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实象鼻虫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象论文,板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板栗实象鼻虫简称栗实象,又叫栗实象甲,是板栗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率为25%~40%,有的地方高达70%以上。它以幼虫蛀食果实,被害的栗子充满虫粪,不堪食用,也不能作种子,且易霉烂,不便贮藏。
一、形态特征 成虫黑色,体长6.5~9毫米,头管细长;雌虫头管长于雄虫,前胸背板密布黑褐色绒毛,两侧有半圆点状白色毛斑;卵呈乳白色透明、椭圆形;幼虫呈纺锤形,乳白色,头部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8.5~11.8毫米;蛹的体长7.5~11.5毫米,乳白色,复眼黑色。
二、生活习性 此虫每两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冬,次年继续滞育土中直到第三年的6月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化蛹盛期,约经25天成虫羽化,羽化后仍在土中潜伏8天左右成熟;8月上旬成虫陆续出土,上树啃食嫩枝、栗苞吸取营养;8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栗苞上钻孔产卵,其成虫咬破栗苞和种皮,将卵产于栗实内,一般每个栗实产卵1粒;经10天左右,幼虫孵化,蛀食栗实,虫粪排于蛀道内。在板栗采收后,幼虫继续在果实内发育,危害期为30多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老熟幼虫从果实中钻出入土,在5~15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
三、防治方法
1.狠抓源头治理 要改善栗园环境条件,清除园地板栗以外的寄主植物,特别是不能与茅栗混栽,并拣拾落地的残留栗苞集中烧毁或深埋。在冬季垦复改土时,应深翻10~20厘米,捣毁越冬幼虫的土室,根治虫源。
2.地面封锁和树冠喷药 在成虫出土之际,用农药对地面实行封锁,可喷洒功夫乳油1000~1500倍液或农地乐1000~1500倍液、80%敌敌畏500~1500倍液;在8月中旬成虫上树补充营养和交尾产卵期间,每隔7天向树冠喷布1次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疏果磷1000~2000倍液,共喷3次。如遇雨要补喷,防效极佳。
3.人工捕杀成虫成虫 有假死现象,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早晨露水未干时在树下铺设塑料薄膜或床单,轻击树枝,可兜杀成虫。
4.温水浸烫 将脱苞后的栗子(坚果)放进50~55℃的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可烫死其中的幼虫。浸后必须将其晾干,不影响栗子的品质和生活力。
5.药剂熏蒸 一是栗苞熏蒸法:在远离人畜的地方,挖1×1×1米或2×1×1米的坑(视栗苞量多少而定),将内壁砸实锤光,把采收的栗苞倒入坑中,装满后在距坑四角25厘米处和坑中间用一尖头的木棍或竹竿向下扎5个孔,深达坑底,将磷化铝药片按每平方米5片放进所扎的孔内,每孔一片,并迅速在坑面盖些树枝或草秆,然后再蒙上厚0.18毫米的塑料薄膜,将四周用湿土压实,以防漏气。在薄膜上面再盖一层草秆或树叶遮荫,熏蒸72小时后揭除覆盖物,然后散气24小时,再取出栗苞,这样可毒杀幼虫。二是栗果(坚果)熏蒸法(在栗苞未进行熏蒸时采用此法):栗子脱苞后,在无人居住的水泥地板房屋,室温保持在20℃。将栗子堆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的堆,把磷化铝药片放在瓦片或别的器物上,药片不能直接接触栗子,以免接触处发黑,按每平方米6片分别放入栗堆,然后用厚0.18毫米的塑料薄膜封盖。薄膜周围用重物压实,不能透风,熏蒸24小时后揭去薄膜散气24小时即可。熏蒸法对栗果无药害,也不会改变栗子的风味,杀虫率可达98%以上,是当前消灭板栗蛀食性害虫最有效的方法。
联系电话:0531-82629816
标签:栗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