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的作用分析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作用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运动的一种形式,它构成了信息的有序流动,促进了科技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催化了信息与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和转换,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科技传播为了适应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在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发展,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传播链,它主要由等环节组成,目前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有两种,一是,借助大众传播手段;二是,利用其他载体进行,这些载体包括学术交流,技术演示推广,宣传普及,实物展示,科技贸易洽谈等等。其中,大众传播作为科技传播的主要方式自15世纪现代印刷术发明之后,经历了几次革命,几代辉煌,至今已发展得非常成熟:信息资源通过报刊、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使全世界的人们实现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要依靠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也有赖于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应用和支持,因此,科技传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概括起来说,科技传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学技术的繁衍;教育功能;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养。
1 科技传播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我国的科研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技成果已达到每年2万多项,但由于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5%,专利实施率不到10%,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则高达70%~80%;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的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阻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因主要有: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资金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服务体系效率低等。其中科技传播影响3个重要方面:有效供给、有效需求和服务体系。
科技传播可分成3个层次:科技交流、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他们在不同层面上促进了国家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的科技素质教育:①科技成果→科技传播→企业→生产转化→市场应用;②科学技术→科技传播→专家→学习,创新→新技术;③科技知识、科学认识方法→科技传播→广大群众→提高科学素养;④科学技术→科技传播→人才培养。其中①②中的科技传播我们称之为科技交流,它主要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与产业化,促进科技的有效供给;③中的科技传播被称为科技普及,它主要提高全民科技素养,扩大社会的科技需求量;④中的科技传播可称为科技教育,它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向受者传授科学知识、传授工程技术技能、传授高尚的科技品德、传授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1)改变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体制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忽略了其“市场价值”,结果相当一部分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要,而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与实际脱节的研究,市场价值的欠缺造成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科研的低水平重复,出现“滞销”现象。据统计,我国科研项目重复率达40%,而另外60%中部分重复又在20%以上,同时与国外重复也约在30%左右。最近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所对我国的高级专家队伍进行的跟踪研究表明,我国的高级科技人才只有不足19%分布于企业,50%分布在全国高等院校,40%以上分布于科研院所;在科技力量的攻关分布结构中,理论研究多,应用研究少;直接发明创造多,高新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开发少。科技产出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导致我国科研项目数量多、成果少。而良好的科技交流使科技成果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面对面地相互了解。
2)扩大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
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具有如下特点:需求方具有创新主体意识,科技成果的引进最终以提高自身研发水平为目标;具有较高的消化吸收能力,转化成本较低,风险较小;能结合自身市场实际,以市场需求为标准,选择更适合的成果。
我国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中没有处于主体地位,据统计,我国研究与开发总经费的2/3是由脱离生产的研究院所和大学使用的,而企业只占总经费的1/3。这种状况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日本、西欧等截然不同,这些国家70%的研发经费是由企业执行的,企业界在研发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我国企业目前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匮乏,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传播就越显得更为重要:一是培养企业科技兴业的理念,二是将科研成果快速地从科研院所和大学科研单位中传递到企业生产中,弥补企业科技开发能力的不足,改善科技成果脱离生产的现状。
与我国的企业相似,我国国民的科技素质情况令人堪忧,调查显示,中国人具备理解科技知识的能力与美国人几乎一致,而具备成为科学家以及了解科技对经济生产的贡献能力的人数百分比只及美国的几十分之一,这说明聪明的中国人缺少的是对科技的正确认识和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传播不仅能帮助人们脱贫,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人们脱愚,学会科学思维,应用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辨别伪科学,从而使真正的科技更好地发展。
3)培养大批具有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才。
人才是根本,科技成果从构思、研究、生产、完成到转化、应用都需要通过合适的人才去完成。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大量受过初等教育的手工劳动者;在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受过义务教育、在职培训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科研人员;而在知识智力型产业,则需要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掌握新的智力技术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及高级工程师。科技传播在各个层次上均能发挥教育的功能。
4)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支持服务体系。
