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17年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优质组;同时选取2015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常规组;我科室自2017年开展优质护理,常规组患者为未开展优质护理时期,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结果 优质组患者对环境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5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分数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患者对各项护理均较为满意,评分较高,利于护患关系和谐的发展,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呼吸内科;价值
随着近几年环境问题的凸显,雾霾、尾气污染等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生具有病程长,反复性强等特点,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也非常重要[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筛选2017年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做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筛选2017年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优质组,患者年龄39岁到80岁,平均年龄(59.81±2.31)岁;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60例。同时选取2015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常规组,患者年龄37岁到81岁,平均年龄(60.19±2.04)岁;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57例。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收集整理,经对比统计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接受积极的治疗,我科室自2017年开展优质护理,常规组患者为未开展优质护理时期,采用常规护理,给予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基础护理。
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首先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其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护理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管理要点、管理预案的学习;护理技术(神经系统监护、呼吸监护、循环系统监护等)、沟通技巧的运用;不同危重疾病抢救流程的掌握等。培训后分阶段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察护理人员的掌握程度,重在提高护理技术、防范意识与工作责任心。其次开展对患者的优质护理,①优化治疗环境,患者入院后,将其安排在干净、整洁、的病房内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由于重症护理内科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所以保持病房内、走廊、卫生间地面干燥、清洁,同时在床边、座椅、卫生间加装扶手,防止摔倒;护理人员相应的增加病房的巡视频率,同时告知患者病房呼叫器的使用方式。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若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参与恢复锻炼,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能力。②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讲解用药的意义与必要性,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服药种类多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按时、按顿为其送服,避免患者漏服、错服及服用过量。③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一般需要长期卧床,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肌肉,避免压疮;同时对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患者身体清洁,床铺干燥,防止感染,清理皮肤时需使用温水,忌用刺激性清洁液。④加强健康教育,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讲解治疗方法、流程、要点;发放健康手册,主要内容为饮食常识与并发症预防常识,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重视和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准确掌握其心理变化,分析原因,根据不同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疏导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多与外界接触,消除孤独、自卑感;与患者亲属达成共识,共同努力,令患者感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关爱,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⑤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帮助其制定饮食计划,并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为主,适当减少盐分的摄入,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嘱咐患者尽量多饮水,以保证机体呼吸道内黏膜湿润及局部黏膜的修复。⑥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造成抵触情绪,影响治疗结果,护理人员全面开展心理疏导,放松患者的情绪,时期积极接受治疗。
1.3观察与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包括环境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5方面,单项评分20分,分说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各项评分比较
优质组患者对环境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5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分数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疾病,随着近几年空气污染的加重,收治的住院患者病例数逐年增长,呼吸内科疾病多具有病程长、进展快、易反复的特点,稍有不慎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对患者生命安全影响极为严重[2-3]。同时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患者接受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提升也非常重要。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首先对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操作水平等进行培训而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护理团队的协作性与高效性,力求将临床护理的提高一个台阶[4]。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一般需要插管,多种危险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的导管脱落、曲折等问题,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延误,加强对患者危险情况的护理;同时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优质的治疗、生活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性。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优质组患者对环境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5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分数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患者对各项护理均较为满意,评分较高,利于护患关系和谐的发展,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凌世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5c):134-135.
[2]陈进文.ICU 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107-108.
[3]解思毓,孙志萍.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13):229-230.
[4]徐小雅,王水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8.
论文作者:罗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常规论文; 心理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