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欧美“第三条道路”析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三条论文,道路论文,欧美论文,析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一种被冠以“第三条道路”的新的社会思潮在欧美大陆悄然兴起。这一思潮的倡导者首推英国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克林顿等西方政要亦积极响应。所谓“第三条道路”,既是一种带有浓厚改良主义色彩的新政治思潮,也是一种极具实用主义特点的新政策选择。
“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取向
“第三条道路”这一提法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本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在使用这一提法。然而,通常情况下使用较多、并有固定含义的“第三条道路”概念指是的是西欧社会民主党所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按照社会民主党人的解释,民主社会主义既有别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现实社会主义,是一条能够避免两者弊端的“第三条道路”。
新近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思潮与前述的第三条道路虽提法相同,但内容却不同,两者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布莱尔作为英国工党的领袖,其主张的“第三条道路”仍是在社会民主主义的范畴内进行的探索,他将这一思潮称为“现代化的新型社会民主主义”。但他同时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是过去传统的左翼和右翼的理论政策所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在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与旧的政府干预和各阶级合作的社会民主之间,找到一条在当代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即“第三条道路”。他强调这条道路不同于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福利主义和保护劳工权益的传统左翼,也不同于主张私有化、自由市场经济和自由放任的右翼,一言以蔽之,布莱尔主张的“第三条道路”指的是在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
按照布莱尔的说法,“第三条道路”是欧美“进步中左力量”目前奉行的新政治的代名词,美国民主党认为,“‘第三条道路’正在成为信息时代进步主义政治在全球流行的代名词”。不难看出,“第三条道路”结合了欧美大陆民主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股“中左”思潮,代表了欧美国家现领导人所追求的“中左”的执政理念和路线,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改良思潮。
“第三条道路”的主要内容
首先,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但同时强调政府要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对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模式进行严格和有序的管理。美国民主党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是创造增长和资源有效配置的最好的经济制度,英国工党也改变了一贯的国有化主张,对自由市场和私有制予以肯定。但它们同时反对过份强调市场,认为市场自由化不一定能自动解决一切问题,应该对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模式进行较前更为严格和有序的管理,发展政府保证宏观稳定的作用。
其次,强调社会公正原则,提出对因贫富差距扩大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包括国内和国际范围)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美国民主党提出,并没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创造平等的机会,要靠采取自觉的实际行动去创造才能获得,这些行动包括:消除歧视、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条件、承诺进行公共投资、反对向有权势者提供赞助性的特别补贴等;克林顿政府主张降低中产阶级的所得税率,同时提高那些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富有家庭的税率。欧盟各国的经济政策也普遍着眼于社会的中下及贫困阶层,把解决失业问题和减轻普通劳动者的负担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摆脱左翼传统“大社会”思路社会福利模式,代之以机会与责任相结合的新的社会福利模式。欧美各国都提出应推行鼓励工作自立、放弃依赖社会的政策。目前,欧盟各国的就业导向已从过去的“追求平等的目标”,转向“创造平等的机会”,解决失业问题的重点不再是增加失业补贴,而是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因此,各国都加大了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以此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手段。美国民主党则提出机会均等、相互负责和真正自治的三项原则,鼓励个人在公平和开放的体制中,通过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发奋努力来获取应得的成就,反对只从合作者处谋取好处,而不打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及只图索取不想回报的特权思想。
第四,主张“新社会契约”政策,即建立起人民与国家、政府、雇主与工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新的社会契约主张建设“参与制社会”,提倡机会均等、自律式的自由和社会包容,追求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摈弃无责任的权利、无民主的权威。美国民主党的“新进步主义宣言”声称美国现在正处在“众多新的民主机构和人民与国家之间的新契约中”,克林顿的改革思想被归纳为“新契约”政策。1998年11月,欧盟通过的《新欧洲道路》这一文件提出,欧洲中央银行和各国政府,都要与雇主和工会建立对话机制,就有关教育培训、社会安全改革和更积极的就业政策等问题谈判新的社会契约。
