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廖永伦[1]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三,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赵长勇[2]2004年在《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城镇化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同期工业化发展水平相比,却显得严重滞后。城镇化水平提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本文在详尽地占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对湖北小城镇的发展作了研究。湖北小城镇的建设,对加速湖北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促进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带动湖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城镇建设中要以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农村经济更快发展和提高村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来确定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快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本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都需要小城镇的发展。 第二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基本情况,总结了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共同规律及特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和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同时通过对发展经济学中相关城镇化理论学习与引用,确立了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现实选择的观点。 第三章立足湖北小城镇建设实际,在阐述了全国小城镇发展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将湖北小城镇发展历程分为恢复发展时期、徘徊萎缩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并对各阶段发展特点进行了概括。重点总结出了湖北城镇化发展存在东密西疏,城镇规模结构两头大、中间小、首位度高,规划、布局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缺乏集聚效应等现状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湖北小城镇发展主要问题在于小城镇规划布局与建设落后,小城镇规模经营小,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投入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和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针对性地分析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城镇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建制镇设置标准相对偏低,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滞后,资金约束等是制约湖北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以襄樊市小城镇建设为典型案例,对襄樊市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及成效,襄樊市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做法及襄樊市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陈述与分析。 文中最后一章在综合前文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湖北省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建设性地提出了湖北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原则、重点、规模和目标;二

肖万春[3]2005年在《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通途。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内涵、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评价农村城镇化水平,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以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①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②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④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⑤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⑥结构分析和制度分析相结合。在这些方法中贯穿调查研究:一是对我国几个典型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广泛调查,力求获得全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利用信息手段网上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便于比较分析;三是召开有关专家、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进行专家咨询。在收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理性分析和思考探索,努力形成比较系统的在理论上有创新性和超前性,在实践中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中国农村城镇化这一主题,从四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现实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为下面对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平台。 第二部分:第 1 章至第 4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在详细分析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情况的前提下,站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进一步进行基础性分析,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水平度量,剖析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和原理,探讨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机制,构造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揭示农村城镇化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运行的条件。第 1 章剖析农村城镇化内涵: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促使农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达到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高度共享。2第 2 章和第 3 章揭示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农村城镇化发展,依托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的强化。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的发挥,是在相应的动力机制、聚集机制和开放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比较利益驱动是城镇化的原动力机制,城镇间以及城镇与农村间的相互作用是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基本动力机制,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提高的主导动力机制;农村城镇化的聚集机制是由竞争利益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的;农村城镇化开放机制主要是指产业关联机制、贸易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形成的机制体系。农村城镇化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良好的资源配置制度、有效的产业组织制度和灵活的企业制度;有效率的供求结构和科学的收入分配结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第 4 章建立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和度量模型。单一的人口指标标准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的设置,既不能照搬单一的人口指标法,也不能面面俱到,要从城镇化数量和素质的有机结合上设置由农村城镇化基础水平指标、农村城镇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和农村城镇化潜在动力指标等 3 个一级指标和 16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一些参考标准和我国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设置我国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指标体系标准值和相应的权数,建立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模型和城镇化水平阶段标准。第三部分:第 5 章至第 9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干。从实证角度对国内外农村城镇化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揭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律。第 5 章比较分析美、日和印度等典型国家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城镇化发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体现在:一是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支撑;二是市场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前提;三是大城市的超先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四是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五是人的需求和创造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 6 章分析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还处在初期阶段的后期。农村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机制被扭曲,城镇化结构互利性差;创新机制乏力,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不明显;产业布局分散,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结构聚集效应弱;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有形成,城镇化开放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以城镇建设政策替代城镇化政策;二是把城镇化政策等同于工业化政策;三是缺乏区际城镇化协调政策;四是城乡政策分割。3第 7 章主要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是从全国整体而言的;二是各区域城?

