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多元资源整合--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资源整合_文艺理论论文

走向多元资源整合--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资源整合_文艺理论论文

走向多重资源整合——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与资源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整合论文,理论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文艺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有效利用全球资源,走向多重资源整合,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对怎样整合多重资源,即整合多重资源的必要性是什么,多重资源中的重点在哪里,整合多重资源应遵循哪些原则,应通过什么途径等问题,却缺少深入探讨,未能进行系统的论述。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重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不屑与其他理论流派对话,拒绝吸纳其他理论资源,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被毛泽东同志宣布为新中国兴国立党的指导思想,成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随之取得了独尊地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怀着一种崇拜的意识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作当代世界最完美、最科学的理论学说,当作可以解释一切文艺现象的灵丹妙药。他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仰之弥高、钻之弥深,两眼只盯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无暇他顾;他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博大精深,美妙绝伦,一心只想着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注作疏而心无旁鹜。从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中,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注释疏证,其主要方法是“以马注马”、“以马证马”、“以马论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处于一种单一化、凝固化的封闭状态,人们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既看不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其他理论流派的对话,也看不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实践的对话。进入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又一次掀起了翻译引进外国文艺理论的热潮,各种理论著作、各种流派观点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并对中国文艺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也走向了观念更新、方法变革的时代。但是,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尤其是那些一直以翻译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为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不是主动适应时代潮流,以改革的姿态与开放的心态去吸纳当代理论资源,活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仍是“对先前与同时代的其他文艺观念和文论形态”采取“无情拒斥乃至断然否定与激烈批判”的态度。(注:谭好哲、马龙潜主编:《文艺学前沿理论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非正统、非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拒于千里之外,并对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中出现的观念更新与方法变革横加批判,指责它们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即使有少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应该吸纳其他优秀文化资源,然而,他们在行动上仍是小心翼翼,其他理论资源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仍只占很小比例。从根本上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较之前30年眼界开阔了一些,资源也丰富一些,但在总体上仍是处于资源贫乏时代,仍未走出封闭状态。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单一沉闷状况与欧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生动活泼、流派纷呈的生动局面,形成了强烈反差。

近年来,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逐渐引起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的重视,人们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从“一”走向“多”:在思维方式上走向多元对话思维,在研究方法上走向多种方法并用,在资源利用上走向多重资源整合。可以说,走向多重资源整合,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

首先,走向多重资源整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对象自身性质所规定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非某一个人或某一学派文艺理论独立发展的结果,而是对不同个人、不同学派文艺理论多重资源整合的产物,它本身就带有整合创新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既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艺理论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又是整合多重资源的一种综合创新。在现实主义典型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整合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典型观念和以巴尔扎克、狄更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在审美理想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显然有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益因素的吸纳;在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关系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显然借鉴了古典经济学思想;在世界文学构想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文学观无疑得益于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总之,诚如英国著名学者希·萨·柏拉威尔教授所说:“马克思的头脑正是许多世纪和许多国家的文学经验和回忆的一个宝库”,(注:[英]希·萨·柏拉威尔著:《马克思和世界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20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正是许多世纪和许多国家文艺思想和文艺经验的整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多重资源整合性,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重资源整合,用一种综合宏观的视野去加以研究。如果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仍沿续过去那种狭隘封闭的思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仅仅局限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采用“以马注马”、“以马证马”、“以马论马”的方法,缺少多重资源的对比参照,不仅不能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内涵,而且还会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简单化、庸俗化、凝固化。

其次,走向多重资源整合,是当代学术创新总体趋势所决定的。

当代学术创新不同于古代学术创新的总体趋势是多重资源的整合创新。古代学术创新,多是一种替代式的否定,一种学术观点代替另一种学术观点,不在于它所占有的学术资源更丰富,而在于它是对相同学术资源的不同发现和不同见解。换句话说,古代学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用一种新观点去否定并取代旧观点。当代学术创新,虽然不排除这种替代式否定,但替代式否定己不是主流,其主流是多重资源的整合创新。当代学术界出现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新的学术观点,主要是对不同学术资源的多元化综合。20世纪产生重大影响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广义综合理论,都不是在一种学术资源,一个学科门类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对多重学术资源、多个学科门类整合的产物。20世纪文艺理论研究创新也不例外,不管是心理分析文论,还是接受美学,都非某一古代文艺理论观点或流派的自我更新和独立发展,而是多重资源整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重资源的整合,是为当代学术创新这一总体趋势所决定的。如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对单一资源的不同发现和不同见解,用一种新的观点去否定旧的观点,虽然也可能取得某些新的成果,但这种新成果肯定是微观的、局部的,很难从宏观上、整体上产生新的突破,更不可能实现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再次,走向多重资源整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必要的。

