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与防治措施探微论文_李坚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与防治措施探微论文_李坚

甘肃顺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一般评价沥青路面施工状况质量与后期养护技术水平的主要指标为渗水性、车辙深度和路面平整度等。因此,快速、准确检测并评价沥青路面各项性能指标,对评判路面施工质量工作而言尤为关键。但是,在现场施工试验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一般会受沥青路面空隙率、路面压实度、混合料离析度、动水压导致的细料流失几大试验检测影响因素影响,由此会降低试验检测结果精度。对此,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重点就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影响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案例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尚存问题,据此提出有效的问题防治与处理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防治措施

1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

1.1合理选择监测点

在同一测试路面内,由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混合料拌合、摊铺及压实度完全不同;再加上公路在后期运营阶段各路段交通运输荷载大小、作用时间长短等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外侧行车道磨损更为严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对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时,要合理选择试验监测点。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即使是同一沥青路面路面,但由于试验监测点位置不同,沥青路面渗水系数和最终试验检测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现场监测试验时,必须根据试验检测目的,合理选择路面监测点。若是为监测路面质量损害情况,则最好将监测点设于路面受力最为复杂的区域;若公路路面高低起伏不明显,较为平整,且不存在质量病害,只是为了预防性养护监测,可将试验监测点设于路面无明显病害处即可。

1.2正确读取试验检测参数

通过现场试验发现,有些参数变化较大,但与现场路面实际渗水情况截然不同;有些区域试验检测读数较大,但现场水流只是渗入底座后滞留于路面表层,而并非真正下渗到沥青路面内部。这种试验检测结果在粗糙沥青路面试验中较为常见,说明沥青路面路段尚未真正形成上、下层之间相互贯通的深大裂缝。所以,个别监测结果并不能够真正表明该区域沥青路面渗水能力强。针对这一现象,在对沥青路面进行检测试验时,要慎读读数,以防被试验“假象”干扰而致使试验结论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

2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相关影响因素

2.1沥青路面空隙率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发现,沥青路面空隙率、沥青路面压实度与混合料离析度及沥青细料流失等因素均会影响沥青路面渗水试验结果。通常而言,沥青路面渗水性会随着混合料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若沥青路面空隙率一定,由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分为闭口和开口两种情形,而只有开口空隙才会引起沥青路面渗水问题,由此会使不同路段渗水系数存在很大差异。

2.2沥青路面压实度与混合料离析度

若在沥青路面施工混合料配合中,配合比不当或采用的相关集料级配不科学,搅拌不均匀,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集料离析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内、外温差也会导致混合料离析。在沥青混合料摊铺中,受螺旋拨料器两侧摊铺作用,混合料也有可能离析。此外,在路面压实过程中,不同区域温度及速度、遍数也会存在细微差异,故会导致路面压实度不均匀。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增大。

2.3沥青细料流失

沥青路面长期在车轮反复碾压、揉搓作用下,会产生空隙水动水压力,由此加速了石料与沥青之间的剥离脱节过程。久而久之,就会使沥青路面中的细料随着车轮碾压及雨水冲洗而遭流失,随之也会使沥青路面产生空洞等质量缺陷。若在渗水试验检测时,将监测点设于此类部位,则必然会导致渗水系数增大。

3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某工程当前在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监测点选择不当,试验检测结果读取不合理,不能结合沥青路面现场施工相关工况进行试验等,由此会使路面不同区域的渗水系数存在很大差异。故针对此类问题,除了在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中,合理设置监测点及科学读数之外,还要结合路面运营实际情况,准确掌握路面内部空隙分布情况及特性,通过详细测定沥青路面混合料闭口与开口空隙,便于对沥青路面施工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建议在施工时,采用红外线温度探测器,对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等温度进行测定,提前确定混合料离析较为严重的区域。再者,还要对沥青混合料摊铺宽度进行合理控制。此外,在沥青路面施工时,还要做好路面降、排水工作,使沥青路面积水及时通过排水设施排走,减少雨水在路面的滞留时间。对于路面排水不畅的路段,要及时进行封缝处理,并全面填补路面坑槽。这些措施均能够有效减少路面施工病害,并提高公路沥青路面质量。

3.1沥青的选择。在高等级沥青路面中,沥青作为一种有机的胶结材料,它的种类与等级的选择尤为重要。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应尽量绘制本区域不同标号沥青的温度—粘度曲线,并在工地试验室配置布氏粘度计,以方便确定各类沥青的拌合、摊铺、碾压温度,如果工作时的材料温度低于了规范推荐粘度所对应的温度,那么沥青在混合料内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就会变大,试验证明,当现场混合料空隙率大于7%时,路面会出现大面积渗水。对于施工现场而言,粘—温曲线是确定碾压区域和碾压遍数的重要参考依据。

3.2路面结构层类型的选择

为了使沥青路面表面层结构更密实,防止雨水下渗,我们常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如:AC-13或SMA-13型路面结构层作为上面层,还要控制4.75mm,2.36mm这两个关键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中值及0.3mm,0.6mm两级筛孔通过率不宜过大,既要保证级配曲线平滑又要保证与最大理论密线位置合理,特别要注意中间集料不能过多,以免造成“大S”级配曲线,这种级配虽动稳定度较高且难压实,现场残留空隙率较大。借助Excel2007电子表格功能,反复调配各种集料的掺配比例,使混合料的间隙率及空隙率指标符合《规范》要求,这样才能兼顾高温稳定性和抗渗性能的要求,有效阻止水分下渗。

3.3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验段的铺筑

在选定好路面结构层类型后,则要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测定各性能指标,空隙率严格控制在4%左右,渗水系数要小于90mL/min,经稳定度及水稳定性检验合格后,完成其设计。在生产配合比时,先要以目标配合比标准级配曲线为基准,反复调配各热料仓材料掺配比例,使生产配合比曲线基本与目标配合比曲线接近,再以目标配合比确定最佳油石比作为基础,上下各浮动0.3%,再进行一次油石比选择,完成生产配合比的设计。铺筑试验路段目的是为了确保各工序温度、碾压工艺及松铺系数等,同时也是对配合比设计的验证。

4结束语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空隙率、路面压实度、混合料离析度、动水压导致的细料流失几大因素会对沥青路面渗水试验过程、结果产生干扰。对此,在试验检测过程中,要合理选择路面试验检测点,准确读取试验参数,针对沥青路面尚存病害及质量缺陷,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良影响,增强沥青路面抗渗能力,以延长公路寿命。

参考文献

[1]阿米娜?毛力提别克.沥青路面渗水问题及渗水试验方法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4,42(04):106-108.

[2]丁兆斌.探究沥青路面渗水问题及渗水试验方法[J].科技展望,2015,25(06):54.

[3]李伟.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与防治对策[J].交通科技,2015,No.27104:70-72.

论文作者:李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与防治措施探微论文_李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