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分析讨论对象,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8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当中,有78例患者成功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7例患者由于胆囊炎病程较长,胆囊周围组织发生严重粘连,不能清晰显露胆囊,无法利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后中转利用开腹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管损伤、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病情康复周期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属于急腹症,在外科疾病中比较常见[1],由于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导致胆囊发炎,患者发病迅急,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一般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优先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我院收治的85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37例,女48例,年龄范围19~65岁,平均年龄32.4岁,发病史20~120天,病程3~27小时,所有患者经诊断均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其中17例患者首次发病,58例患者发病两次,8例患者发病3次,2例患者发病4次。患者发病症状表现为进食后出现右上腹阵阵作痛、胆囊肿大、伴有消化道不良反应、体温升高、经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升高等。
1.2方法
1.2.1基础治疗
患者入院后需禁食[2],利用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营养和维生素,并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利用抗生素、消炎止痛、利胆类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控制症状发展。患者经基础治疗3~4天,待病症情况稳定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于基础治疗24小时后症状无任何改善的患者应立即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患者采用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腹腔镜穿刺植入腹腔进行探查,进一步进行诊断,确诊后利用胆囊钳牵拉胆囊使其显露[3],将结石尽可能的推移至胆囊当中,利用电凝法将胆囊与其周围的组织分离,找到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利用钛夹夹闭,将胆囊剥离胆囊床,切除胆囊并电凝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手术区域后,置入腹腔引流管。手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类药物维持治疗,并紧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的治疗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78例患者成功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住院治疗时间为(4.3±1.7)天,手术时间为(65.5±18.7)分钟,术中出血量为(56.3±18.5)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1.9±0.7)天,均无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由于胆囊炎病程较长,胆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不能清晰显露胆囊,无法利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后中转利用开腹手术进行胆囊切除。
3讨论
人们在进食油腻的食物或者饱餐后,胆囊会产生强烈的收缩反应,胆囊内结石会位移至胆囊管附近,堵塞胆囊管影响胆汁流动[4],一段时间后由于胆汁的滞留,使其浓度不断增加,进而对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在这样的情况下,病菌以通过血液或淋巴作为载体逆行进入胆囊引发胆囊炎。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胆囊穿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时,胆囊会充血水肿,与其周围的组织产生粘连,不能清晰的使胆囊显露出来,手术过程中操作比较困难,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致使并发症的产生。多数经过基础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症都能够得到稳定的控制,因此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相关文献指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基础治疗期间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穿孔[5],也有相关学者认为,胆囊炎早期由于胆囊的充血水肿有利于胆囊的剥离操作,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术设备的不断升级更新,在手术的过程中具备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术后康复时间较短,手术成功率高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某些特殊患者当中不宜使用,如胆囊炎病程较长、经检查发现胆囊萎缩、合并胰腺炎的患者不宜行此手术。在优先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发现患者胆囊与其周围组织严重粘连,无法清晰显露胆囊三角,或者因炎症严重导致出血大影响正常的手术操作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切除胆囊。
综上所述,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准确把握手术的时机和掌握其适应证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前提,在综合条件不利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立即中转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病情康复周期较短,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进文, 刘忠民, 高峰,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 15(5):387-389.
[2] 罗文亮, 武彪.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9(8):99-100.
[3] 孙小林, 娄善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J]. 中国内镜杂志, 2007, 13(4):387-389.
[4] 高瑞岗, 李奎, 冯宝华,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50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总结[J]. 中国内镜杂志, 2008, 14(3):322-324.
[5] 刘培万, 保红平, 姚永良,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体会[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1):50-52.
论文作者:张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胆囊论文; 胆囊炎论文; 患者论文; 结石论文; 腹腔镜论文; 切除术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