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的神圣使命,更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对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学术界并没有深入完善的思考。比如,是局部发展还是整体发展,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有人主张局部的、个别的发展,有人主张整体的、全面的发展。本人认为,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但有个主次问题,应以整体、全面发展为主导,局部、个别发展为辅助,并通过局部、个别的发展最终走向整体、全面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学术理论研究已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学术资源已成为人类学术研究的公共资源,这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良好的学术环境。而走向多重资源整合,正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整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任何单一资源基础上的独立发展,只可能是局部、个别的发展,它所提供的也只是对个别问题的新观点、新结论。而多重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它所提供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新体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重资源整合,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又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重点对象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多重资源的整合,在一般意义上说,应该整合人类一切优秀文化资源。而在具体实践中,这种整合又是有选择性的,是在兼及全面下的突出重点,是对重点资源的整合。而重点对象的确立,又是为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和追求目标所决定的。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的主要任务和追求目标是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谓当代形态与中国特色,也是相比较而言的。如果说,20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以阶级论、工具性为主要特色的话,那么,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则应是以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在21世纪,虽然世界还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冲突,还会呈现出多极化状态,但是,世界的“人性化”走向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成为世界的主要价值取向。建设以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以人为本”价值观念在文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从建设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一前提出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重点对象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丰富的人学思想资源。

20世纪前半期,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尤其对前苏联和中国文艺理论界影响最大的是其阶级斗争学说(包括唯物主义理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们,尽管他们的政治立场各有不同,但他们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时,却一致重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与中国阶级斗争实际相结合,形成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阶级论、工具化的特色。而到20世纪后半期,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包括对中国文艺理论界影响最大的不是阶级斗争学说,而是其人学思想。促进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世界阶级矛盾的缓和与阶级关系的变化。20世纪后半期,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加之资本主义福利政策的不断完善,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得到了调整,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同时,阶级关系也由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抗转向了现代上层阶级、中间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多阶级的和平共处,(注:王贻志等主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8-72页。)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中国的实际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宣告结束,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向了经济建设。随着阶级矛盾的极大缓和与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阶级斗争思想的影响日渐式微,人学思想的影响空前活跃。俄罗斯著名学者马列伊钦科在《人道主义——第三个千年的选择》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进行了正名,认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同一尺度下的权利平等,不是个性标准化,也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个性”,实现“每个人在科技进步基础上个性得以全面、自由的发展”。(注:王贻志等主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704页。)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是第三个千年的宝贵财富和最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极其丰富,它对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丰富的人学思想,是我们建设以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整合的首要资源和主体资源。

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批判理论思想资源。

过去,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中多数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采取了拒斥态度。许多人视列宁、毛泽东为代表的东方马克思主义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从而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资源排除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之外。其实,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虽然在某些方面偏离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但它本身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西方合乎逻辑的延伸,它在许多方面深化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时至今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仍然是经久不衰的‘显学’。尽管存在着流于片面和极端的思想成分,但围绕着文论的一些重要层面,的确有了明显的推进、补充、丰富和发展”。(注:陆贵山等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三版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是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应理直气壮地整合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容极其丰富,根据建构以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需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尤其应该注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批判理论的接纳。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认为,对于当代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宝贵的思想资源之一是激进无情的批判精神。他强调:“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的”。(注:[法]雅克·德里达著:《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西方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了灵感,它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批判精神,时时注意展开对社会的批判和对自我的批判。而这种批判精神,正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缺少的东西。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重点在说明社会而不在批判社会,重点在批判异己而不批判自身。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判精神,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正好可以补充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精神的匮乏,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人的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它包含有丰富的人学内涵,对建设以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是一笔宝贵资源。