袁中金[4]2006年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保障措施进行统筹安排。整体发展战略的缺失导致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使人们进一步质疑发展小城镇的意义。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期,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情的需求与限制,迫切需要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项研究以全国1800多个中心镇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作者近3年主持和参与的数十个小城镇规划实例和十余项有关城镇化、小城镇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所积累的文献、实地调查资料及理论思考成果为基础,首先对小城镇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在深入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压力和经济与城镇化转型等国情演变,以及小城镇自身由量化扩张到综合功能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特征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解和把握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二元分析框架,提出了2大功能、24字方针、5个战略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5个战略重点及其实施的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重点论述了中国小城镇目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对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战略进行研究,以回答中国小城镇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导言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小城镇发展当前面临的4个方面的背景情况,即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言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中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础材料情况。 第二章,小城镇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理论评述。通过分析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有关小城镇发展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国内小城镇研究文献的阅读,从小城镇地位和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社会转型、小城镇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小城镇研究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生成机理及其与小城镇关系的分析,认为乡村对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红利的回馈乡村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只有把小城镇放在城乡二元框架下,从

孔繁洪[5]2008年在《泰安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小城镇建设,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借鉴小城镇研究领域成果的基础上,以泰安市小城镇发展实践为主要依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三维视角,深入分析了泰安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搞好泰安市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首先对小城镇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论述;其次,对小城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部分: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基础。在该部分首先对小城镇相关概念、特点、功能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空间结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系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部分:泰安市小城镇建设状况分析。主要是回顾了泰安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历史,并对当前小城镇发展模式及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为第四部分提供了实证资料的支持。第四部分:泰安市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本部分主要对泰安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诊断。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规模普遍较小,辐射带动效应不强;人口聚集度低,城镇化水平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融资渠道单一、建设融资困难,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大部分小城镇缺乏长足发展的产业支撑,内动力不足;小城镇规划特色不突出,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小城镇发展环境欠优,可持续性差。第五部分:国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本部分通过分析美国和欧盟几个典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的实践情况,总结出对泰安市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启示:(1)小城镇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2)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速度结合起来;(3)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4)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培育支柱产业、创造特色优势;(5)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应把提高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的质量作为重点。第六部分: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首先,通过对泰安小城镇发展进行预测,得出在未来20年里泰安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在2010年前后,该市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2020年前后将超过60%,2035年前后将接近75%,初步完成该市城镇化过程。这个目标是可行的。然后,借鉴国际先进实践经验,结合泰安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合理编制规划,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合理选择发展模式,促进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化城镇特色,提升竞争力;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机制创新;优化外部环境,建设生态城镇。

王建芬[6]2007年在《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正逐步走向正轨,然而“三农”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顺利实现的一大主要因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指出:“三农”问题的解决,除了农业方面的努力,从根本上说,要从“三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找出路。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加快城镇化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城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发展地域差异大、空间布局不合理、筹集资金渠道单一、城镇建设质量差、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城镇发展不能更好的起到连接大中城市与农村的桥梁纽带作用,难以实现其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合理解决,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我国农村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农村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以共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农村城镇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城镇发展缓慢的原因,在借鉴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农村城镇建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发展,合理规划;二是坚持以工业化为主要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三是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四是坚持适度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五是坚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针对我国目前的农村城镇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应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推进具体工作措施两大方面促进城镇化发展。就相关政策的制定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合理规划、协调城镇区域发展的制度体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三是要改革城镇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四是要深化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就具体工作措施而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加深对农村城镇建设的认识;二是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寻求城镇发展突破口;三是以大城市的经营理念,发展农村城镇;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强化规划管理;五是壮大乡镇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这五个具体工作措施,是按照工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的,对各级政府在促进城镇化发展中的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永良[7]2006年在《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小城镇在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日益认识到小城镇的战略地位,小城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然而,与城镇化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小城镇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人口聚集机制尚未形成,小城镇的政府行为还存在诸多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的发展实质上是非农产业和人口按照市场原则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企业、个人和政府作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日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必须充分认识并把握市场条件下各个主体的行为规律,重视存在的困难,才能寻求小城镇发展的正确道路。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作为研究的主题。本文在充分认识小城镇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要素聚集为主线,重点分析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劳动力及人口转移行为和政府行为的特点、规律和制约因素,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的协调和保障机制,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和对策。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主要贡献,对国内外研究状况做了评述。第二章分析小城镇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小城镇的概念、形成过程、范围、性质和特征,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阶段分析和政策变迁,针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宏观取向,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界定了小城镇发展的主体构成,探讨了主体行为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和机制,为后面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产业聚集是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小企业聚集于小城镇是产业聚集的主要内容。企业空间行为理论表明,聚集是中小企业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然而,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来看,小城镇的企业聚集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计划经济及其惯性作用下的农村企业分散布局以及现有条件下镇域范围十分薄弱的产业基础,因此,构建我国小城镇企业聚集的有效机制在于产业发展和制度创新。在分析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形成的体制背景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城乡体制改革,结合几个小城镇企业聚集发展的典型案例和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启示,探讨了通过体制改革和产业基础的培育来促进小城镇企业聚集的途径。

