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发展理论研究进展_增长极论文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研究进展_增长极论文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研究的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进展论文,区域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24(2006)02—0056—07

区域发展理论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情况下,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

针对我国的空间地域发展的模式呈现多种模式的情况,苗长虹总结出发展阶段理论、均衡增长理论、不均衡增长理论、区域增长的一般理论模式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进展[1].张莉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中心城市带动、多轴开发、东西联合、全方位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方案[2].陆大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过程和“点—轴系统”的形成,对十多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实践效果的分析,指出“T”型结构的战略对我国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3].

1 区域发展模式的几种主要类型

1.1 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

1.1.1 增长极的提出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iix)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鲍得维尔(J.Bouderville)、汉森(M.Hansen)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佩鲁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1966年鲍德维尔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都市内的正在不断扩大的一组产业,它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集聚意义的生长极.

增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的工业.所以一个地区的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发动型的核心区域.该地区透过极化(Polarization)和扩散(Spread)过程形成生长极,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快速的经济发展.这种核心区域的发展应该是特别的快,与其他地区的关系特别密切,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4].

1.1.2 增长极理论在国内的应用 国内的学者结合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各地的发展战略.曹光杰、代合治对山东区域开发提出了采取据点开发、轴线开发、区域城镇网络开发和以东带西、“双中心”带动的开发模式[5,6].李吉霞在鲁南经济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鲁南“双心”型的一级增长极结构和“十”字型的一级产业带格局[7].张世英在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的开放产业带形成的可能和对河南经济的发展与布局的重大影响,确定了河南不同产业上桥的顺序[8].宫新荷等以新疆为例,分析了我国周边地区贸易的优势、劣势及互补性,提出了口岸增长极系统开发以加强边境贸易的具体建议[9].戴颂华运用非均衡性区域协调发展观,并且将其与城市群体(区域)空间系统发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整体发展联系起来[10].代学珍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25城市的综合实力,并依此建立了等级层次,最后结合定性分析确定了河北省区域开发的经济增长极[11].李善祥等认为河北省推进生产力布局的关键问题是选择轴线空间结构模式和实施点轴地域开发方式[12].陈修颖等运用点轴理论,分析湖南省国土综合开发的地域结构及其演化趋势,提出在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实施网络式开发与点轴式开发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在湘中和湘南地区实施点轴开发模式,在湘西地区实施据点式开发模式[13].王军等运用变差系数、标准差和综合差异指标,提出保定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4].

增长极理论不仅运用于区域发展中,而且运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贾铁飞从分析鄂尔多斯旅游资源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该区域旅游资源配置的优势,选择一个文化景观核和一个增长极,还讨论了旅游发展增长极的培育问题[15].陈俊伟认为广西旅游落后的原因是只重视桂林旅游发展而缺乏新的增长极,建议培养旅游增长极,并论述了培养增长极的4个战略[16].

1.2 点轴理论

1.2.1 点轴理论的提出 区域规划中采用据点与轴线相结合的模式,最初是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来的.波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展的国家规划中,把点轴开发模式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陆大道院士等人在深入研究宏观区域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了据点开发和轴线开发的理论,对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空间过程作了阐述,提出了点轴渐进式扩散的理论模式,把点轴开发模式提到新的高度,同时构设了中国沿海与长江流域相交的“T”空间发展战略[3,17].从理论渊流看,点—轴系统理论以中心地学说等为理论基础,在分析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导致“点—轴系统”空间结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点—轴系统”理论与增长极理论及网络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点—轴系统理论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界贡献给社会的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成果.以此为契机,通过空间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化,应当能够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18].

1.2.2 点轴理论在国内的应用 代学珍等通过对河北国土开发整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点轴的开发系统[19].武伟等根据当地的介绍了经济点及点域的概念及特征,讨论了点域开发的模式[20].黄朝永等认为河北完整的空间开发模式应是省内外联合开发,分四个步骤,即分区培育增长极,点轴梯度推进,京津冀联合开发,环渤海大联合开发[21].

