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生论文,本科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997(2015)11-0042-03 大学新生入学后,普遍要经历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对其能否开展正常的大学生活,甚至人生发展都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新生往往会在学习、交往、生活、心理等方面出现不适应问题。笔者通过对某高校2014级196名本科新生的学习、交往、心理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新生对个人的适应情况较为满意,但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在刚入学阶段仍然会遇到一定的不适应问题。在适应的时间方面,大多数新生认为一个月内可以适应,有的新生认为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可以适应。这主要是由于他们需要了解并克服因外部环境因素变化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具体可以体现在学习行为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因此,只有通过结合环境变化的相关因素,了解大学新生在这些方面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积极合理的新生入学教育,才能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一、学习行为适应:学习环境对学习适应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调查表明,在学习行为适应方面,多数被调查者感受到了大学学习环境与中学不同,认为个人仍存在学习不适应问题。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个人学习状态持不满意态度,其中16.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个人学习状态很不满意,可见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未能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没有达到自己认为的理想学习状态。 在探究影响学习适应行为的因素时,调查发现,与高中不同的学习环境对本科新生的学习适应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对干扰学习的因素进行选择时,32.5%的被调查者归结于校园活动这类非学习因素,18.2%的被调查者则归咎于情绪,16.88%的被调查者则更倾向于具体学习环境的变化。丰富的校园活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及为适应新环境而调整个人情绪,占比最大的这三项因素无不与大学全新的学习环境息息相关。而与自身相关、受环境影响不大的内部因素,如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对被调查者的影响较小。笔者认为,这些经过高考遴选进入大学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基本不会受到自己与他人的质疑。而当他们投入大学学习生活中时,更易感受到大学不同于以往的环境,更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倾向于将其归为自身学习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上出现不同的适应结果,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学习环境变化的影响。 大学新生面临的学习环境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环境上的不同,如城市、校园、教室布置、氛围,还体现在制度环境上的差异,如学习目标、课程设置、学习方式、上课时间、作业布置、社团活动、评价方式等。调查发现,其中的以下三个方面对新生的学习适应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第一,丰富的校园活动对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近33.3%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团、竞赛等校园活动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大学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高中单一的学习模式具有明显差别,许多新生为锻炼自己的能力参与了较多社团组织。调查表明,被调查者平均参加4.23个社团组织,33.3%的学生至少参加了7个社团。繁多的社团活动使许多新生感到很难在活动与学习的时间、精力的分配上达到平衡,从而干扰了正常的学习节奏。在退出或未加入社团组织的原因中,“占用太多时间,干扰学习”占16.73%,位列第三。 第二,全新的专业课学习对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行为构成了一定的挑战。笔者使用李克特量表调查了学生对相关课程(数学、英语、专业课)学习效果的态度。结果显示,由于对一般的心理作用和对目前学习状态的模糊认识,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的评价。但是,数学与英语两门课程的调查结果更相近,持肯定态度(包括“满意”及“非常满意”)的人数大于持否定态度(包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人数;这一点不同于对专业课的态度。笔者认为,这与学生对这两类课程的熟悉程度不同有关。数学与英语是延续高中学习的课程,而专业课则是大学环境下的新课程。前者可以在高中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生对自己在高中的学习比较自信,因而对于近期的学习效果也更多地呈现“满意”的态度。后者则不同,大学新生第一次接触此类课程,可能会遇到更多问题,因而也就在态度上趋于不自信。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也感受到,多数学生更关心专业课的学习,而非数学和英语的学习。这也说明面临不同的学习环境,态度上的不同导致了心理状态的不同,并且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强化行为、求助行为等也是不同的。 第三,大学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方式对大学新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不同于高中,不是标准化的学习环境,它没有严苛的制度监督,具有更加灵活的结构安排和更自由的学生发展空间,因而对大学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不管是在主观意识还是在客观能力上,这都是大学新生学习行为适应的重点。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有过逃课的行为,而逃课原因中位于第一位的则是“犯懒”,其次为“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和“对成绩影响不大”。可见,在没有强大外在约束的情况下,大学新生会在适应自主学习方式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二、人际交往适应:外界环境与个人心理共同作用 调查表明,在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方面,大部分都能够在新环境中进行基本的人际交往,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表示能够认识和结交到朋友,但是少数被调查者感到知心朋友较少。由此可见,虽然大学新生能够认识和结交到朋友,但由于人际环境的变化,原有社会网络的破坏,重建新的社会网络的过程仍需要一段过程,在此之中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总体来看,在刚入学的几个月内,大学新生的交往行为呈现出较为集中封闭的特点,大部分的交往集中于宿舍、班级同学之间。调查显示,70.80%的被调查者主要与室友交往,主要交往范围在班级之内的占91.70%。此外,小群体交往在大学新生初期的交往中相对较高。以宿舍关系为例,调查发现,在自评中,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宿舍关系十分和谐融洽。可见,通过小群体良好交往关系的建立,是大学新生在新环境下重建社会网络的第一步。