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体性追问,是教师根据课文的整体立意、课堂各环节的关联,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整体性认知、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在课堂上提出一连串问题的一种教学技巧,它使课堂具有流转自然、衔接紧密的美感。整体性追问可从文章的标题、中心句或关键词巧妙切入,适用于各个学段,这篇文章以小学的高段和中低段语文为例,谈整体性追问在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整体性;追问;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52-01
一篇好文章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堂好课也应该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一堂课总是由几个环节组合而成,这些环节的起承转合,往往是通过几次巧妙的提问来实现的。好的提问,应该是从整体着意的一组“问题串”,是一连串逐层深入又衔接紧密的追问,它既能使学生的思维由表面到深层,由具体到抽象,又能使环节转换得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我把这种提问方式叫做“整体性追问”。
那么,怎样进行整体性追问呢?
我们都知道,人有血脉,文有文脉。人的血脉纷繁复杂,但可以理出头绪找出规律,只要能找到那个“动全身”的心脏。同理,文章的内容条理再丰富和复杂,也有条理可循,关键在于找到一个“枢纽”作为切入点,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然后渐次延伸到文章的每一条“毛细血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课文时,就可以从整体出发,先找到这个“枢纽”这个“纲”,提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然后,根据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教学目标,设置出第二级、第三级……的问题来。
下面就以小学语文课为例来说一说这种提问方式在课堂上的运用吧。
第十一册中的《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记叙了在一个海上正起风暴的夜晚,桑娜与渔夫夫妻俩主动收养已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事。文章的写作意图有两个:一是表现在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二是赞美以桑娜夫妻为代表的穷苦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善良、仁爱、富于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第二点更为主要。
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深刻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意图)呢?不妨这样来处理:
先以标题为切入点,提出两个能涵盖全文内容和中心的问题:标题中的“穷人”指谁?你从哪里看出他们是穷人?
第一个问题表面上是在让学生知道文章的表现主体(是某一类人而不是某一两个人),实际上是想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心的普遍意义。对此,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标题中的“穷人”主要指桑娜一家,也指西蒙一家,其实是代表在专制制度下过着悲惨生活的所有穷人。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和概括全文内容,二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之一——穷人生活的悲惨。第一个意图很容易实现,学生几乎都会回答“他们真是穷人”,尤其是能从第1—7自然段中找出很多依据。这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但需要提醒的是,可能有不少学生会忽视第9—24自然段,这些段落也是能表现其“穷”的。这时,就可以顺势追问第三个问题了——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他们的“穷”的?
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前七段中桑娜一家的吃穿住和劳动条件,以及西蒙家的凄凉景象,这时老师可以补充两问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后面的段落中,桑娜救人时为什么会内心矛盾、脸色发白?渔夫决定收养这两个孤儿时为什么会“脸变得严肃、忧虑”?这两个问题不但能让学生明白其实全文都在写穷苦人之“穷”,而且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穷”给穷苦人带来了怎样的“痛”,从而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接下来可以追问第四个问题了:桑娜夫妻身上只有“穷”了吗?为什么?
这个问是要让学生理解文章最主要的情节——夫妻主动收养孤儿,理解文章中心之二——穷人身上的美德: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善良、仁爱、富于同情心和牺牲精神。有了上面的补充提问后,这个问题学生是比较容易“上钩”的。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穷人美德的难能可贵,更深刻地理解文中“反衬”手法的运用和作用,可以再追问第五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桑娜家写得那么“穷”?
上述五问,全是着意于整体——始终围绕一个“穷”字,又辐射到全篇大大小小的“角落”;以上五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流转自然,又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有了这样的“问题串”,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中心、写作特点的理解一定不会是支离破碎的,不会是肤浅的。
整体性追问的起点可以是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文中的某句话、某个词。
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眼睛”从整体上巧妙追问,我们就可以抵达文章的“心灵”。上例如此,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也可这样:
1.用一句原文回答:这是个怎样的地球?(这是在教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抓住中心句。答案是“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为什么说这个地球“太可爱”?、“太容易破碎”?(这是在让学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答案在第1—4自然段中)
3.标题中为什么要在这“地球”前加上“一个”,而且还“只有”?(这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心:警示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文章的中心句,容量大,作用大,也可成为“整体性追问”的源头。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从标题和中心句入手设计如下“追问”:
1.为什么说小兴安岭“美丽”?请从文中找出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一句话。(答案就是文章末段。)
2.请你来当小导游,上台为同学们说说:小兴安岭什么时候最“美丽”?为什么?(这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章的主体内容——中间四段,也是为了让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体验和思考。)
3.你觉得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让你觉得小兴安岭很“美”?(这是在让学生体会用词的精准生动,问题已由“大”变“细”。)
值得一提的是,《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第五册中的课文,它说明“整体性追问”这种思维性很强的教学方式在中低年级同样适用。
整体性追问,由整体到细部,由浅表到深层,不仅符合人的逻辑思维规律,符合文章内容脉络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赵美华.有心插柳柳成荫——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拓展策略探究[J].信息教研周刊,2011(10):60.
[2]周正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几点研究[J].吉林教育,2015(20).
[3]徐敏.科学实施单元教学提高语文课堂实效[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9):19.
论文作者:昝利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整体性论文; 学生论文; 小兴安岭论文; 文章论文; 穷人论文; 这是论文; 中心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