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探讨论文_赵富荣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探讨论文_赵富荣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生态化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要求规划专业人员要从实际布局上进行功能划分,以海绵城市理论作为自然水循环的设计方向,也提倡全民参与性。人们要提升环境保护的理念,做好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工作,为城市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为生态化理念的创建提供条件。本文对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应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生态城市就是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出发,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生产生活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必然是生态环境,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其综合利用多方面因素建立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力量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1.1 生态城市规划的总体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的总体原则是由联合国提出的。它要求人们应该站在植物、动物、资源等自然角度上,以整个生物圈的分化为中心,将其合理的融入到自然当中。这样既不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也不会太过突兀。在规划过程中,要体现生态基础设施的实用性,将城市功能的开拓放在首位,突出建筑下方的自然景观,并最大程度上使自然融入到社会当中。

1.2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不外乎总体布局、人口控制、土地控制等三个方面。首先,在城市选址阶段,要尽量避免农林耕地部分,并打造完善的利用空间。从生态学部分来看,每块土地的承接性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体现出对日常居住环境、工业发展区位、农林设施的优化。其次,从人口控制的角度来说,由于近几年来许多农民都向一线城市聚集,使环境的利用效率不佳,分配不均衡。因此,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为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第三,从城镇体系布局的角度,设计者要在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执行级别的分化,形成由中心向两端集散的职能分化系统。

2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应用

2.1生态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编制

城市规划的科学编制是加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时,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做好源头规划工作

在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做好源头规划设计工作,可以为城市的规划和生态规划中保留城市自身的特色。要注重保护城市中原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风貌。在具体的生态设计工作中,要建立生态廊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挖掘自身城市的生态建设亮点,深化绿地网的功能。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中,要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进行规矩设计,无论在工作中是新建还是改造,采取何种方式的工程规划,都要把生态优先作为工作的首要原则,要把生态理念作为前提条件。

2.3城市生态绿地的一体性规划

绿地的一体性规划是生态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体现城市功能划分的有效形式。第一,设计者在规划前要对城市面积和可容纳人口进行统计,制定科学性的具体方案,按照图纸中的步骤进行规划。一般来讲,设计者会将城市选址在依山傍水的区域,将自然山水与人工设计融合在一起。以“海绵城市理念”为例,它主要包括一个核心指导理念和三大建设途径。灰绿结合、绿色优先是核心指导思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是三大建设方式。在城市规划当中,设计人员主要以传统生态系统中的破坏重点为方向,以环境修复为目标,以污染的减少为实现方式。第一,要从污染的源头出发,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以雨水的收集方式设定现代化的排水系统。第二,要以因地制宜的思想选择合理的技术方式,对超标水量进行协调。建立以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发展为目标的多重控制系统。在此形式下,设计者通过绿地的设计为城市添加了一丝色彩,利用外环生态规划的形式优化了空气的质量。水源的引入也使得不同自然物种能够集聚起来,在小范围内改变了城市气候。同时,以城市湖泊水系的自然循环方式为基点,对山体、林地等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将“海绵理念”贯穿到城市设计当中。

2.4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

在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方面,设计者主要以农、工、生活区三部分为主,进行合理的调整。首先,在规划初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第一,要尽可能的不占用农业耕地,将比例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第二,城市规划要将居民区位设定作为重点,远离工业区,以防止有害气体的污染扩散。第三,土地开发与设计的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在体现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空间的有效配置。例如:可以在生活区和生产区设置隔离带,并打造污水排放管道,以由点及面的方式形成一条特殊的生态系统。系统中可以设立污水的过滤和二次排放功能,工业污水会通过智能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成分分解,达到市政污水排放标准后进入到市政污水管道系统中。如未经预处理的工业污水混杂到市政污水中时,系统会自动开启二次净化的功能,以保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性。

2.5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

2.6加强城市居住区的生态规划

做好城市居住区设计首先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以及信息网络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规划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本保证。并且城市居住区的生态规划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把生态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设计时,要以城市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为立足点,进行符合当地区域特色的住区设计。加强居住区绿化,在居住区设置集中绿地,提高居民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对于一些城市来说,要在加强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城市、城镇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另外还要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节能减排,加强排污处理,修复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使周边山岭、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得以保障。

2.7建立协调的城市配套功能区

任何一个城市规划都需要考虑综合功能,城市功能的体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想保证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全面因素,使城市居住、工业、商业、行政、休闲形成规模,保持良性循环,使城市形成良好协调发展的态势,满足城市人民生活、居住、购物、娱乐需要,确保城市用地合理、集中紧凑、布置级配适当,形成新旧城市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徐亦人.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

[2] 马彩霞.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36)

[3] 李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

[4] 杨子莹.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

论文作者:赵富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探讨论文_赵富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