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吉林汪清 133204)
【摘要】医疗照射是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或为了各种健康体检的需要,患者或受检者所受到的医用电离辐射源的照射。此外还有一些为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志愿者和志愿扶持帮助接受医疗照射患者的人员所受到的照射。其特点:是一类重要而又特殊的照射。是患者和受检者志愿接受的照射。它所带来的利益和潜在的危险在同一个个体上体现。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从心理上注重的是医疗的目的,而往往忽略了防护。医疗照射还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其剂量的大小、照射的方式、照射的部位、照射的时间和频率因人而不同等。
【关键词】医疗照射;安全防护;安全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329-0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从事医疗放射和接受医疗放射诊断、治疗的群体逐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接受医疗照射的群体每年数以亿计,医疗照射会为患者及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放射性辐射,威胁到其身体健康,不断发展的医疗照射现状使得医疗照射的安全与防护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医学工作者和防护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降低介入治疗时的放射辐射已经逐渐成为医学中研究的重点[1]。在此,我以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关于医疗照射的安全与防护。
1.安全分析
医疗照射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净利益,但同时患者也承受着一定的风险。在放射诊断方面:一是由于剂量太小、影像质量太差、有可能没有获得必要的诊断信息而达不到诊断目的。二是计量大了,虽然获得了必要的诊断信息但受到了多余的照射而危害身体。在放射治疗方面:一是有可能因意外事件靶体积剂量严重偏离处方剂量,造成初始癌症未能得到应有的控制,癌症治愈的可能性显著下降,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2]。二是虽然靶体积剂量准确,但其周围组织受到了不应有的照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疗照射致癌效应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辐射致癌的证据。因此加强对医疗照射的防护与安全不可忽视。
2.措施
2.1 严格审管、各负其责确保患者防护安全
2.1.1对实施医疗照射的单位严格审管强制执行许可制度,许可证持有者应对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和安全负责。
2.1.2只有具有相应资格的执业医师才能开具使用医疗照射的检查申请单或治疗处方。
2.1.3只能按照医疗照射的检查申请单或治疗处方对受检者与患者实施诊断性或治疗性医疗照射。
2.1.4在执行医疗照射的同时执业医师要对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承担主要职责与义务。
2.1.5执行医疗照射的医技人员要经过相应的培训,能够熟练承担指定任务。
2.2 遵守医疗照射质量保证,按照医疗照射正当性和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开展工作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2.2.1做好放射诊断检查的正当判断,掌握好适应症,正确合理使用诊断性医疗照射。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2.2.2注意育龄妇女怀孕的可能性,除临床上需要必要的检查外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进行医疗照射。
2.2.3控制与临床指征无关的放射学检查。
2.3 辐射防护要做到三项基本原则
2.3.1辐射实践的正当性。即由实践获得的净利益远远超过付出的代价包括对健康损害的代价。
2.3.2辐射防护的最优化。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净利益。
2.3.3个人剂量限值,个人剂量限值不允许接受计量监测的下线。
2.4 防护还要做到三种方法
2.4.1时间防护,以缩短时间减少受照剂量取得防护。
2.4.2距离防护,以增加距离控制受照剂量达到防护。
2.4.3屏蔽防护,在人与源之间设置屏障,以削弱辐射。屏蔽材料要选择防护性能好,结构稳定成本较低,且加工方便。
2.5 辐射监测
要对人、辐射源、工作场所及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设置电离辐射标志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2.6 防护措施
可以穿戴铅防护服、眼镜等,床边可以悬挂活动室铅玻璃防护屏,床下放置铅橡胶帘。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医疗照射技术的兴起使得各种难治疾病例如血管瘤、肿瘤等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医疗照射剂量较高会对患者及医务人员造成一定辐射,为他们的身体健康埋下了安全隐患。基于此,临床上开始探讨医疗照射防护的方法,力求降低治疗中对于医患人员的放射辐射。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医患人员所受到的辐射有所降低,并且可以采取双重防护进行干预,更能提高防护的效果。但由于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可能缺乏对于医疗照射方面的知识了解,防护意识较为低下,因此医院可以通过健康知识宣教、防护培训等措施,加大医务人员对于放射防护的重视程度,同时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X线辐射剂量检查,若体内X线辐射剂量过高,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并进行休息,避免引发疾病[3]。
总之,防护与安全必须从深层次上解决人为因素,既要开展防护与安全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也要从管理层决策层直到全体员工强化和提高防护与安全意识,观念和态度。确实把防护安全视为高于一切的方针,使安全防护成为一种风气,变强制规定为自觉行动。及时纠正和查清影响防护安全的因素,明确每位有关人员对安全防护的责任。使医疗照射的防护安全得到人们的十分重视。
【参考文献】
[1]胡世杰,黄瑞妍,黄永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制度评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6):525-527.
[2]佚名.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3(3):2-5.
[3]赵进沛,李秀芹.现行医用普通X射线诊断相关卫生防护标准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4):411-413.
论文作者:赵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防护论文; 医疗论文; 剂量论文; 患者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措施论文; 目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