三是现代西方文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资源。

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文艺理论思潮。其中,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思潮以人为本,把人当作文艺研究的对象,并在对人的研究中追问人、世界、文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思潮,把文艺的创作主体、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文艺的接受者作为一个动态系统看待,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人的心灵、人的生命冲动、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人存在的意义、文艺实践在人解放中的作用等问题的探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资源,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因为,20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由于受到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工具论的影响,比较偏重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社会等文艺外部规律的探讨,忽视了文艺活动中的人、人的性格、人的无意识、人的非理性等关于人的复杂性的研究。有人曾说,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人是不在场的。这个说法也许有点偏激,但至少说明了一种现象,人的问题没有在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占据它应有的位置。显然,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资源是相当贫乏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如果轻视,甚至拒绝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资源,是难以完成以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任务的。

四是中国儒学传统中的情礼和谐思想资源。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迅速被中国人接受并在中国生根,除中国现实社会实践的需要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传统在社会理想、现实关怀等方面有着契合关系。“儒学的核心思想即其价值观中的一部分内容,如入世的价值取向、崇尚道德、追求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人本或民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经世济民、注重民生日用的价值取向,强调君子自强和民族自强的价值取向等等”,“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和发展的文化土壤”。(注:崔龙水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传统是可以相结合的。20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传统、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文艺领域,20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儒家文艺思想、中国现代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是,由于20世纪前半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为了救亡图存和阶级革命的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片面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儒家文艺思想中的道统文学观念,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以阶级论、工具性为主要特色的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否认,这种选择和结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是合情合理的。以阶级论、工具性为主要特色的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也发挥过积极作用。今天,历史的车轮已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阶段和以人为本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对儒家文艺思想的选择,其着重点也应从以程朱为代表的道统文学观念转向以孔子为代表的情礼和谐观念。中国儒家文艺思想的发展,从先秦两汉至隋唐五代,是情礼和谐时期。“这一时期情礼关系的总体情况是情与礼处于相对和谐统一的状态。一方面,礼给予情感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对情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宽容度,并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不是一味地扼制、制约;另一方面,情感遵守着礼的规范,甚至有时还维护着礼的尊严,没有形成冲击礼的束缚的潮流”。(注:包忠文主编:《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6-347页。)换句话说,这一时期的儒家文艺思想还走在孔子所提倡的情礼并重、情礼相和的轨道上。宋明以后,以程朱为代表的道统文艺观走向了崇礼扼情,人的感情、欲望、个性已被排除在道统文论之外。如果将先秦两汉至隋唐五代儒家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话,那么,宋明以后儒家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发乎礼,止乎礼”了。在21世纪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情礼和谐的文艺思想,对我们建设以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笔十分有用的精神资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也有责任、有义务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整合这一思想资源。这里,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以上四个方面的资源,只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中的重点资源,而非全部资源。我们突出重点,但并不排除其他。应该说,人类的所有优秀文化资源,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视野之内的。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的整合,既不是多重资源的迭加,也不是多种成分的混合,而是将多重资源“结合成一个动态的功能性结构”(注:[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6页。),形成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因此,这种多重资源的整合不是任意性的,而是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具体言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的整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主导性原则。

所谓主导性原则,就是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和理论建构的需要,在被整合的多重资源中选择一种主要的而且起着引导作用的资源,作为某种理论形态的主要构成因素,并能影响其他因素向着自身方向发展的原则。之所以要遵循主导性原则,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主导资源既是一种理论的主体构成部分,它决定着一种理论的基本性质,同时也在多种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引导着其他因素的发展方向,吸引着其他因素向着自身靠拢并融入自身。从建构理论形态的实践看,在不同主导资源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理论,其形态和性质是不相同的。以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为主导资源并整合其他资源建构起来的文艺理论,虽然不同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文艺理论,但它仍是一种新形态的心理学文艺理论;以接受美学为主导资源并整合其他资源建构起来的文艺理论,虽然不同于接受美学,但它仍是一种新形态的接受理论。由是观之,我们要建构以人性化、实践性为主要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作为多重资源中的主导资源,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学思想作为主导资源,其他理论资源也应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聚合并补充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当承认,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建构时的多重资源的整合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功能,甚至可以把这种特殊性与轴心联系在一起。当然不能把这种特殊地位和轴心理解成像以往那样占据着话语霸权的地位”。而是将其看成“承担起主动联盟、主动开放、主动吸收的主导和引导作用”。(注:陈学明著:《中国新哲学的构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外的其他文艺理论研究,则可以根据研究者的目的和理论建构的需要,选择其他任何一种资源作为主导资源,建构形态各异,性质不同的文艺理论。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却不能,它只能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作为主导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资源,才能建构起具有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否则,就改变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态和性质。

