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手术中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寻找解决方案及对策。方法 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影响手术室护理的因素较多,如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等。结论 想要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保持无菌环境等,借此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医疗纠纷等。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Insecure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Operating Room Ca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safe factors in operation. Methods The unsafe factors in the nursing room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affect the operating room care factors are more, such as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nursing staff care technology. Conclus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ca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o maintain a sterile environment, etc., to enhanc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duce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care; insecurity;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引言
手术室对于医院来说就像医院的心脏,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必须的场所。手术室工作的涉及面多,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事故存在多,导致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手术室护士必须完全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减少医疗事故的出现。现在参照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
1手术中面临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1.1个别护理人员素质较差
对于护理人员的聘请与培训问题不到位,很多医院为了降低成本,对于护理人员一般聘请学历较低的人员,有的甚至没有护理资格证书,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素质较低,有没有做好上岗前培训工作,所以存在素质较差的现象。护理人员在与家属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没有将患者的病情及时与家属进行交流,最终很容易引起医院与家庭的医疗纠纷。手术室每天工作量较大,并且需要护理人员保持精神高度紧张,造成护理人员精神压力太大,容易出现不良情绪。
1.2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也在不断更新,大量先进设备的引入,虽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但是却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复杂化,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别护士由于操作与学习能力较差,导致在手术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或者在手术前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由于出现器械庆典错误,手术中输错血,用错药的情况,都会给医院和病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1.3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医院引入新的设备与技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但是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健全制度标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是在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与时俱进,直接关系到护理的安全与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度不完善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管理制度没有对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做好规范,对于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与保留问题,如果没有规定在手术前或手术中第一时间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就会以各种借口拖到手术后补填。补填记录单不造成缺漏、不完整等现象,都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
2对于手术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
2.1加强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对手术中不安全因素进行防范,首先必须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不良行为进行规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先,做好对病人的实时检查,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以及四到位制度。六查,是指在病人从住院到出院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主要包括接病人住院时的检查,术前检查,麻醉检查等,十二对即对病人的各项住院信息必须和对准确,科别、床号、症状、药物等各个方面。四到位主要包括在手术过程中各种器械及急救措施的到位。不仅要做到以上三点,还要对护士建立严格的规范制度,对于工作服饰的穿戴,日常消毒等工作做好严格的规定。
2.2对手术器械做好管理
手术器械的安全保管,以及在手术中的规范使用及操作对于手术的成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器械平时的保管工作要做到一丝不苟,切忌马马虎虎。
2.3保持无菌环境
良好的消毒灭菌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率。手术后患者由于伤口的存在很容易感染细菌,保持环境的无菌对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感染以及帮助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院要强化对消毒环节的把关,强化消毒质量。制定相应的消毒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器械采用禁用制度。对于带有感染性的物品,统一进行焚烧处理。手术室无菌处理以及无菌物品的操作需要严格执行,必须每天检查以及就进行消毒,使得其在有效期内操作和使用,对特殊感染的手术,比如,乙肝病毒抗原阳性患者、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等,在感染手术过程中完成手术之后,需要在手术间内对所用的器械根据传染病手术检查和消毒,所有的消毒包消毒卡、日期或化学监测法的指示卡等应该鲜明标记,需要粘贴的应该放在病历上,让灭菌效果的监测资料具备着系统、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后,还需要对消毒质量进行检查,借此来掌握消毒灭菌效果。若发现还存在问题,要着手分析且进行及时的整改。
2.4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以及素质
护士要以热情的态度、端正的仪表来给病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患者在被接诊之后,第一个接触的对象就是护士,这时护士需要微笑的接待病人,和其进行良好的沟通,借此来降低或者是消除病人的焦急以及紧张感等。对急危重患者,护士在沟通时要保证语言简洁易懂,尽量的安抚好患者的情绪。护士在检查治疗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的护理技巧,帮助患者摆好体位,还告知患者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借此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紧张感。另外手术室护理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医院应该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进行培训,是其更加规范性,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其素质以及能力。
2.5 正确处理患者的隐私问题
手术室护士因为治疗以及手术的原因,一般需要掌握部分患者的隐私,比如生理缺陷、病例史、个人习惯等,特别是关于器官切除的历史、传染病等隐私问题, 要求护士在术中或术后不允许将患者的隐私暴露出来,不允许向外界诉说患者的健康情况或隐私问题。
总结
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提高相应的护理技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手术室护士应给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要懂法,依法行事,进而维护患者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由于医疗差错、纠纷和事故带来的影响。针对手术室工作期间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加强对手术的护理工作,使得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郑红.张红虹.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6,14(1):43.
[2]曾定芬,陈付红,杨蓉.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2(3):281—282
[3] 薛东兰.任晓莹.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5,19(4):718.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病人论文; 医院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