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对邓小平人文思想的创新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江泽民对邓小平人文思想的创新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江泽民对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学论文,思想论文,江泽民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一方面秉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传统,另一方面,更是对邓小平人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

一、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状况来思考人的发展,提出具体地、历史地谈论人的问题;江泽民用人的全面发展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联结起来

邓小平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社会主义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应当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形态的发展阶段中具体的,历史地谈论人的问题,“不是谈现实的人而是谈抽象的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会把青年引入歧途。”[1]他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状况结合起来,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人的发展问题,“不能靠空谈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地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2]牡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变化,人的问题也会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因此,他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是同步进行的,也是一个阶段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那就是,第一阶段,“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阶段,“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如果不讲中国的实际而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性思想,那是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抽象地讲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的现实,更不了解社会主义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坚持现实主义态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根据邓小平理论,指出在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其初始阶段就是至少需要经过上百年时间的初级阶段,由此达到共产主义。这就把党的纲领作了三个层面的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的过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三个层面联结在一起,构成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这统一的重要联结点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他在把人的全面发展写进最高纲领的同时,又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就贯穿于党的纲领的三个层面;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纲领的先进要素也体现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关于后者,江泽民同志指出四个方面:尽快使全国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民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党既认识到实现最高纲领的路是极其漫长的,又在这漫长征途的起步初始就为体现最高纲领的先进性而扎实工作。

江泽民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用人的全面发展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联结起来,看待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江泽民对邓小平人学思想创新的表现。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人的素质低下也难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有高素质的人民群众,而不断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则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也是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邓小平立足于生产力的发展思考人的发展,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江泽民把“人的全面发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

1992年,邓小平同志正确判断和把握时代发展形势。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手段和目的两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在这个概括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手段,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这也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中国融人世界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更使人们认识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纲领性要求提出来,不但可能,而且十分必要。江泽民同志以敏锐的战略思维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洞察社会发展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这一重要命题,在社会主义理论中融入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内容,社会主义本质论不再局限于生存理想层次,是对邓小平本质论的创新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一方面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另一方面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就进一步从终极价值目标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完善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正确认识:必须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实现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手段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的统一,是对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巨大创新。

其实,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文化发展是互动的,正如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4]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越高,人获得的自由也就越多。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越是趋于自主,自觉,自由的人,即人的全面发展越高,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就处于越来越高的水平上。这一论断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并列的高度,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改善是互为前提,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向前发展的两个历史过程。这也是江泽民对邓小平人学思想创新的表现。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江泽民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5]

三、邓小平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的发展,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目标;江泽民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目标

不同的历史时代,对人的发展要求和目的是不同的。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理论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培养“四有”新人的理论。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目标和内容。邓小平把培育“四有”新人看作是一项宏传的社会工程。邓小平注重谈论的人,是与文化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6]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教育是基础,只有认真搞好教育,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文明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科学是人类的希望,“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7]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的大局出发,强调“四有”新人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关键在于能不能培养出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这也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目标的界定。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和当今时代发展,就人的塑造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极强针对性和时代感的新思想,他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对邓小平人学思想进行创新的表现。这种培养高素质人才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科技人才。当今世界,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江泽民非常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由此,他认为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要加快对“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强调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他曾明确指出,“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第二,以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江泽民继承邓小平“教育为本”的思想,指出:“教育是人才培养之基和立国之本”,并结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特点,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强调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创新型人才。第三,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特别是中青年干部。江泽民曾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看我们党能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其实质是确认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领导者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组织保证。

总之,“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尤其是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较量”。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高素质人才,特别需要依靠高素质领导人才。

标签:;  ;  ;  ;  ;  ;  ;  ;  ;  ;  

江泽民对邓小平人文思想的创新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