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毛业波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毛业波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毛业波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535400)

【摘要】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5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内科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g,po,tid,连用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 ALT、AST、GGT、血清 hs-CRP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 P <0.05) ,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降低血清 hs-CRP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及免疫损伤,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肝功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290-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又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可通过肠肝轴参与NAFLD的发生[1-2],为NAFLD 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研究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50 例 NAFLD 患者,观察其对NAFLD 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为 2016 年 6月至 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的 NAFLD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与酒精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2010 版) 》中的诊断标准[3],剔除以下情况: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合并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吸虫等慢性肝病。此外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者予排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25例和对照组 25例。其中观察组男 14例,女 11 例,年龄 30 ~ 63岁,平均( 43. 24 ±4. 89) 岁; 对照组男 12例,女 13例,年龄 28 ~ 62 岁,平均( 44. 39 ±5. 28)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和运动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4片 /次,3次/d,疗程均为 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谷氨酰胺转移酶( GGT) 、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记录治疗期间相关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安全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 .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行 t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 ALT 和 AST、GG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ALT、AST、GGT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ALT、AST、GGT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hs-CRP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 hs-CRP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 ( P < 0.05) ,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 ( P < 0.05 ) 。

3.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与环境、遗传和代谢应激有关的临床综合征。肠道既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机体抵御食物中有害物质的重要免疫屏障,其通过门静脉循环与肝脏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稳态。1998年,马歇尔提出了肠-肝轴学说,指出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致使肠道黏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时,肠道内的细菌及其产物能通过门静脉循环进入肝脏,激活了肝脏固有免疫,致使炎性反应因子释放,从而加重肠道黏膜和肝脏的自身损伤[4]。肠道微生态环境在维持肝肠轴生理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是临床常用的益生菌,通过补充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肠道有益菌并大量繁殖使其处于优势地位,抑制其他致病菌生长,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调,重建肠道菌群生物屏障,并能分解大量乳酸和醋酸等酸性产物,使肠道发生酸化,降低肠道pH,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本临床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常规内科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能更有效降低 ALT、AST、GGT、H-CRP水平,进而减缓疾病的进展,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Compare D,Cpccoli P,Rocco A,et al. Guteliver axis: The impact of gut microbiota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12,22( 6) : 471 - 473.

[2] Aron - Wisnewsky J,Gaborit B,Dutour A,et al. Gut microbiota

and non -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ew insights[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13,19( 4) : 338 - 348.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2010 年修订版) [J]. 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10,18( 3) : 163-166

[4] Szabo G,Bala S,Petrasek J,et al. Gut - liver axis and sensing microbes[J]. Dig Dis,2010,28( 6) : 737 - 744.

合同号:广西卫计委自筹课题Z20170882

论文作者:毛业波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毛业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