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推与应用论文_1唐宜峰,2王丽

传统体育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推与应用论文_1唐宜峰,2王丽

摘 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引进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来,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继承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将颇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我国学校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相结合,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古至今许多流传下来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极为丰富,若将这些体育项目以校本课程或者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融入学校校园文化中,将大大改善课程资源不足的现象,这些项目对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深化课程功能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体育 校园文化 大课间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和体育教学中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引入校园体育课程中,符合课改的新理念,既能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又能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性资料。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引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仅能使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有机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且能推动我国中华传统传统体育的发展,助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舞台。但是,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缺少文字的记载和资料,更缺乏研究,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我们有责任去搜集和研究它,让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开放的国家环境,使一些舶来品冲击、浸润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尤其在青年一代的思想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亟待有人挖掘、整理、宣传、传承。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和体育教学中具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符合课改的新理念,既能增添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又能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丰富学生的校园课余生活,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性资料。如果能将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引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仅能使传统的体育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有机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且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助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舞台。

2007年国家号召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节、大课间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兴趣。但多数是以球类、体操等为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少之又少。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引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和锻炼身体有机结合,可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简便易行,但是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只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言传身教”而“代代相传”的,缺少文字的记载和资料,更缺乏研究;为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我们有责任去搜集和研究它,让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意义

1. 体育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引进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来,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将颇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我国学校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相结合,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古至今许多流传下来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极为丰富,若将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以校本课程或者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引入到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中,将大大改善课程资源不足的现象,这些项目对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转变课程功能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可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爱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学校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对民族自豪感升华的过程,各个体育项目都代表着各民族的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凝聚着浓厚的民族意识。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存在大量群众喜爱、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将传统项目纳入体育教学课程,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而且能极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如将抖空竹引入体育课堂,能锻炼学生各个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随着空竹的转动闪转腾挪,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传统体育活动的多样化,为学校体育增添活力,形成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和健身性。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到课程资源中,使教材更具有区域性,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有利于改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在大课间活动编制过程中,既要与国家课程的精神保持一致,又要反映地方经济、文化的特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还有较高的娱乐艺术、道德教育价值,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通过学校大课间活动得到弘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内容

1.体育课堂教学与传统体育内容的有机融合。

根据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所进行的全国性调查,在中国大地上流传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7种。传统体育项目繁多,但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进入学校体育,首先应注意项目选择的区域性。选取的内容应当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要考虑项目的操作性、实用性和适应性,以及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既要考虑到项目的适用范围和教育对象,又要考虑到该项目运动负荷的大小;既要考虑到近期效应(兴趣),更要注重长期效应(终身)。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制定出接近他们的年龄特点、生活方式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学内容,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2.传统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进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竞技体育“唱主角”的学校体育模式的束缚,从体育课程的育人角度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改革。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娱乐性和群体性能激发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欲,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动起来,而这恰恰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如武术、八段锦、五禽戏等一些锻炼价值较高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全国或地方的学校体育教材,而拔河、木球、毽球等另一些娱乐健身性较强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被一些地区列为学校课外体育锻炼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更好地实现其育人功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往往被称为体育游戏,诸如跳绳、抽陀螺、滚铁环、跳皮筋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游戏中通过竞技力、斗智力、比技巧、赛技艺等形式的比赛使得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更具有娱乐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趣味性强,且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不仅对参与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且简便易行,适宜在大课间活动中推广。

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应用到大课间活动的方案

1.健全制度,明确职责。

学校为确保大课间活动扎实开展,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学校艺体工作的校长亲自抓,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体育老师职责:(1)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2)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3)负责技术指导。

班主任职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参加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

科任教师职责:按照学校的规定,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年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跟班教师全员参与”的五级管理工作格局,这为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2.以激励为评价手段,全面落实 “每天锻炼1小时”。

为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的上午第一节课后及午休结束后进行,总时间为60分钟。学校制定了《体育工作管理办法》、《阳光体育实施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考核办法》等制度体系,每天由体育组和大队委对各班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检查记录,并将检查结果与每月的优秀班级评比相结合;为提高教师组织大课间的责任意识,每学期定期开展大课间活动评比,由体育组教师组织,对全校学生的大课间三个版块完成质量进行评比。

五、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应用到大课间活动开展的过程管理

1.改进并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并不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不断地从一个高度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学校为了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课间活动,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让老师们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游戏项目,谈谈自己对大课间活动的看法。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畅谈喜欢玩的游戏项目和对大课间活动的想法。然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上集健身、娱乐、传统文化于一体,每周五天各班级的活动项目以及活动场地不断变化,力争做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设立了全校统一性项目和班级特色性项目等三大版块内容。第一版块是第九套广播体操,第二版块是校园啦啦操,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旋律和强劲的节拍,舞动着,舒展着身体的每一根筋骨,焕发着无穷的活力充分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学生感知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第三版块班级特色性项目,充分听取教师和学生的心声安排了传统体育游戏及师生自创游戏等内容,项目新颖多样,力求体现参与面广、趣味性浓、活动量适度、安全性强。选用了跑操、踢毽子、跳长绳、短绳、跳橡皮筋、掷布沙包、自编藤圈操、五禽戏、少儿太极、篮球、保龄球、足球、萝卜蹲、丢手绢、兔子舞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活动并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尽情的玩耍。大课间的器材一部分由学校提供,一部分由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简便易操作。既充实了活动内容,又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方便学生随时锻炼。

2.分步实施求实效。

为确保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扎实推进,学校制订了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方案,学校把活动分为前期准备、全校广播操啦啦操训练、班级特色项目训练、整体磨合、会操评比五个阶段进行实施,并在每阶段对全校师生进行培训,让大家熟知目标和要求。在训练时间上,采取集中训练广播操、啦啦操,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负责各自所教班级特色项目的训练,在开展大课间活动中,要求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每个班级每天的活动区域有固定)、定项目(大课间各班周一到周五的项目是不同的)、定负责人。

3.加强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展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间。

体育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把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巧妙地穿插进去,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另外,大课间活动中的班级特色活动项目也可以通过体育课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合理地安排训练,这样就拓展了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间与时间。

六、结语

三年多来学校先后接待了全省大队辅导员、省团委领导、海南詹州市2018年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以及全校家长朋友等考察参观团来我校参观指导大课间活动。2017年我校的大课间活动获得了区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评比第一名。市大课间评比二等奖,2018年在校领导及全体体育教师共同努力下,通过对大课间活动内容及场地等方面不断改良,我校的大课间活动获得市大课间评比一等奖,省大课间评比二等奖。大课间活动,让孩子们热情高涨,劲头十足,兴趣浓厚,真正体验了快乐与健康。活动让师生走得更近,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使师生得到锻炼,得到放松。师生们积极参与大课间后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欣喜地发现,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不论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还是区小学生趣味运动会,成绩都得到了年年提升。回顾我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我们有一份感动,那是因为我们全校上下同心同德,付出的艰辛劳动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我们也有一份激动,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我们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激,那是因为我们的活动得到了领导、全体教师、学生家长的支持帮助。我校的大课间活动走到今天,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吸收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勇于创新和不断完善活动项目。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引入更多的传统体育活动供学生选择练习,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呵护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师生共同努力,呈现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项目。让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持续健康地发展。真正实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张娟,胡海波:《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途径研究》,[J]2016(5):124。

[2]李涛,吕少学:《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学结合探究》,[J].中国教师2014(S2):147。

论文作者:1唐宜峰,2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传统体育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推与应用论文_1唐宜峰,2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