通畅的信息是转化工作高效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国家一方面要加速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建立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定期发布体系,加强对中介信息服务机构和信息传播的支持与监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而我国的信息支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牵线搭桥的往往通过人际关系,可比较的、可选择的范围窄,供需信息不灵,严重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打击了科技成果买方和卖方的积极性。
2 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与经济学分析
日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大幅度下降12位后,该年度又下滑了3位,仅列28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也比1999年大幅度下降12位后,该年度又下滑2位,列第31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两项反映国家技术创新成效的关键指标“企业间技术合作”和“企业与大学间技术转移”。可见我国的科技交流基础是相当薄弱的。
科技信息的传播之所以有价值,归根到底是因为科技信息的价值。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因为科技信息是属于社会的稀缺资源,属于私人信息,与其他信息商品一样,科技信息商品的市场价值同样来源于信息在经济决策和生产过程中具有的效用。
由于信息的预期收益不确定,所以信息商品市场上,一般情况下是需求拉动价格,科技信息商品价格受需求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供给的支配力量,科技信息商品的交易(科技传播)与买卖双方所具有的科技和经济技术条件、风险水平,以及社会科技信息化发展程度、国民科技意识水平等外在要素之间保持密切联系。科技信息商品的需求价格与获取信息后生产成本比率的降低密切相关,信息的供给价格既严重依赖于科技信息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也与信息传播成本具有密切的联系。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效率将降低科技信息的成本,而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不得不依赖于科技信息市场的繁荣。由于种种原因科技信息交易商品的市场价格往往背离价值,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天价,也有不可思议的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科技信息交易商品的市场价格背离价值构成了科技市场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特征。
我们可以用著名的沃尔金模型来说明信息市场供求要素与普通商品市场之间的差别:信息市场供求关系对信息商品价格几乎不存在明显的影响。沃尔金信息市场模型假设,信息市场由信息生产者或拥有者A与信息需求者或消费者B构成,B以价格C向A购买信息商品X。这时,A和B的交易准则分别为:
其中,g(X)代表信息成本函数,且>0,f(X)代表信息价值函数。如果从效用最大化出发,那么,信息生产者或拥有者A确定买卖信息X的数量和信息商品价格的最优条件为
这样,列出两个未知数X和C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
由于函数f'(X)和g'(X)是非线性的,所以我们通过解(1-1)方程组可能得到交易信息商品X的最优量及其最优价格C。其中,第一个方程式确定价格等于最高价值,第二个方程式确定价值等于最高成本。
由沃尔金信息市场模型,我们获得两点启示:第一,信息市场上信息商品价格的确定,一方面与信息生产条件及规模相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信息利用的技术水平和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后者。该结论对于信息商品交易形式,特别是以拍卖形式进行的技术专利产品的市场交易活动具有现实指导价值。其次,由第一个结论推知,如果出现信息市场均衡价格,那么该价格应是偏好于需求而非供给的均衡价格。
从以上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信息的传播刺激了供求双方的增长,而供求双方的规模和素质同时制约着科技传播的效率,这其中科技信息的需求方是绝对主要的因素。所以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的关键的问题是大力改善科技需求滞后的面貌,正因如此,科技传播的教育功能和科技普及功能不容忽视。
3 信息时代科技传播的发展特点
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公路网、电网、铁路网、电话网等,它主要“传播”物质资源,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高速、互动、传递信息、共享知识的新一代网络,科技和与之相关的经济信息的传播成了信息经济的基础。科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虚拟化、巨量化、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要求未来的科技传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多地以服务方式完成服务功能,并在巨量信息中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开发出有序的有效的信息产品,提高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效率。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的科技信息中心将朝两个方向发展:少数的国家级大型科技信息中心如国家科技信息中心,将发展为网上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中心,而大多数中小型科技信息中心将成为网上信息服务中心。
1)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技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国及全世界带来了一个重要机遇,将科技传播通过网络进行,以更短的时间—“零等待”,更广的范围,更灵活的机制,更好的效果让所有人分享科技。1991年,美国《SCIENCE》杂志印刷版在我国内的订户只有13份,而在1998年开始的45天里,它的在线版的中国读者达到了1.5万人次。
网络科技传播淡化了传统科技传播时间的概念,更适应信息传播的特点。例如,网络科技期刊在编排上突出了论文作者、题名、关键词、摘要的地位,同时提供了查询工具更利于读者查询相关信息。
2)经济全球化促使科技传播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也出现了全球化趋势。科学技术无国界,为了促进科技进步,科技传播在各国科技人员之间、各项科技开发活动中,频繁地进行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研究,需要多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需要足够的最新资料,这就使得科技传播在今天的科技人员中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离得更近。事实上,各国都为科技交流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科技界也通过项目合作,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等形式,使科技人员享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可以说,科技传播在新经济时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它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并随之出现相应的法律,比如保护知识产权条约的签定。
同时,生产国际化趋势的发生,也促使了科技传播的国际化。由于现代化产品的构成和生产工艺十分复杂,资源,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要求很高,耗资巨大,因而依靠单个国家的生产条件很难完成,必须通过科技传播,进行国际间的专业协作。
3)科技传播使科学技术生产更紧密地复合在一起。
当代科技进步的特点以及由科技进步引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要靠科技进步来实现,而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也要依靠科技传播的大力推动;技术的进步与科技传播的发展相互促进。
世界各国的科技与经济正从外部联结向内在结合推进,科学技术本身出现产业化的趋势,企业生产经营与科研相互融合,科学、技术、生产相分离的现象正在不断被消除,代之而起的是三者之间的复合,出现内容和空间一体化的现象,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工程制造、产品销售,成为集中、统一、连续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企业正在从单一的生产经营型向生产经营与科技开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