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银行管理信息化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WTO,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世界金融体系,将对人民银行执行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是人民银行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职能的关键。
一、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人民银行投资建立了旨在运营全国电子联行业务的金融卫星通信骨干网,并组织几大商业银行与邮电部共同投资组建中元金融数据通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金融地面骨干网。同时,基于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人民银行内联网以及与各金融机构的外联网已经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信息在人民银行内部和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流转效率。
二是办公的自动化。总行办公白化化系统已经建成,电子邮件、辅助行长办公系统、信息服务、会议管理、个人事务管理等子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总行、分行、营业管理部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之间开通的电子邮件系统和电视会议系统能够以电子公文形式发送正式文件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并正积极向地市中心支行推广。此外,各分支行也正在加紧建设自身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三是业务操作的电子化。监管、信贷、统计、财务、人事等各业务部门分别开发了各自的应用软件系统,如外资银行非现场监测分析系统、农村信用社金融监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金融机构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等等,基本实现了金融监管、货币信贷、金融统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业务操作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上的电子化。
二、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人民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能力,提高货币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忽视了管理思想和组织管理方法的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强调现代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管理思想是信息系统的灵魂,信息技术是实现先进管理思想的手段和催化剂,它要求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并以此达到技术与管理的和谐统一。因此,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是否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能实现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机关,在管理上虽然与企业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种思想在人民银行的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纵观人民银行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过份强调技术,而忽视了思维方式的转变。首先,从管理思想上看,目前仍然沿袭着旧的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模式,管理层次多、手续繁杂、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的信息化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在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条件下充满活力的、崭新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提升人民银行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其次,从技术与管理组织方法的关系上看,我们的思维往往局限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善现有流程”,而缺少从根本上考虑“我们要不要沿用现有的流程”,信息技术镶嵌于旧有的业务过程中,大多数业务软件系统停留在各个孤立环节和内容的自动化上,覆盖范围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是对现行手工系统的模拟和替代,信息化的效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缺乏统一规划使各业务信息系统难以兼容
组织是一个要求人们之间密切合作的社会系统,这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的重要思想,也是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思想之一。人民银行内部调统、计划信贷、监管、财务等各部门同样需要相互之间在工作中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协调配合,如监管部门需要调统部门提供准确的金融机构信贷数据、非现场监管数据、金融机构客户信用状况等信息,需要了解信贷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再贴现等数据及一些政策性规定;计划信贷部门需要调统部门的国民经济数据、相关金融统计数据及调查报告;财务部门的报表是调统部门进行金融统计的基础数据源之一等等。因此,保证各业务信息系统的统一性和兼容性,实现数据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之间高效率的交流,是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现有的各业务信息系统都是孤立存在,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参差不齐,开发平台各种各样,信息无法共享,更无法有效地实现系统的集成。
3.员工素质不高限制了信息化效用的发挥
任何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都是人,人员的素质是决定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充分发挥效能的关键。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进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员工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没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信息化建设,严重阻碍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一是思想观念的落后。一些干部职工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和业务操作模式有依赖心理,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存在畏难情绪,因而对管理信息化采取了抵触态度。二是知识水平的落后。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对员工重使用轻培养,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部分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致使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各业务信息系统推广起来困难重重,越是到基层,对系统使用和维护的掌握水平越差。
三、建设人民银行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建议
为了建立一个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监管、货币信贷、统计、财务、人事等业务信息系统为主体,并实现各系统信息的有机集成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全面提高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执行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的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管理思想和组织管理方法的创新
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管理信息化是一种管理创新。人民银行要努力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积极探索计算机和网络时代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效实用的管理体制,加强先进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真正建立高水平、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是推动组织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信息技术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的实时性,扩大了业务的覆盖面和信息的交换量,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对人民银行原有的业务运行方式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根据业务处理的基本特征和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首先是业务功能内的重组。旧体制下,各职能管理机构重叠、中间层次多,而计算机完全可以取代其中许多中间层的业务,实现机构不重叠,业务不重复。以金融统计业务为例,如果把分支行对统计数据的分层管理改为集中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其次是业务功能间的重组。在横向组织方面适当简化专业分工,实行机构综合化,凡是能够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管理的业务,就不设多个部门或多个人去管。例如目前监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均在编制非现场监管报表,应将该项工作归口到统计部门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是组织间的重组。这是人民银行业务流程重组的最高层次,也是重组的最终目标。即在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相联的外联网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系统,建成金融信息数据库,加强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的数据信息共享,实现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和风险状况的动态监控。
2.尽快制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划
成立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领导机构,组织科技部门、各业务部门和有关科研机构,按照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系统的管理思想、基本业务需求、关键技术需求、系统的框架结构、应该遵循的各种标准和系统所涉及的政策、法规、制度、资金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科学规划,以保证未来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集成和信息的有效共享。然后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阶段、按照统一的标准、按子系统逐步开发和实现。
3.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在人员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改革现有用人制度,大胆任用年轻干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建立系统、科学的员工培训制度。首先要加强对管理层的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的培育。管理层最了解现有体制的弊端,只有既精通业务知识,又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了解信息技术最新发展的管理干部队伍才能对管理体制的变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能推动人民银行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管理信息化的进步。其次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把对员工培训的重点由业务培训转到素质培训上来。加强现代经济金融理论、计算机应用和外语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基层员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员工队伍,为管理信息化成果的推广扫清障碍。
三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培训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传统的培训方式需要对培训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对象比较有限,费用大、效率不高。人民银行可以考虑依托内联网建立自身的网络远程教育系统,提高人员培训的效率和覆盖面。
标签: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业务管理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