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与出仕议论文事例

归隐与出仕议论文事例

问:陶渊明归隐之我见 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1. 答: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问:求 有关辞官归隐的人的 事例 只要名字就可以 有具体例子更好 不要庄子和陶渊明 谢谢。
  1. 答:张养浩、
    孟浩然、
    王维、
问:陶渊明是怎么样的人 对于古代归隐的看法 作文 800字
  1. 答:陶渊明是怎么样的人作文可以根据自己对陶渊明诗句的理解,写一下自己的认识,例如:
    陶渊明是一个追随本心,依然自得,与自然相伴的人。人到中年,41岁的陶渊明,抛下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当天即解绶去职,辞了彭泽县县令的官职。
    在此前,陶渊明不断在出仕与归隐中矛盾、摇摆。就如同当代年轻人不断在“逃回北上广”和“逃离北上广”之间陷入两难一样。
    陶渊明既想干一番事业——“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又眷恋着田园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不入仕,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入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在经历了半生时仕时隐的挣扎后,陶渊明终于彻底觉悟,自己在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的岔路中已经越走越远,是时候迷途知返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他,终于顺应本心,坚定了隐居的决心,辞彭泽令后一直在家乡躬耕隐居,纵使生活艰难,“遂抱羸疾”、“瓶无储粟”,仍始终不改固穷守节的志向,追随本心,与自然相伴。
    陶渊明的隐,在于他是真正喜欢田园生活,是货真价实、真实淳朴地在隐居。作为一个文人墨客,陶渊明非但没有“君子远庖厨”的清高矜贵,反而常常与樵子农夫打成一片——春天临近,春耕要提上日程了,农户们呼喊陶渊明出门干活(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在耕作之余,陶渊明还时常到田里,与农户们闲聊,谈谈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新酿好的酒开封了,还会宰鸡款待邻里,一起喝酒庆祝(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2. 答:不为五斗米折腰 是因为他家里存着十斗米,有了充饥的米,才有资格选择归隐。
归隐与出仕议论文事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