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郭媛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需要具有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动力推动其“活态”传承。作为文化传承重要阵地的高校,应充分运用其教育资源,通过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美育课程,结合“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将所学的“非遗”与公益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融合,并运用创新创业竞赛等平台,将“非遗”融入创新文化产业中去,从而真正达到传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助力学生成才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深厚悠远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优秀珍贵的文化瑰宝。近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博物馆参观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时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然而,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教育传播阵地,在文化传承和沿袭中担负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责任。
现如今,大部分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非常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其相关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层不重视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观念的缺失便会造成大量的资金和成本的浪费。尤其是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程造价预算的管理和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如果建筑企业内部一直无法提起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的重视,便会阻碍整个建筑行业在市场中的发展。
一、高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各高校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教学模式和活动日趋增多,各校都在寻求地方的“非遗”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定期邀请“非遗”项目的传人、民间艺人等走进校园,达到了在高校传承的效果。将高校的教育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既能促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又能够弥补高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缺失的现状。
首先,对于“非遗”的传承对象而言,青年人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而地方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文化传播与创新的地方,这就为“非遗”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阵地和有力的保障;其次,高校具有“非遗”传承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的支持,有着独特的优势;高校开设“非遗”课程及学生社团等,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因此,高校通过多种途径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地方的手工艺、曲艺等“非遗”项目引入大学课堂教学及学生的“第二课堂”,既拓展了青年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识并再创造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又沿袭了传统文化的命脉,将许多地方逐渐缺失的工艺接力传承下去,激活了“非遗”项目的活力和青年学生传承创新的动力。
“非遗”传承的活力,归根结底是要看它是否能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相结合。高校在融入“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受众群体,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寻求适当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大多数“非遗”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大多已距离现代生活较久远,如一味的只为学生开设普及性的口传心授“非遗”课程教学,学生的兴趣往往无法提起,参与度不高。
二、高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困境
(一)高校的“非遗”融入模式相对单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根据不同学段对于美育目标和内容提出要求,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要以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特色。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建立起了各类不同的美育方式,尤其注重开发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美育课程,而寻求“非遗”与高校艺术特色文化相结合的模式,是独具特色的创新方式。
(二)高校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歌词记忆不清,现从网上搜索;旋律印象深刻,久久挥之不去。过去,听别人说深圳,繁华、创新、国际化,今天,大寻访团队来到深圳,每天紧张采访,近距离感受别样深圳的创业年代。
有部分高校成立有“非遗”研究工作室,将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加以再创造,与学校的特色文化相结合,打造学校的品牌文化。例如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成立的“金坛刻纸”杨兆群大师工作室,通过聘请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金坛刻纸”的传承人,建设非遗“传承+研学”的创新基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
另外,也有些高校,在“非遗”教学的师资队伍中,并非引入真正的“非遗”传承人,而是由自己学校的师资担任,未经过规范的培训与系统的学习,仅凭着自身对项目的理解进行教学,使得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没有起到“非遗”传承的真正意义。
“非遗”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以民间的“口传心授”为主,由于传承受众面小,一旦后继乏人,便面临着失传的局面。目前高校引入的“非遗”项目,主要靠聘请“非遗”传承人的教学为主,他们大都用方言在民间进行传授,缺乏大学教学的经验和科学系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单一的知识讲解和演示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掌握程度不高,积极性不够,因此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非遗”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结合度不够
