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实际发展中如何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并提升海绵城市的建设应用效果,成为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一、城市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调控降水和径流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当前下水道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完善,在大量降水过程中,排水系统无法将地面径流进行高效的排出,从而造成城市道路和区域积水,使得城市中出现严重的雨洪灾害,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城市湿地可以对降水进行调控,在降水过多时可以对大量的雨水进行蓄积和储存,从而缓解城市之中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出现洪水灾害的可能性,避免雨水涝灾的出现。当前周边具备大量的地表水系的城市发生降水涝灾的可能性降低,湿地的存在对于降水以及城市地表径流起到了有效的调整作用。
2、蓄积降水,维持区域水平衡
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备较为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可以实现大量的蓄水以及水源净化功能,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储存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储存和净化收集的雨水和径流,降低在地表以及土壤中进行蓄积,进而为城市生活以及生产过程提供水源,提升城市生活的进行质量。蓄水功能也满足了城市的生态平衡调整需求,保证了城市和周边环境的水平衡,对于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3、对降水进行净化
当前在城市建设中,由于以往发展之中重视生产和经济发展,使得城市环境中的污染问题逐渐严重,大气污染以及地面污染对于城市居住质量造成了较大的英仙臂给,且对于地表雨水径流造成了影响,不适合城市生活中直接进行使用,湿地生态系统具备较强的雨水净化功能,其可以通过湿地之中的土壤、微生物等存在对于雨水中存在的重金属物质、污染沉积物等进行净化和截流,使得雨水的水质和纯净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方便城市生活和生产中进行使用。
二、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
1、湿地供水系统中的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湿地供水系统中的设计。湿地景观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大量消耗水资源的区域。我国为极度缺水的国家之一,该类工程项目中如单一依靠地下水或河水进行灌溉,则存在饮用水资源消耗量过大的问题。通过结合海绵城建设进行城市湿地景观的供水系统设计,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应用,以及区域水资源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防洪储水系统中的设计
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较多,大量的暴雨气候以及温度过高气候频繁出现,其对于城市的供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分析当前在发展海绵城市实际建设中,结合城市湿地景观系统进行防洪储水系统的设计,也为常见的一类设计方式。其中具体分析防洪储水系统的设计,主要通过结合城市排水系统,修建大规模的地下雨水收集水库进行实施。关于城市湿地景观方面的结合设计,主要通过构建透水性的湿地工程,透水性的河岸工程,以及透水性的绿化工程进行雨水的回收应用,最终通过地下管网进入储水库。以此保障强降雨气候下,城市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城市排水系统应用质量的合格性。
3、喷泉景观中的设计
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喷泉景观设计为重要的设计内容,良好的喷泉系统设计对于提升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质量,以及提升城市湿地景观观赏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结合城市湿地喷泉景观进行设计应用,则为常见的一类设计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处理后的雨水进行喷泉表演用水的供给,以及各类人工湖水源补充中的供给,以此提升水资源的应用效果,并降低因过度消耗地下水造成的饮用水供给不足现象。
三、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1、集水景观设计
在海绵城市的城市湿地建设的理念中,集水景观设计主要要水体、地面铺装和绿地等方面有关。在城市湿地建设中进行集水景观设计,能够有效的从源头上对雨水进行吸收和渗透。在以往的景观设计中,一般都是选用硬质材料进行铺装,这也就导致雨水没有办法进行渗透,不利于水资源的循环。所以,在进行集水景观设计的时候,可以选择透水性能较强的铺装材料,比如:碎石和鹅卵石等。然后利用艺术的手法对铺装材料进行多元化的设计,这样一来在铺装材料实现集水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增强美观效果。此外,在城市湿地中绿地景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在集水景观设计中可以选用一些涵养水分和保持水土能力强的植物,比如:乔木和灌木等植物。并且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最大程度的保护天然绿地,这样才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自然美。此外,还需要根据海绵城市设计对城市湿地提出各项设计指标,进行景观设计,比如在对道路和广场等区域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与景观设计的要求相结合,规模的下凹式绿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将径流中的树叶和垃圾进行过滤。通过这样的集水景观设计,使得雨水花园散落在园路两侧,景观树木与之相结合,形成自然而具有功能的景观。
2、输水景观设计
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输水景观就成为了湿地和外集水设施之间的纽带了。在以往的湿地输水设计中,常常是采用输水管道和暗沟把雨水排掉,这样一来雨水在迁移的过程中就得不到有效的净化和渗透。然而,在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湿地输水景观设计中,会利用植草沟来代替传统的输水管和暗沟,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雨水在迁移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净化和渗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植草沟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规划区的自然地形,进行总体的布局,在对植被浅沟进行设计的时,需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规划,这样才能够确保雨水流水通畅,并且还能够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进而到达美观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对明渠排水进行设计的时候,就不能和地下管道一样,要在可视范围内进行雨水的收集,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砖块或者混凝土等材料,设计出即具有艺术形式又能够确保雨水有效的渗透和蒸发的明渠。
3、汇水景观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湿地建设中的,汇水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城市中的雨水通过排水设施,汇集到池塘和湖泊等湿地中去。因此,在进行汇水景观设计的时候,应当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现有的湿地,另外,还可以开发和水文保持联系的场地,这样一来,在雨水进行湿地的时候,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径流预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收集到高水质的雨水。除此之外,人为因素对城市湿地产生了很大污染和破坏,因此,在城市湿地建设中必须要加强对人为影响的湿地进行整治和修复,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和降水条件等,然后利用自然修复的功能,将其恢复到自然的状态。比如:雨水花园或者是下凹式绿地内的雨水,在经过汇集之后,然后再通过雨水管道一起流进地下调蓄池内,这样一来收集到的雨水就可以进行再次利用,进而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真正的实现“海绵”城市的效果。另外,在湿地中深浅不一的水坑和土丘也能为本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并且这也会增强湿地公园的景观,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自然风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生态平衡的融入。所以,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海绵城市就成为必然趋势,并且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日益加重,也表明海绵城市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现阶段的设计中,将城市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设计相互结合起来,就可以解决城市地表水存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最终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祁磊,黄倩.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8(06):113-114.
[2]龚雨华.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J].农家参谋,2018(06):269.
论文作者:黄燕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湿地论文; 城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景观论文; 径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