二是转换性原则。

所谓转换性原则,概略地说,就是用现代眼光去审视历史资源,用现代意识去烛照历史资源,并对历史资源给予现代阐释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整合的多重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都是属于过去的存在,是历史形态的东西,要使其成为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必须进行现代性转换。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的整合中,对过去历史资源的现代性转换,也就是对其“给以现代性阐释”,并从过去的历史资源中“分离出那些具有生命力的东西,激活那些尚未死去的东西,与当代文艺思想相沟通融合而为当代文论的组成部分”。(注:钱中文著:《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晨曦中》,童庆炳等主编:《新中国文学理论50年·前言》,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在这里,对古代文艺理论思想资源的现代性转换,包括了四个环节。其一,发掘分离。也就是根据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需要,去发掘古代思想资源中的当代因素,并从中分离出那些向当代延伸并与当代相遇的部分,作为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学思想资源。其二,现代阐释。也就是用现代语言去言说古代的思想资源。古代文艺理论思想资源与当代文艺理论,是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二者在范畴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必须对其进行现代性阐释,转换为现代理论话语,才有可能成为当代形态马克,民主义文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三,古今沟通。也就是古代文艺理论资源与当代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的交流与对话,并在交流与对话中达成一致,走向结合。其四,多重整合。也就是根据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需要,将不同的文艺理论资源纳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并进行创造性的整合、从而使多重资源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内达到在“共享和互利秩序中的协调”,(注:[奥]L·贝塔兰菲著:《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形成一个和谐共处、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

三是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所整合的多重资源,应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并与环境相适应的有机整体的原则。分而言之,这一原则包括四层含义。其一,相互关联性。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构成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这个整体中的多重思想资源,每重资源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这种联系既可以是性质上的:性质的接近性;又可以是功能上的:功能的相似性;还可以是层次上的:层次的并行性或交叉性。其二,相互作用性。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这个整体中的多重资源,每重资源之间有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既可以表现为聚合作用:一种资源对另一种资源产生强大吸引力并使它朝着自身方向发展;也可以表现为过渡作用:一种资源在另外两种资源之间产生过渡并使二者消除差异而走向融合;还可以表现为同构作用:两种性质不同但形态相似的资源形成一种同构关系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三,相互依赖性。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的多重资源,它们已经走向了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相互依存关系,其中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的变化。同时,作为多重资源整合而成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个整体,又非各重资源的简单相加,不仅其中的任何一重资源所发挥的作用都超越了它本身,而且整体所发挥的作用也是超越了部分之和。其四,环境适应性。即由整合多重资源建构起来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这个整体,它是当代社会环境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它与当代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进行着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它在接受外部环境信息和能量的同时,又向外部环境输出信息和能量,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中保持着自我平衡与自我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三条基本原则,其作用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主导性原则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性质,转换性原则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态转变,系统性原则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机联系。三条原则相互联系并形成合力,使多重资源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构成一个系统,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的元素的综合体”。(注:[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6页。)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主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人们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也许,从不同的角度,为着不同的目标,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本人站在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这一角度和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以下看法。

