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沛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人民医院 湖北黄冈 4384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患儿10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每组各50例。观察临床疗效,评估家长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儿治愈48例(96.0%),家长护理满意46例(92.0%);对照组患儿治愈42例(84.0%),家长护理满意38例(7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新生儿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优质护理;满意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74-02
临床研究表明,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疾病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加强产妇对新生儿的理解[1]。在医疗技术进步的当下,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得到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本文选取我院新生儿进行分析,探讨了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10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依据《实用新生儿学》[2],患儿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后确诊,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同时排除先天性疾病患儿、心肝肾功能不全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8例(56.0%),女性22例(44.0%);胎龄处于35~41周之间,平均(38.2±1.0)周;疾病类型:黄疸21例、腹泻10例、脐炎7例、皮肤过敏8例,其他4例。在试验组中,男性24例(48.0%),女性26例(52.0%);胎龄处于36~40周之间,平均(38.5±0.7)周;疾病类型:黄疸19例、腹泻12例、脐炎6例、皮肤过敏10例,其他3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做好护理配合,例如寻找过敏患儿的发病原因,及时更换被褥衣物,加强消毒清洁;黄疸患儿在蓝光照射过程中,防治不良反应;腹泻患儿进行喂养干预等。
1.2.2试验组 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3]:(1)组建小组。给予患儿指定的护理人员,负责入院到出院的全面护理;采用分级管理制度,不同病情的患儿分别由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提高针对性;组长对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监督护理人员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2)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大小便情况,准确记录次数、数量、性状;喂养遵循少量多餐原则,配合适当的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运动;脐带渗血或异味患儿及时更换脐带夹,使用酒精棉签消毒;每日评估患儿的病情,提出潜在的问题,调整护理方案。(3)体位护理。选择舒适的体位,能够促进神经发育,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说,选择柔软的卧具和干净的床单,增加安全感;包裹时要确保患儿的双手能够触摸到面部,同时佩戴手套防止抓伤;卧位时选择软枕,定时更换头部的位置,交替采用平卧和侧卧;另外,要适当对患儿进行抚触,促使患儿保持平稳的心态。(4)支持性护理。第一,将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做好保暖措施,室内摆放玩具、播放音乐,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第二,护理人员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减少噪音,护理时减少疼痛刺激或侵入性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第三,当患儿病情稳定后,指导产妇进行正确喂养,确保母婴接触,将患儿置于胸前,能够听到产妇的心跳,增强安全感。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2)评估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程度,从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文中治疗效果、护理满意程度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儿治愈48例,治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治愈42例,治愈率为84.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5)。
2.2 家长满意程度比较
试验组家长护理满意共计46例,占总例数的92.0%;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38例,占总例数的76.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表 患儿家长在护理满意率上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n满意基本满意 不满意总满意率
试验组50 25 21 4 46(92.0)
对照组50 20 18 12 38(76.0)
χ24.762
P0.029
3.讨论
优质护理具有人性化和针对性,其宗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专科护理,达到患者满意的目标[4]。实践表明,优质护理应用在新生儿中,能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文中优质护理的应用,首先组建护理小组,分别从病情监测、体位护理、支持性护理三方面开展护理服务,在掌握患儿病情变化的同时,保持稳定的体征,进行环境干预、喂养指导,积极防治并发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0例试验组患儿治愈48例,占比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和张根兰的研究数据相近[5]。在护理满意程度上,试验组家长满意46例,满意率为92.0%,和对照组的76.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优质护理应用在新生儿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龚义侠,贾峥嵘,张媚等.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82-1684.
[2] 曹绮华.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02(21):123-123,124.
[3] 杨士娟,杨旭东.新生儿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479-480.
[4] 陈云兰.新生儿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17(20):4573-4573.
[5] 张根兰.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4,30(2):72-73.
论文作者:钟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满意论文; 家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法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