增长极就是点轴理论中的点.主要的发展轴线是以交通经济带为依托,交通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或运输通道为发展轴逐步形成的产业和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集聚地带.交通经济带是“点轴开发理论”的重要体现形式,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是交通经济带形成的基本动力.张文尝根据工业集聚—扩散的波浪式运动首次提出了工业波的概念[22],新技术及生产方式首先在最有利的地点逐步成长为增长极,然后沿着交通线逐步向外扩散,在有利的地点形成新的生长点.增长极与新生长点相互之间在资金、技术、人员、商品营销、原料供应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交通轴线是工业波在空间扩散的主要依托基础.轻纺工业、原材料工业等不同工业部门的交通需求有别,分别沿着不同的交通线路扩散.陈修颖等提出了湖南在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实施网络式开发与点轴式开发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在湘中和湘南地区实施点轴开发模式[13].廖良才等根据湖南省区域开发条件和现状研究了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23].石培基等认为点轴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24].在国内研究点轴理论的高潮时,刘继生等对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演化及其复杂性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证点—轴系统的数理本质乃是空间复杂性中“惟一巨型组件(UGC)”,并讨论了系统的空间复杂性特征及其现实意义[25].“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西北地区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2.3 双核结构模式 在点轴结构理论中有一种特殊的发展模式——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双核型空间结构被定义为由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及其连线组成,这是分布于我国临海沿江地区的较为普遍的空间结构现象,如沈阳—大连,济南—青岛,杭州—宁波,广州—深圳等,对其深入解剖有助于使发展轴的确定更趋严谨化和科学化.区域内的双核形成的发展极轴,从机理上考察,它源于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从形成类型看,可以分为内源型和外生型2种类型的双核心结构,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其代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的陆玉麒教授为代表[26—23].

1.3 核心—边缘理论

1.3.1 核心—边缘理论的提出 美国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J.R.弗里德曼(Friedman)于1966年在委内瑞拉的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的研究,以及根据K.G.缪尔达尔(G.Myral)、A.O.赫希曼(Hischman)等人有关区域经济增长和相互传递的理论,提出了核心与外围(或核心与边缘)发展模式.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演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17].一种核心区域(core region),而每一核心区域均有一影响区(zone of influence)为边缘区(peripheral region).核心与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18].

弗兰克(A·G·Frank)和阿明(Samir Amin)指出外围国家对中心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商业依附、金融依附和技术依附,并且形成了弗兰克所指出的“宗主国”和“卫星城”之间的依附链条.宗主国的经济发展其实也是依赖于外围国家的,就像外围国家依赖它们一样.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提出“中心——外围”(核心——边陲)的世界经济体系论.核心(西方发达国家)和边陲(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核心国通过不平等的贸易条件剥削边陲国,给不发达国家带来贫困的灾难.用中心和边缘分别表示出口制成品和出口农矿产品的国家,认为在国际市场上后者的贸易条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沃勒斯坦认为,欧洲范围内的劳动分工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地理空间上划分为三个地带,即核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

极化效应随着核心的发展,边缘的要素向核心流动,从而削弱了边缘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核心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这样,就导致边缘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核心迁移.结果,北方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边缘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贡献减小.再就是资金的流动.核心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边缘,边缘有限的资金也流入核心.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从而使边缘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在贸易中,核心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涓滴效应体现在,核心吸收边缘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边缘的就业压力,有利于边缘解决就业问题.

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依赖的关系.初期是核心区的主要机构对边缘的组织有实质性控制,是有组织的依赖.然后是依赖的强化,核心区通过控制效应以及生产效应等强化对边缘的控制.第三是边缘获得效果的阶段,革新由核心区传播到边缘,核心与边缘间的交易、咨询、知识等交流的增加,促进边缘的发展.随着扩散作用的加强,边缘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较高层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区.