例如,学院班级的小群体多受到专业划分的制度环境的影响;而宿舍的小群体互动频度与深度差别则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学新生在交往行为的融入与适应中,交往环境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环境具有的同质性的个体更容易开始交往行为。因此,室友、班内同学、师兄师姐等这些具有相同生活、制度环境的对象更易展开交往行为,在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适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除了环境因素,个体心理因素也作用于人际交往的开展。个体行为必然会受到心理场的影响,根据过去时间、现在情况和未来愿望来确定行为。个体的心理因素、交往意愿与所在环境共同作用于交往行为。例如,共同完成作业的正式交往,就是伴随着趋向成功的心理场和有差异的人际环境产生的。因此,新生的人际交往行为受到环境与个人心理共同影响,环境同质性和个人心理调适在大学新生交往行为适应中较为重要。 三、心理情感适应:大学新环境下本科新生易存在孤独感 调查显示,大部分本科新生经历过孤独的内心情感体验。在被调查者中,在大学最初的几个月中明显有过(包括“符合”与“很符合”项,下同)茫然无措感觉的占50.16%;明显有思念亲人、家乡的占48.47%;明显一个人在校园中感到寂寞的占40.31%。由此发现,在被调查者中将近一半有较为明显的孤独感体验。 孤独感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常常表现于外在行为。孤独与独处不相同,后者是在空间上没有与他人在一起,而前者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由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没被满足而引起的。社会心理学中孤独是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可体现为信任关系数量不足和交往质量程度不高两个方面。在描述内心孤独感的指标中,“非常明显具有孤独感”的比例较高,在被调查者中体现的较为明显;较为外显的行为指标中,“明显具有”的比例较低;在被调查者中体现的不明显。54.17%的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结交不少人,但是缺少知心朋友。可见大部分新生能够进行外在人际交往行为,但内心对于朋友的认同则与外在交往行为不同,即虽有交往行为但没有内心认同,因而个人心理仍存有孤独的情绪。可见,孤独感作为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往往只作为一种个人感受,并不表现于外在的行为。因此,大学新生的内心孤独感虽然较为普遍地存在,但是不易被他人察觉感知。 总体来说,大学新生仍处于青春期,而且结束高中生涯开始大学生活这一转换期,使得在这一阶段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原本青春期的烦恼会因为离家读书、独立生活、社会活动与恋爱等一些新问题而变得更为突出。探究这种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大学环境与个人特点是导致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因素,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角色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大学新生无法迅速适应。大学作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要求学生在入学后转变原有的角色进行新的角色学习,如果不能理解角色或认识不清,则可能产生适应问题。 第二,现实生活与心理预期的落差。调查显示,91.32%的被调查者发现大学的实际情况与自己原先的想象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失落,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自我隔绝。 第三,个体人际交往中的符号障碍。在“感到别人不理解我”的选项中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般以上的答案,客观上来自各地学生在习惯、语言、气质、体质等方面的异质性与主观上青少年心理中自我封闭的特征一起,可能导致了人际交往中的符号障碍。 第四,个体特质对心理不适的影响。心理素质较为脆弱的个人,则更易产生心理波动。 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建议 通过对大学本科新生入学适应情况的调研,笔者发现,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在刚入学的两个月内,本科新生在学习、交往和心理等方面将会产生一些适应性障碍。在学习行为适应方面,丰富的社团活动、崭新的专业学习和自由的管理模式,这些外在环境的变化会对本科新生的学习提出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带来全新的挑战。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大学不同的制度环境,使新生交往具有较为封闭的特点,交往多集中在具有相同环境的小群体内部。在心理调适方面,在环境变化和个人心理特质的共同作用下,大部分本科新生存在不外露的孤独感。由此,根据这些行为特点与适应问题,笔者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新生入学教育领域多样化,由集中式变为分散、嵌入式。新生入学之后的适应过程较长,需要适应的内容范围较广,调查所得出的学习、交往以及孤独感等不适问题就是这一过程的排异反应。因此,可以尝试分散、嵌入式的入学教育,在原有专题讲座,增加思想道德教育课时的集中式教育的基础上,利用相关专业课程,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解惑答疑活动,如将新生入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嵌入基础课程中,建立新生导师制度。改变入学教育集中一周或半个月的强化模式,将其从短期的新生教育课程延展到全天候全方位的教学中,延展到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不仅在宏观上帮助大学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理解大学精神、合理做好人生规划、积极应对挑战困难等,为他们提供即时性的指导意见;在微观上也要帮助他们处理好社团活动、专业了解、自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具体细节,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第二,入学教育体系层次多级化,发挥朋辈互助教育的优势。由于学习生活的整体环境的改变,大学新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遇到的问题较为繁杂,既包括人生选择的大问题,也包括具体事务的小问题。大学新生除与父母的远程联系外,交往的范围较为封闭,多局限于环境相同的同辈之中。因此,需建立从上至下完整的入学教育体系,从学校、学院、班级、社团组织、宿舍等多个平台上进行不同层级的入学教育。其中,要特别重视发挥朋辈互助教育的优势,通过“师兄师姐”对大学新生的经验分享、指导帮助,更加灵活、有效地解决大学新生面对全面变化的环境而产生的各种学习、生活、心理问题。通过朋辈互助教育,一方面将学校宏观层面的入学教育深入到微观层面,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参与入学适应教育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 第三,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关注新生心理状态的调适。大学新生入学后,由于环境变化和个人心理的作用,大多会产生孤独感,因此,必须关注新生心理状态的调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加强大学心理辅导和干预机构工作机制的建设,特别是在新生入学之后,要保证常态化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要动态了解大学新生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及时排解新生内心的孤独感,缓解外界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确保他们安全度过适应期。改变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被动应对状况,帮助本科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孤独感论文
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孤独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