一是回到马克思。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探讨如何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研究时,不少学者都主张“回到马克思”。认为“回到马克思”是“返本”,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提,不“返本”就难以“开新”。本文认为,“回到马克思”也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需要,是进行多重资源整合的首要途径。所谓“回到马克思”,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考证与释读。”(注:韩东晖著:《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哲·西哲·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有的学者称其为“重读式”,“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时代性意义的创新。”(注:任平著:《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本文之所以将“回到马克思”,重新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首要途径,是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在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在这里,“回到马克思”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世界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和特定的政治需要,人们难免对其采取各取所需的态度,因此,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出现了片面化,在引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割裂了整体性。今天,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作为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主导性资源,显然不应从第二手、第三手资料中去索取,而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去获得。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得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本意,但至少我们所获得的资源更具可靠性和权威性。其二,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新的意义。“重读实际上是一种‘返本开新’式,它首先包含了一种新的哲学观的变革”。(注:任平著:《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从客观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内涵极其丰富,具有常读常新的特点。从主观看,我们又是在当代语境中去阅读,定能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新的意义,并为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或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提供新的思想资源。进一步说,我们主张“回到马克思”,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回到经典。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所整合的其他重要资源,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论,中国儒学传统等,也都应当回到经典文本中去获得本源性思想资源。

二是面向新问题。

“回到马克思”是“返本”,是正本清源。面向新问题才能“开新”,才能具有当代形态。过去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对“回到马克思”强调得多一些,而对面向新问题却注意得不够。所谓面向新问题,也就是“从马克思出发”,走向现代世界,走向现代生活,走向现代文艺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整合的多重资源,不管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不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传统还是西方现代文论,它们“都有自身独特的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有自身独特的学术焦点和思考向度”,(注:彭永捷著:《中哲·西哲·马哲互动与建立中国新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它们相互之间是很难自发式地形成结合点的。因而只有面向新问题,以现代世界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生活,现代文艺的实践提出的问题为对象,以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为中心,不同资源之间才能找到共同的结合点,也才能从不同的方向向中心汇聚并合而为一,成为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结合,也都是面向当时社会实践的,也都是以当时的社会问题为对象,以当时的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尽管其“中国化”或“结合”不是很成功,但其途径却是正确的,对当代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试想,当今中国文艺理论界所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如果不面对中国文艺发展中提出的新问题,不回应中国文艺实践提出的新挑战,那中国特色从何体现,多重资源又怎样整合。“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对时代本性进行反思,对时代问题进行解答”。(注:任平著:《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三是超越旧格局。

严格地讲,20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还处于知识分离状态的旧格局中。20世纪,虽然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发展出现了新的综合,但在中国由于受前苏联机械唯物论的影响,知识的发展进一步走向分化。虽然在20世纪末期有所转变,但知识的总体格局仍是处于分离状况中的。这种分离状态表现在作为客体的知识本身和作为主体的研究者两个方面。从知识客体看,在哲学领域,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个学科、三种体系,三者之间基本上各自独立,处于分离状态,很少有交流和对话。即使有少量交叉,也多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批判、否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哲学为基础的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样也是各自独立,处于分离状态中的。从研究主体看,在哲学研究队伍中,中国哲学研究者、西方哲学研究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三支队伍,也是各自为政,各搞一行的,也很少有人将三个学科的研究集于一身,合为一体。本文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重资源整合,也正是努力超越旧的知识格局,走向新的综合,建立新的知识格局的一种尝试。在知识综合的新格局中,显然还会存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三者的相对界限,但三者之间却保持着对话与交流,并通过对话与交流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丰富、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在知识综合的新格局中,虽然还可能存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专家、西方文艺理论研究专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专家三个学术群体,但这三个学术群体都具有自我开放性和自我超越性。每个群体的知识视野和学术眼光都是开放的、综合的,他们可能在以一种文艺理论研究为主的情况下,达到多种文艺理论兼治,并且还可能取得较大成绩。而且,三个群体的学术心态和学术立场也都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每个群体都能“自觉地打破在学术领域自我封闭、自我设限的陈规,自觉地接纳其他学术群体内的学者超越学科界限而进入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允许并鼓励别人‘越界’”。(注:彭永捷著:《中哲·西哲·马哲互动与建立中国新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三条途径,“回到马克思”,回到多重资源的经典文本是出发点;面向新问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中心点;超越旧的知识格局,建立新的理论形态是归宿点。三途归一,三点合一,就构成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标签:;  ;  ;  ;  ;  ;  ;  ;  ;  ;  

走向多元资源整合--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资源整合_文艺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