核心与边缘间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主要是核心向更高层次核心的联系和从边缘区得到原料等.后者是核心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通过两种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33].

1.3.2 核心—边缘理论在国内的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最初是应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在国内的地理学界应用的大多是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中心地理论.尤其是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是从经济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的文章比较多,地理学角度的较少,仅有的几篇与旅游资源的开发联系在一块的.涉及地理学的其它三级学科的领域较少.汪宇明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提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要求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旅游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进行区域间的联合与协作,以区域旅游整体的力量参与竞争,进而实现各旅游地共同发展的开发过程[34].邱继勤等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以川黔渝三角旅游区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性,指出只有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才能实现区域内各景区的持续发展[35].严春艳等认为广东旅游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珠三角作为旅游核心区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已久;相对而言,粤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就成了旅游边缘区.推进全省旅游全面深入发展,应协同好珠三角与两翼、山区之间的战略关系[36].运用这种空间结构模型,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景区土地利用功能配置与都会城市旅游圈层构造,以及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方面可取得满意的实践成果.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中地区要注意培育旅游核心区,形成旅游创新活动基地,带动边缘区域发展,壮大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刘筱等认为广东省在极化作用持续加强、区域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在不平衡发展中出现了平衡的趋势,使核心—边缘结构进入新的阶段[37].白国强认为广东已经经历了核心与边缘的分化与整合的过程[38].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依附发展理论是探讨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派别.发展中国家经济依附发展在具备必要的条件后,便产生独特的后发优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可以实现产业调整和升级;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等.但依附发展理论又存在着内在缺陷,迫使发展中国家寻求避免不利因素的途径[39].

1.4 梯度推移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因为创新往往集中在城市,从环境条件和经济能力看比其它地方更适于接受创新成果.具体的梯度推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另一种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次类推.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4].

在我国,梯度推移说于70年代末引入区域经济研究之中,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技术的梯度.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区域,在高梯度区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随着高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加速,推移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和东部沿海的开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是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应用.

王新霞等提出了广义梯度理论在区域开发中的实践能力和普适性;广义梯度推移战略是自然资源梯度系统、经济—社会—文化梯度系统、生态环境梯度系统三层次梯度的耦合协调推移战略,是空间上的点、线、面系统共生的全方位开放式多元化战略[40,41].

2 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1 知识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最根本的特性是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为了增加我国的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应该加强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和区域创新环境的培育[42].

2.2 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全球化进程扩大了区域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扩大了区域创新网络的链接范围,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跨国公司进驻当地以后,能够植根于本地,扩大了本地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地方税收[43].

2.3 信息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城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全球化,即城镇走向区域协作和联合发展的方向,城镇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分工越来越明确,城镇连绵发展及更多的区域性城市群或城镇联合体的出现,导致全球城市网络的形成;其二是专业化,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城镇专业分工越来越细[44,45].

2.4 其它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人文因素和生态因素影响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区域投资环境、地缘、人缘等因素的优势下,传统的核心和边缘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45].

3 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的述评

3.1 研究的贡献

多年来各个学科在区域空间发展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以全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尤其是陆大道先生的点轴理论在地理学界的创新,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②将核心与边缘纳入整个系统来研究,强调区域的整体性,为研究城市问题、乡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③从学科角度来看,既有地理学又有社会学、人口学、规划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城乡协调发展这一课题.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不同学科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既加深了研究的深度,又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和发展.研究的应用极其广泛.

3.2 研究的不足

有关区域发展模式及其相关的理论涉及面极广,从发展目标、动力机制,涉及的方面极广,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协调,又有经济上的、文化上的、基础设施上的、景观上的协调,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使大多研究停留在表面问题上,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深.另外,研究的区域大多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及其边缘,可是,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并没有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的出路.

标签:;  ;  ;  ;  ;  ;  ;  ;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研究进展_增长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