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房屋建筑工程为首的施工工程对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实际的施工角度来看,房屋建筑工程属于一项劳动力较为密集的工程,在施工中需要涉及到多个施工工序,且需要多个施工部门共同参与,在具体的管理方面难度颇大。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施工管理的管理水平极大程度上会对整体的建筑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管理人员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及时地改正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强化整体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完善建筑施工技术,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现场施工环节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非常有必要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工作。
1房屋建筑工程主要的施工技术
1.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施工环节之一。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周围环境因素的干扰,同时也不会对环境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开展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地节省工程建设的成本,防止因基础施工工作的不完善,影响后期施工工作的进程。一般来说,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较为复杂,内容较多。其中,主要包含的施工内容有开挖土方、防水施工以及支护建设等技术内容,系统性较强。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国内的工程工艺还是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中,混凝土浇筑技术贯穿于各个施工环节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一般来说,在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其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充分地掌握入模倾倒的要求,如吊斗口要与地面保持适宜的高度,防止倒入混凝土的过程中对钢筋骨架造成一定的损害;其二,混凝土浇筑过程的间隔时间不应过长,避免出现裂缝等隐患问题;其三,在实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时,操作振捣棒的时候要遵循相应的振捣顺序,避免出现漏振的现象。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施工现场温度过高的时候,且短时间内无法降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必须停止浇筑。
1.3提升房屋建筑钢筋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1.3.1钢筋加工环节
钢筋的加工、处理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认真检查、核对材料的各项指标,针对出现变动的材料,要在工程设计中及时更正,以免出现设计、实物不符现象。首先,保证工程设计、钢筋制备处于一致状态,仔细核对材料型号、数量,从根本上预防材料准备差错;其次,由于钢筋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中需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人员,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在自身岗位上;最后,做好保护层垫块的加工。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时,要检查建筑物楼板、墙柱等垫块,查看厚度是否满足需求。
1.3.2加强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钢筋的安装位置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为保障施工进度应当对该项内容加强控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大,那么在安装过程中钢筋容易出现位移问题,导致部分结构的横截面变小,对房屋建筑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小,将难以发挥其稳定性等作用。
1.3.3安装与绑扎施工技术
作为钢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内容,钢筋的安装绑扎都会对房屋建筑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前,应当严格检查钢筋的型号、加工尺寸是否满足实际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4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
对于钢筋焊接来说,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压力焊、对焊等几种方式,在进行钢筋接长时一般会使钢筋保持在水平状态下进行焊接,为保障钢筋接长焊接质量,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强流程控制,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顺序,并且采用相对稳定的电压进行焊接,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确保接长焊接质量。
2完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
2.1对建筑材料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相关的建筑材料是整个建筑能否顺利施工的基础条件,在建筑材料上必须要做到严格的管理,其中包括在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库存等各大环节。特别是在建筑材料的采购方面,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以及标准,去采购质量合格的建筑原材料,绝对不允许采购次建筑原材料,因为这样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建筑工程材料的运输过程当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全方位保管建筑材料,比如说水泥就一定远离雨水防止受潮不能使用,还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防止在运输的过程当中丢失建筑材料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增加。
2.2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必须落实的工作之一,在此环节,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任,秉承着人本思想,形成系统化的战略发展体系,做好人才管理,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参与到工程质量把控和管理工作中。项目建设前,就应当构建健全的质量把控机制,引导员工意识到工程质量控制中的责任,而后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具备超强的质量控制意识,不仅如此,施工单位还应当积极引入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求其专业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均可满足工作需求,而后对其切合实际的管理,做好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等各项工作,使之明确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环节的难点和要点,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也应明确岗位的具体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资质检查,保证其资质符合岗位需要,方可持证上岗,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3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障措施
具体房屋建筑过程中,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为了追赶工程进度,或者节约工程成本而不顾施工人员安全。此外,禁止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形式化和流程化。管理人员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现场进行安全管理。针对每一个现场施工细节均需要严格把关。为相应施工人员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措施。企业还需建立起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小组负责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安全责任进行充分落实,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责。同时,针对参与不同施工活动的人员进行划分,为其开展有针对新的安全教育,让施工人员充分掌握相应安全常识,进而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水平。
2.4加强企业内部技术创新
建筑的企业是需要人才、技术以及资金等紧密联系的企业,因此技术的创新进步是作为企业更好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必须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进步,可以通过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工艺,并且结合企业的管理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是技术达到优化。
3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其现场管理是能够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且也关系到建筑中所居住人员的财产生命安全。如今,国内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的管理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仍需要不断的进行改变和完善,必能取得较大的突破,从而使建筑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谢海建.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路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0):182.
[2]刘克东.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8(09):243.
[3]杨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7):137~138.
论文作者:周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