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策略论文_张源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策略论文_张源

身份证号:45020319760103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施工工艺的不断完善,我国机电设备的发展较前几年已有了质的飞跃。机电设备现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以及一些发电等设施中,并且其处理技术和管理流程也越来越规范化。本文从基础施工、安装工艺、设备等方面总结了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对于提高安装效率和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策略

1、机电设备安装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完善,我国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并且在后期的管理的维护上也有了系统的流程。但是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电设备不仅在安装质量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且安装效率也同顶尖水平相差甚远,所以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应以谦虚的态度向别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

2、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

2.1机电设备的基础施工不规范

安装机电设备不是一项独立的活动,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紧密相关。所以,机电设备安装就难免与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相互影响,导致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体现在基础施工中,经常会发生以下问题:

2.1.1基础施工中螺栓预留孔不准确

螺栓预留孔是为了后续施工能够有效将机电设备准确安放为设置的。通常来讲,机电设备与基座之间是依靠螺母与螺栓进行连接的,而螺母和螺栓的安装要事先在基座上留有相应尺寸的空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孔洞的预留是事先在设计图中规划好的,但是由于具体施工中的一些疏漏和误差,孔洞的预留和安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有时候甚至会忘记预留孔洞,最终造成螺栓无法准确的插入孔洞的工程问题,最终导致设备无法安装。在预留孔洞误差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补救,但是这最终导致安装质量的下降,对于误差较大和忘记预留孔洞的情况,只能是重新在底座上开孔或者重新制作底座,这无疑使安装成本大大提高,安装效率大大降低。

2.1.2电机设备位置设置问题

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时,需要在基础施工时注意设备的位置,并进行准确的标高,来保证后续安装的准确性。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设备的基础位置不准确,或者标高不符合要求,导致在实际安装时出现较大的误差,使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需要对其中的一些部件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设备安装的难度和工作量,在增加施工成本的同时,还会影响施工工期。

2.1.3安装底座强度不足问题

大部分的机电设备在安装过程及后续的运行过程中,都会有相应的振动,如果在设备的基础不按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基础强度不足,设备在运行时就会因为振动造成基础损坏,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对地脚螺栓孔和底座进行二次灌浆时,如果不按要求操作,也会因为受力强度不足,造成基础损坏的后果。

2.2设备安装工艺不合理

机电设备和其他静止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机电设备在安装以后,还要进行长期的运转,进行能量转换,产生振动,这就需要机电设备具有相应的寿命周期。一般而言,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与设备的安装工艺水平密切相关,如果安装工艺不合理,会大大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时间,甚至会产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2.2.1设备底座垫铁选用不当

在机电设备安装时,往往因为对运转轴、轴承或相关支承部件的安装技术不好或调整不当,出现较大的误差,在设备投入使用后,因为较大的振动或运动部件温度升高过快、过高,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在安装成套设备时,对于具有同轴度、平等度要求的运动部件,如果没有处理、控制好其相关要求,会导致设备不能按正常要求进行运转,发生较大的摩擦,产生磨损或过多的热量,也会加速设备磨损,导致出现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调整精度不严谨

机电设备的安装精度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精度的调整包含了精密测量技术,误差分析以及尺寸链原理。在调整范围方面包含了同轴度、垂直度以及平行度等方面的测量,同时还要对零件以及对电机设备的检测设备进行位置上的误差检测。机电设备在安装之后的调整都需要根据检验来进行,因此检验的有效性关系着调节平衡的精度问题。但由于目前施工人员在此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还有所欠缺,在检验时缺乏耐心和细心,因此常出现重安装,轻检验的情况发生。如此一来,设备安装之后的调整有效性大大降低,无法准确的进行设备自身以及各机电设备之间相互位置的调整。

2.3机电设备质量问题

2.3.1机电设备超电流问题

超电流问题可以从机电的电泵、电机以及联轴器三个方面来说明。对于电泵来说,转子的空隙应长期保持在设计时的状态,随着电泵的运行,其转子之间的空隙会变得越来越大,电阻会随着空隙的加大而变大,这样会导致电泵长时间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造成电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大大提升,增大电镜短路的风险。若电机其中一项发生短路,整个线圈的电阻会趋于不平衡状态。设备的联轴器则需要具有相应的润滑程度,如果润滑程度不够,在联轴器工作时候,一旦电流通过联轴器,容易引起电压的上升,一旦电压上升到某一数值就会产生电火花,最终造成电机的纯机械损坏。

2.3.2其他一些质量问题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一般都会设计好一定的设备型号和规格,在实际采购时,往往会发生和设计型号、规格不相符的现象,在安装时就会使基础的管道方位、角度、设备间距等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安装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解决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的策略

3.1提高机电设备自身质量

基础质量关系着机电设备安装的有效性。对于设备各部分使用的材料应该严格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在保证设备能正常服役的基础上考虑减小成本。在设备安装之前,设备尺寸需要进行核查。对设备底座检查中,需要注意外形基础的检查。外形基础关系着设备在日后时候能够正常安装,像孔洞的预留,必须按照图纸严格进行,确保精确契合和有效安装。在基座高度的设置上,太高的部分需要被凿去,太低部分则需要适当选用强度足够的垫铁或支架支撑。

3.2完善安装工艺和管理措施

完善设备安装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也是解决机电设备安装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设备安装施工前,要充分了解机电设备的性能和特点,科学地制定安装工艺。同时,对施工人员加强安装工艺的培训,使其掌握设备的安装要领。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制定的安装工艺得到有效实施,需要进行技术交底,加强旁站监理做好设备安装的质量把关工作,避免和消除安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设备安装期间以及完成后,要对设备安装的效果进行相应的工艺检测和质量检测,重点检查垫铁的布置、支撑强度、回转轴的轴承等部分,特别是在完成后的试运行阶段,更要加强监测力度,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3.3重视基础施工的检查和交接

为了保证设备安装后的可靠性,要对设备基础施工的强度和刚度等内容进行核实,对于大型的机电设备,还需要针对预压、沉降进行检测,保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线路的布置。第三,要对螺栓、螺母等预埋件从外形、尺寸、位置等方面进行检查,保证不出现变形、损坏现象,如出现较大偏差,要进行返工或整改,以保证设备的顺利安装。

4、总结

总之,机电设备的安装是涉及多工种和多工序的复杂过程,在安装施工时,只有本着优质、安全、可靠的原则,按照设计、施工的规范,及时分析和预测出安装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和避免安装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机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冰.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J].电源技术应用,2013.

[2]朱富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机电信息,2013(33):165-166.

[3]何杰.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问题分析及措施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04).

论文作者:张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策略论文_张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