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_李立华

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_李立华

黑龙江省五常市中医医院 1502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前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急性阑尾炎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总结出该病在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的重要性。结果:给医生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对疾病的治疗、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因此成人切除阑尾后无损于机体免疫功能。阑尾炎危害很大是由于阑尾炎的并发症很多,患者在出现阑尾炎症状后,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能减少对机体的伤害。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术后观察;护理要点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78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nursing,summed up the disease i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nursing. Results:the dynamic information of the disease was given to the doctors,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treatment,prognosis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Conclusion:the immune function of the human body is not in the body after the adult is removed from the appendix. Appendicitis is very harmful to a lot of complications due to appendicitis,patients in the presence of appendicitis symptoms,be sure to timely treatment,in order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body.

[Key words] acute appendicitis;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key points of nursing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可在各个年龄层发病。多发生于20-30岁的年轻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急性阑尾炎有0.1%-0.5%的死亡率,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及时手术治疗是关键。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8例,男性48例,女性30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6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年龄在11-67岁,发病到住院时间为1-48h。通过血常规检查结果;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转归,治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观察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加强病房巡视,严密观察病人的腹部症状体征,尤其是注意观察腹痛的变化,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腹部剧痛多提示阑尾腔内压力高,如果腹痛突然减轻,并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穿孔,应尽快手术治疗。

2.1.2 对症处理 协助病人安置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可以放松腹肌,减轻腹部张力缓解腹痛。非手术治疗期间,予以禁食甚至胃肠减压,同时给予肠外营养。禁腹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增高肠腔内压力,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在诊断未明确之前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已明确诊断决定手术的病人疼痛剧烈时可以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疼药以缓解疼痛。

2.1.3 做好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完善相关检查,了解病人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和食物种类并通知医生。嘱病人禁食,禁水,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排空膀胱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 心理护理 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焦虑。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让病人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病人回病房后根据患者的麻醉方法采取适宜的卧位。全麻术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h后,血压脉搏平稳者改为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并可以预防膈下脓肿的形成。

2.2.2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阑尾炎术后较少留置引流管,只有在局部有脓肿或阑尾残端包埋不满意及处理困难时采用。护理中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通畅,经常从近端至远端挤压引流管,防止因血块或脓液而堵塞管腔。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引流管一般在1周左右拔出。

2.2.3 饮食 肠蠕动恢复前暂禁饮食,在此期间可给予静脉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12小时候后可给予流质饮食,但应避免甜食和牛奶,进食时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24小时后进半流质饮食,3天后进软食,应循序渐进的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

2.2.4 活动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我院都采取的是开腹阑尾切除术,一般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促进身体功能恢复。在刚开始活动前,先在床边休息片刻,缓慢起身行走,以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倒,发生意外伤害。

  2.2.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而引起的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手术止血。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及弥漫性腹膜炎尤易发生。常表现为术后3日左右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肿胀或跳痛,红肿,压痛,甚至出现波动感。如出现相应症状,怀疑切口感染者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穿刺抽脓或拆除缝线,引流脓液,定期换药,保持敷料清洁干燥。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粘连性肠梗阻:与局部炎性渗出,手术损伤和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不完全性肠梗阻者可以行胃肠减压,完全性肠梗阻者需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早下床活动可以预防和减轻此并发症。阑尾残株炎:阑尾切除时若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术后易发生炎症。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症状较重的须二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粪瘘:较少见。表现为术后数日内见切口处排除粪臭分泌物,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经换药等非手术治疗,多数可以自行闭合,少数需要手术治疗。

2.2.6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给予理解和同情,耐心安抚患者,解除患者心理压力,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使他们信任,有安全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2.2.7 健康宣教 阑尾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若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3 讨 论

阑尾起自盲肠根部,3条结肠带汇合点,远端游离于右下腹腔,形式蚯蚓,长5-10cm,直径0.5-0.7cm位于右髂窝部,其体表投影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及麦氏点,是阑尾手术切口的标点。由于阑尾基底部与盲肠的关系恒定,因此阑尾的位置随盲肠位置改变而改变。其中以回盲前位,盲肠后位,盲肠内位三种多见。阑尾系膜为两层腹膜包裹阑尾形成的三角形皱襞,其内含有淋巴管血管和神经。阑尾一般位于右下腹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底,甚至超过中线到左侧。阑尾的血液供应来自阑尾动脉,它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盲动脉的分支,属于侧支的终末动脉,当血运障碍时,易导致阑尾坏死。阑尾动脉与静脉伴行,血液最终会流入门静脉。当阑尾炎症时,细菌栓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由于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在急性阑尾炎发病初期,常表现为该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牵涉痛,属内脏性疼痛。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功能逐渐减低甚至消失。因此成人切除阑尾后无损于机体免疫功能。阑尾炎危害很大是由于阑尾炎的并发症很多,患者在出现阑尾炎症状后,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能减少对机体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徐云霞.【中外健康文摘】2011第35期【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

[2] 沈菊红.【中国社区医师】2012第319期【人性化护理对于阑尾炎切除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论文作者:李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_李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