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持续增高,因此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进而对电力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变电站的运维工作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现在电网规模在不断扩大,对工作质量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实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方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分析;实践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电力也在不断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变电运维也演变成一种发展的趋势。于是变电运维一体化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基于此,本文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进行了分析与实践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1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方案问题分析
1.1工作量增加致使员工工作压力大
在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当中,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以及变电维修工作都是由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实际管理的。由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两个部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两个不同部门的员工责任也就逐渐趋于统一,相关员工不仅要负责好变电运行情况的管理工作,在电力设备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也应该进行及时的维修。这样就导致原来的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量增加了一倍,变电运维一体化能够很好的方便电网的实际运行,但是,由于实际用户用电需求不断的扩大,员工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从传统意义上来看,35kV的电网已经逐渐被110kV或者220kV的电网所替代,由于这些现象不断普及,使得大部分的变电站在进行实际建设的时候,大量的设备要被更新换代,在这一点上,就对电力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变电设备的大量更换、改造,注定也会使得变电站不断扩建。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一定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员工的任务是非常繁多且重大,这就导致员工工作压力大,进而影响实际运维管理的状态。
1.2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本身的缺陷
在变电站中,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优势是很多的,但是由于它本身技术的不成熟,也存在一些劣势。在进行实际运作的时候,有关变电原理在操作当中并不能够完美的运行,甚至与原理背离。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当中,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期间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就正常情况而言,在变电站实际运行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系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变电装置在运行的时候受到阻碍,影响变电速度以及运作时电网的精度,最终带来极差的用户体验。
1.3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素质不达标
在变电站中,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是起主导作用的,他们的专业性以及技术性能对于整个变电运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运维一体化人才并不是特别充足,而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高,却促使相关企业降低了对从事变电运维员工的要求。这样就导致在进行实际人员选取的时候,某些素质较差的人也被招聘进来。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当中素质较差的这一类工作人员很有可能会给变电运维体系带来一定困扰。
1.4在相应的监管方面存在着漏洞
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过程当中,传统的工作模式及工作要求得到了有效的转变,员工的工作模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变,很多时候,一个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多种工作,长期下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弱,传统的监管体系很难对于这一问题起到改善性的作用,安全问题就此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2.1培训先行,素质提升
一体化建设工作同运维人员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企业积极的培养一些双师型的人才队伍,应该将培训工作放置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看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又可以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业务进行详细的划分,分别是对检修和运维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可以逐渐的扩大整个项目的范围。集中培训也是变电运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尽量保障运维人员可以承担起一部分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培训的力度,运维人员既要熟悉这方面的工作,又要将这些知识合理化的应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保障检修与运维的双重结合。
2.2整合部门,职责一体化
将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部门进行整合,并且设置两个不同的组合,一个是集控组,而另一个则是运维组,前者主要是负责日常的设备巡视工作,后者则是复杂设备的检修工作。此外,运维组中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职责,运行和检修人员的职责应该独立,这样在实行签发和检修的时候,也可以做到权责分明,确保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可以落实到实际。例如在运维模式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简化变电站的操作模式,优化操作的流程,简化其中的各项工序。这样就能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2.3优化管理的模式
当电网愈加复杂的时候,对于它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它的运行效率,还能节省掉大量的资源。而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优化管理的模式,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将其应用到运维一体化中。在管理模式中,首先就是应该明确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先易后难的方式,严格按照新模式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其次,还要对相关的业务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最后在实施的过程中,确保每一个运维人员都能具备一定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自身的工作可以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
2.4加大运维一体化力度
在变电站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模式实施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进一步加大运维一体化的管理力度,从根本上提高运维效率。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体系当中工作人员的解决能力以及监督、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企业进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体现。如果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时候能够做到有条不紊的话,那么会很好的节约变电运维过程当中的时间消耗。管理体系的基础完善之后,就要朝着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军,实现现实、技术、理论的准确结合。根据相关企业的不同特点来定制实际的管理方案。
2.5增强对运维一体化实施的管控
科学有效的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这是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效率的关键。基于我国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做好管控工作需从以下三点进行:在实际展开工作以前,需要把所要展开的工作内容依据难易程度来划分,根据先低压后高压的准则来展开布设,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规避变电运行中一些潜在的风险出现;对当前已有的项目展开全面研究,对不同业务部门的职责展开细分,从而使维护人员逐渐转变成运维人员;在展开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时,要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对那些比较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位置可以熟练操作,从而降低失误操作的几率,同时,还应制定出确切高效的运维一体化的实行原则。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维一体化时电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种实施方案在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了有效的应用,但仍旧存在着诸多不足,想要更好的推广应用,就应当不断的寻求有效的措施,改善运行过程当中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应当时刻将变电运营一体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始终放在首位,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对于员工能力素质水平的培训,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规章责任制度,从而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的顺利、安全实施,从而有效推进我国电网更好更优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宇.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分析与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150+152.
[2]滕跃铭.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5):134.
论文作者:刘子璇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工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网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员工论文; 模式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