接管理功能链接建筑模型。利用“复制/监视”建筑的轴网、标高,建立暖通模型与建筑模型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再次利用链接把已经画好的暖通图纸按楼层平面导入项目模型中,设置CAD平面与项目中的楼层平面吻合,最后依照已设计完成的CAD平面利用RevitMEP平台上的功能框架区的“常用”进行绘制。在RevitMEP中绘制风管可以设置风管的隔热层厚度、流速、管道粗糙度等参数。只需在平面视图上描绘CAD平面上的暖通风管、设备等,对应的立面视图、三维视图自动生成,同样在任一视图上修改风管、设备、风口等,其他的模型视图均对应的修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创建逼真的暖通设备及管道,实现暖通管道可视化,各个暖通系统管道走向一目了然,改善设计人员与客户的设计意图沟通。
2.2现阶段,全国各大设计院均已经发展到直接应用RevitMEP平台进行设计
直接利用RevitMEP进行暖通建模,首先需要各个专业都同时使用Revit平台进行设计,并且建筑和结构专业需先进行模型的建立。暖通专业创建样板文件,通过创建过滤器建立起新风系统、排风系统、排烟系统等。为了更好的利用MEP的协同设计功能,链接建筑和结构的模型,采用“复制/监视”建筑的轴网、标高,用轴网和标高作为绘制暖通平面图的参照,在绘制过程中根据设计需要修改和创建设备族文件。利用建立起来的暖通模型,通过转换可生成需要的平剖面图,并能满足施工图文件深度的要求。
3利用RevitMEP进行碰撞检测
各专业在RevitMEP建立信息模型后,专业间可利用Re-vitMEP协作功能进行管线综合碰撞检测,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与土建之间的所有碰撞问题,并反提给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调整。设计人员根据碰撞检测报告及修改意见,重新优化设计,然后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直至解决所有的硬碰撞。传统的设计流程是通过二维管线综合设计来协调各专业的管线布置,它只是将各专业的平面管线布置图进行简单的叠加,按照一定的原则确定各种系统管线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各管线的原则性标高,再针对关键部位绘制局部的剖面图。而利用RevitMEP进行碰撞检测,更直观、明了、高效、充分、精确协调各专业的管线布置。特别在大型复杂项目设计中,设备管线系统繁多、布局复杂,利用RevitMEP进行碰撞检测,可轻松发现影响净高的瓶颈,从而优化设计,精确控制净高及吊顶高度,在设计阶段就避免因管线碰撞影响室内净高,造成返工或浪费,甚至存在的安全隐患。
4实施过程中实现“可视”控制管理
通过RevitMEP软件可为工程提供"可视化”的控制管理,为设备施工安装提供“数字化”、“可视化”的多维图纸。施工单位、产家可依据建立的暖通模型对风管、设备、风管附件进行工厂化预制后再进到现场进行安装,可根据要求下料加工,做到拼接无缝,而不浪费管道材料,同时还有效提高了构件预制加工的准确性和速度,使原来粗放性、分散性的施工模式变为集成化、模块化的现场施工模式,从而很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能够更好指导辅助施工单位。
5工程实际应用分析
由于建筑和结构专业建立了BIM模型,其真实的三维特性,它的可视化纠错能力直观、实际,对暖通专业很有帮助,可以清楚的知道哪些地方管道需要特殊处理,管道要如何布置更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能更好配合其他专业,减少图纸出错的风险,大大提高本专业的图纸质量。
使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到设计阶段体现出来,减少将来施工的反复,不仅节约了成本,更节省了将来建设周期。因本工程的风管均为异形风管,在将来的施工建设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可利用模型进行风管的预制加工,提高施工效率。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实践中,笔者发现相比CAD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通过线条表达设计内容,不存在绘制不出来的问题。而RevitMEP绘制管道设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并且“有法必依”,设计人员掌握这些规则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 RevitMEP在族库上还是缺了很多风管的附件、风管的末端、空调设备的一些族。
RevitMEP绘制出来的平面视图也存在不符合国标制图规范的标记符号,或企业内部图例的标记符号,要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创建和修改大量族文件。不但对硬件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设计人员需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绘制,对于复杂建模甚至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良好的数学功底及一定的编程能力。
总结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BIM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业主对建设要求的日益提高,BIM必将更广泛得到应用。特别在一些大型、结构形式复杂项目上,应用BIM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和各专业系统间信息断层问题,从设计、施工技术到管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效果,已经成为建设企业的迫切需求。RevitMEP作为暖通专业建模软件,希望该软件能提高设计过程便捷性,完善二维图档功能,完善图库创建,完善负荷计算软件,并且软件需结合地域特点增加自身功能特色,提高设计效率,实现完全脱离CAD进行暖通设计,实现通过建立的暖通模型进行温度、冷热负荷及气流组织分析,能更准确的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计算、分析与模拟,实现建筑的节能设计。充分发挥RevitMEP能按照工程师的思维模式进行工作,展开智能设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桢毅. Revit MEP在暖通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15).
[2]张超, 郑东, 孟继来. Revit MEP软件在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5, 18(6):126-129.
[3]王晶. 利用Revit MEP软件实现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以大连某超高层办公项目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35).
[4]王施施, 刘丹, 刘帅. 基于Revit平台在建筑模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荣兴?富恒中心项目》为例[J]. 科学技术创新, 2014(27):14-14.
论文作者:路达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风管论文; 暖通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论文; 管线论文; 管道论文; 软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