第五,重振民主,建立更加开放和充满竞争的政治体制,以政治体制的现代化来恢复公民对政治的信任。首先要推进多元化政治的发展,改进政府的民主管理,既承认庞大的中央政府机构的重要性,也重视地方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作用。其次是加强社区的自治建设,承认个人和社区组织的重要性,使社区更积极和有效地担负起管理社会的责任,帮助政府更好地与公民沟通。
第六,适应新形势,在全球范围内制订出新的游戏规则和规范,谋求建立经济和政治自由的新国际体制。这种所谓新国际体制的基础是所谓的“民主、自由市场和人权”,其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冷战秩序瓦解和经济全球化之机,在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和全球协调和发展的口号下,建立以西方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以便在世界上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第三条道路”的影响和前景
欧美当前流行的“第三条道路”思潮,其影响在短短几年就已由一国迅速向数国扩展。早在80年代中期,克林顿和追随他的新民主党人,就主张走介于共和党保守派和民主党自由派之间的中间道路,并在1984年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率先提出了这种思想。1997年克林顿在《总统经济报告》中明确阐述了这种思想,他说:过去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财富由企业家创造,政府的主要任务是靠边站,以免造成损害;另一种观点不信任市场,认为应当由政府负责我们的福利。本届政府持第三种看法,把以上两种观点揉合到一起,既看到市场的效率,又看到它的不完善,主张政府集中力量办市场本身办不到的事。克林顿奉行的温和的“中间路线”,使他不仅竞选总统获胜,而且竞选连任再次获胜。
克林顿的成功具有示范作用。1994年上台的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上台伊始就提出了“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为重塑工党的意识形态造舆论。接着便对工党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重新制定的新党章一改工党过去的形象,对市场和私有制予以了肯定,提出建设一个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充满生机的经济体,在这个经济体内,市场的进取精神和竞争的残酷将与伙伴关系和合作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布莱尔的努力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工党的力量和影响迅速增长,1997年,工党在在野18年后,一举击败了保守党成为执政党,布莱尔登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布莱尔上台即打出“第三条道路”的旗帜,并不遗余力地为“第三条道路”到处奔走呼号,四处鼓动建立“世界中左联盟”。
如果说克林顿是“第三条道路”的始作俑者,布莱尔则是最起劲的炒作者。反过来,布莱尔的炒作又得到克林顿的积极回应。至90年代后期,随着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施罗德击败连续执政16年之久的科尔出任德国总理,以及意大利左翼民主党总书记达莱马出任意大利总理,欧美的主要大国都已由左派或中左派执掌政权,由于他们的执政理念大同小异,中间或中左道路一时成为西方政坛的主流,形成了“第三条道路”思潮进一步扩展的态势。
“第三条道路”思潮是当代资本主义在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新形势下,面对挑战而进行的一种新探索,从其内在潜力和发展势头看,预计将会继续发展并在欧美乃至世界范围进一步蔓延。因为:第一,“第三条道路”以其居中的政治取向,迎合了对党派争斗已感厌倦的选民对左、右翼两种极端都不喜欢的心态;而其务实的政策选择,对解决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又颇有成效。因此,它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普遍支持,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二,目前,左、右翼政党理论政策的趋同已是较普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第三条道路”所倡导的中间道路,恰好与这种所谓左派不左、右派不右的政治环境相吻合,因而它具有较宽松的政治发展空间。第三,欧美各国经济近年来总体上呈现出较好的运行状况。美国经济持续8年增长,1998 年实现了联邦预算的历史性平衡;欧盟经济在1997年增长2.6%的基础上,1998 年增长率为3%。良好的经济运行状况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 为“第三条道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第四,欧美几个主要大国美、英、法、德、意的现任首脑都属于二战后出生或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领导人。在执政过程中,他们都表现出不受左、右翼束缚的革新精神、注重实效的求实精神和比较接近的政治思想倾向。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所进行的调整,其目的是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资本主义的竞争力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第三条道路”给资本主义带来的新变化及它将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的影响,我们应给予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一方面应看到,“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和措施,是资本主义在其制度的框架内所做的自我调节,它虽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种种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借鉴它在寻求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效率与公平、权利与义务之间的最优结合方面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以使我们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与资本主义竞争时能够趋利避害,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