本文对于阐明汉日外来新词的吸收异同、传播与使用特点及今后的发展预测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尝试开辟新词研究的新视点。以汉日语为例,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对已形成词汇的静态分析(于日平2007:69);而对正在逐步形成的、真正意义上新词的动态探讨并不多见。由此看来,正在同步进入汉日语言系统中的IT领域新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考察点。此外,通过对不断增加、变化的日语新词的探索与研究,对于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实践与研究也会产生积极意义。
三、高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
(一)开发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美育课程,融入高校艺术特色文化
高校引入的“非遗”项目,主要以融入学生的艺术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教学为主,通过定期授课、观看表演、实践教学等模式得以实现。另外,也有些高校融入到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去,例如,开设“非遗”学生社团,将有兴趣的学生召集在一起,聘请校外“非遗”传承人进行定期指导等。通过学生课堂及课外活动的融入,将“非遗”融入到了学生学习生活中去,达到了一定的传承效果。但总体来看,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创造性,因此受众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不理想,需要我们拓展视野,创新融入模式。
这些儿化的数量短语不管是确指的还是不确指的,都表示为数不多,程度轻。如例③,“两套儿”若不加儿后缀,就是确指的“两套衣服”,而“两套儿”在这里是表示“几件衣服”,但表示的数量是“少”的,《红楼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二)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将“非遗”传承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学生社团,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然而,在现今高校的社团,除了参与组织校内外的文艺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外,也将民间艺术尤其是非遗文化引入进校园,通过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意识到了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那么,将学生社团的“非遗”实践课程“走出去”,将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公益化的途径融入社会,是学生社团更有意义的活动方式。社团的社员们通过将日常所学的非遗文化知识“走进社区”,亲自参与到社区民众的文化传播与长期的互动活动,在分享与交流中体验到公益活动的价值和实践的意义;在遭遇到问题与障碍时克服困难、解决疑惑、总结经验,能够提高大学生处理社会问题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向日葵公益国艺堂”。学校将爱好“非遗”、有工艺特长、自愿投身公益服务的社团成员召集起来,组成非遗公益服务队,将地方传统工艺、曲艺等亟待传承的民间遗产,结合青少年群体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长,以非遗文化鉴赏、曲艺教学、民间艺人面对面、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的免费公益活动贯穿其中,并结合线上的公众号宣传互动,颇受社区群众的喜爱。
(三)拓展“非遗”传承模式,将“非遗”传承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非遗”传承工作不断围绕着“贴近大众生活,服务大众生活”的理念进行,非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感、可参与。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校生或毕业生,依托政府、学校给予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和平台,将“非遗”融入到创新创业中去,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时代风尚。“非遗”要实现“活态”的保护与传承,务必要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高校可通过举办“非遗”创新创意大赛、“非遗”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非遗”产品创新的兴趣,选取优秀的创意作品,邀请专业导师进行扶持与培训,并结合“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众多平台,将“非遗”项目与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第五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致力于辽瓷的保护、传承、研发及推广的辽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办人孙天舒,将辽瓷的传承保护与公众体验任务相融合;在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由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云南民族刺绣项目团队,将绣娘招募、原材料收集、刺绣文化产品制作、物流贸易、民族文化宣传于一体,融合互联网思维、物联网信息交互技术打造现代化民族刺绣产业链条,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同时又解决了边疆少数民族绣娘就业问题,最终荣获了比赛的金奖。
四、结语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具有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动力推动其“活态”传承。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应充分运用其教育资源,通过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美育课程,结合“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将所学的“非遗”与公益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融合,并运用创新创业竞赛等平台,将“非遗”融入创新文化产业中去,从而真正将“非遗”融入到高校中的,达到传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助力学生成才的双重价值。
参考文献:
[1]韩中健,徐元勇.构建主流文化精神中高校“非遗”音乐教育模式[J].人民音乐,2015,11.
[2]杨帅.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校教学的探究[J].美术大观,2018,01.
[3]孙伟.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引起的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11,04.
[4]王钰.我国“非遗”传承的高校之路[J].艺术教育,2015,10.
[5]王福州.新时代中国非遗的文化使命[N].光明日报,2017,12.
[6]常恒.非遗创业,要打通非遗与生活[N].中国艺术报,2018,09.
基金项目: 此论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项目批准号:2017SJBFDY052。
作者简介: 郭媛(1985.1-),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生。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高校论文; 传承论文;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