向京京[8]2008年在《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发展县域经济实际上就等于发展了农村经济。而走出农村才能发展农村,减少农民才能够富裕农民,这就需要城镇化。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缓解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城镇化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城镇化水平滞后已成为我国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总之,我国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发展比较滞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着体制,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如何发展,如何协调发展,成为了专家、学者、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研究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如何协调发展有利于认清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两者协调发展的规律。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为下面对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平台。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以及特征。第三部分:阐述了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在分析我国县域经济中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第五部分:以松滋市为例,分析其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松滋市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赵莹[9]2013年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更是城镇与农村、传统和现代社会发展差距全面缩小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经过长期建设,我国“人口转移型”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结构转换型”高级城镇化特征也初现倪端。在此背景下,党中央进一步提出未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战略目标,即:努力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这表明,城镇化将是我国发展的新引擎,如何更好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虽然目前“人口转移型”初级城镇化建设己取得不错的成绩,部分地区也逐渐呈现出“结构转换型”高级城镇化特征,但到2030年,我国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预计还会增加3.5亿。很明显,单纯依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只有借助于小城镇这个重要平台,城镇和农村、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才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关系。所以说,建设好小城镇是触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关键,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区,我国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全国小城镇建设的最高水平。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小城镇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其它地区小城镇而言,这些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对其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国内政策环境下,我国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建设依然面临众多严峻的挑战;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长三角地区小城镇自身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对我国其它地区小城镇建设也具有一定的警戒作用。鉴于此,在简单分析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内涵、小城镇建设理论基础、小城镇功能及发展动力因素、小城镇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本文将我国长三角地区小城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其发展历程及现状;归纳、比较分析、评价长三角及东部其它地区小城镇特点,总结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发展趋势;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教训,获得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相关启示;初步探索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发展规律,指出长三角地区小城镇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为我国长三角及其它地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曾亚婷[10]2016年在《基于镇村关系变化的小城镇职能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小城镇与乡村之间在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小城镇职能内涵也随之改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在镇村关系的良性发展中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节点。由于过去几十年“重城轻乡”发展方式导向、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小城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没有完全承担起乡村发展的引领作用,导致城乡二元分割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小城镇与乡村的关系变化与小城镇职能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镇村关系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镇村关系在空间布局、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方面的变化特征及关联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趋势研判,研究认为镇村关系正逐步挣脱内部对应性关系而走向外部化;第二部分对小城镇职能基本特征进行了解析,总结了小城镇职能定位与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外部环境因素,如区域环境条件的改变、镇村宏观政策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小城镇职能已从传统农业时代的基层市场与社区的简单化定位,向当今现代农业时代的内涵多元化转变;第三部分以湖北省作为重点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对比和梳理不同地区镇村关系的基本特征类型,结合新型城镇化要求与湖北省镇村分区特点,以个案的形式重点对大都市影响区、江汉平原农业地区和后发山区这三大类型地区的镇村发展关系及与之对应的小城镇新的职能内涵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基于前三部分的分析结果,对湖北省不同城镇发展地区和不同镇村关系类别的小城镇职能定位与路径导向提出了优化策略。本文将小城镇职能作用放在镇村关系发展规律与类型特征研究的框架内,通过分析它在镇村关系变化中的主动性与受动性效应,研究能够促进镇村关系良性发展的小城镇新的职能定位与作用。并且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北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出的镇村关系的新变化与新特征,提出不同类型镇村关系下的小城镇在职能优化上的可行性策略,为解放基层城镇与乡村发展束缚和促进地区城乡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多维思路。

参考文献:

[1]. 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

[2].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研究[D]. 赵长勇.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3]. 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 肖万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4].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泰安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 孔繁洪. 山东农业大学. 2008

[6].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D]. 王建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7].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 张永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8].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D]. 向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 我国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 赵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10]. 基于镇村关系变化的小城镇职能优化研究[D]. 曾亚婷.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