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效益、综合改革促进发展--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组织实施综合改革的启示

分权、效益、综合改革促进发展--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组织实施综合改革的启示

放权保利争效益,综合改革促发展——组织实施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启示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省论文,山体论文,启示录论文,组织实施论文,保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

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体育场馆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建设规格的逐步提高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大型体育场馆如何使用、开放和开发?特别是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场馆为群众健身开放和服务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但是,由于大型场馆多数是为举办大型体育比赛而设计的,无论从功能上还是从费用上说,一般群众都无法享用。而这些体育场馆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巨大的维修和管理费用又无法解决,况且我国目前体育场馆的资本属性大多数是国有资产。因此,大型体育场馆如何使用、开放和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是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集结地,是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综合使用、全面开放和整体开发这个资源,也是我们思考良久的问题。在认真贯彻《国家体委关于体育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学习和借鉴上海虹口体育场等兄弟省市场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体育场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于是1994年第4季度开始组织实施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近3年来,五台山体育中心通过综合改革,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五台山体育中心提前实现了“3步走”的奋斗目标,1995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199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今年上半年又通过了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在对群众开放和为群众健身提供服务中,五台山体育中心也取得了可观的社会产益。1996年在五台山体育中心参加锻炼和各种活动的群众达到220多万人次,体育场用于学校和厂矿企业举办田径运动会7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30多万人次。与此同时,五台山体育中心的产业开发和经营创收工作成效也相当显著。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前的1994年创收仅460万,基本没有上交省体委;1995年创收就达750万元,全年上交200万;1996年又猛增到1350万元。全年上交344万;1997年可望突破1500万元,全年上交可望达到418万,创收总额与综合改革试点前1994年相比,增了近4倍。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包括所属6个项目运动队管理体制改革。两年多来,优秀运动队的改革围绕“五定”(定责任人、定编制、定经费、定任务指标、定奖惩)进行,也取得了明显成绩。1995年超额完成了第3届城运会的成绩指标,1996年又取得了新进步,艺术体操队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取得集体全能第5名的好成绩,今年又在为江苏省八运会代表团夺取2枚金牌任务指标而努力。

1 综合改革方案的提出

省五台山体育中心是省体委直属事业单位,是我省高规格体育场馆的集结地。特别是1995年我省为承办第3届全国城运会而建成游泳跳水馆之后,五台山体育中心逐步形成规模,投入建筑总资产不变价值达1.2亿元。但是,正是由于场馆规格高、规模大、开放成本高、管理难,五台山体育中心在运行机制上长期采用封闭式管理方法,主要承担省体分配的竞技体育训练、比赛任务,致使场馆使用率不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过去那种单纯依附于国家的经济运作方式已不能满足体育中心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五台山体育中心开始利用体育经营活动“以副养体,以场养场”。这一阶段,体育中心的干部职工增强了改革意识,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如以各种名目兴办和合作经营方式,成立了大小经营性公司13家。但改革是零散的,是局部的,是不系统的,目标是单一的经济指标。体育中心也对外开放,但开放得很不充分,特别是在对群众健身的服务和开放上,基本处于无序和自流状态。中心产业开发主要是以文艺演出为主体,广开门路,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增加收入。据统计,仅1993年,体育馆举办的各种演出活动就达到89场。显然这种经营创收是游离于体育之外的,虽有一定收益,但效益不明显,不稳定,且受制于人。这一时期,由于五台山体育中心的发展根基并不稳固,良好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内部矛盾较多,经营项目各自为战,管理上出现了失控现象,一些项目未经认真的论证就匆匆上马,致使国有资产面临大量流失的危险。又由于个人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中心经营群众体育项目仍入不敷出,致使体育中心经营项目大多数成为非体育项目,出现了体育场馆“变形”、“功能异化”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中心对群众的开放。

回顾这1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五台山体育中心的改革的教训多于经验、问题多于成绩。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1)改革的目标单一,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致使改革方向有所偏离;(2)运行机制转换力度不大,内部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致使许多很好的改革设想难以得到实施,改革往往半途而废;(3)个人承包制严重变形,改变成为“能人经济”、“能人政治”,未能形成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4)改革的周期常常只定为一年,改革的周期太短导致严重的短期行为。抓住了问题本质之后,我们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必须坚持以体为本,全面向群众开放,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经营创收活动必须向社会经济行为方面发展,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增值。五台山体育中心作为南京唯一的大型体育活动中心,必面发挥它在健身、训练、竞赛、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多种社会功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体育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学习和借鉴了我国经济改革、企事业单位和体育系统改革的实践经验,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的方案,明确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方法、步骤和承包责任人的责、权、利。在这个改革方案中,我们十分强调搞综合改革、要综合效益;强调要从根本上转换机制;强调要形成以承包责任人为核心的集体领导和群众监督机制;强强综合改革的周期与全运会同步。几年来,五台山体育中心的综合改革正是按照这个方案组织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家体委日前专门在江苏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五台山的经验,充分肯定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2 组织实施改革的做法

几年来,在组织实施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2.1 抓思想发动,营造改革氛围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我们认为,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作为省体委体育改革的重头戏必须要抓出成效、抓出经验,而首要的环节就是要抓思想观念转变、抓认识提高。为此,我们一方面专门邀请上海虹口体育场的干部职工代表来南京给我们现身说法,讲他们改革前后的变化,并组织干部职工赴上海虹口实地考察、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又专门召开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大会,省体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大会上进行改革动员,阐述“放三权(依法经营权、内部分配权、用工人事权)、保三利(保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争三益(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的改革指导思想,公布了五台山体育中心承包的标底,公开了招聘第一承包责任人的具体办法。一时五台山综合改革试点成为全省体育系统上上下下议论的热点话题,全系统出现了一个关心改革、关注改革的热潮。此时,我们又抓住时机,利用竞标人公开答辩的机会再次召开省体委机关和体育中心干部职工大会,又一次进行思想动员。通过这一系列的思想发动,使体育中心广大干部职工看到了我们抓综合改革试点的决心,明确了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方法步骤,增强了搞好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的信心,为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创造了思想条件和舆论氛围。

2.2 抓班子建设,强调班子结构的优化组合

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取决于能不能为中心配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我们在明确了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实行承包责任制之后,提出了第一承包责任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从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工作经验等各个方面规范了第一承包责任人的基本素质。同时,省体委专门组织班子对承包竞标人从德、能、勤、绩4个方面进行考察,并在省体委系统召开公开招标答辩会,由竟标人阐述改革方案和具体措施。经过考察、公开答辩和民主推荐,审定并聘任了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第一承包人(即中心主任),签定了承包合同协议书,并由第一承包责任人推荐副主任人选,按组织程序报省体委批准。在配备中心领导班子时,我们既考虑了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又十分强调班子结构的优化组合。为了支持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同意了第一承包责任人的要求,从省体委机关选调两名干部充实中心领导班子。在新班子成员中,有搞经营的同志,有搞训练的同志,有搞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有搞后勤的同志,还设有专职党总支副书记。这样就从班子配备上保证了综合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

2.3 抓机制转换,明确奖惩办法

机制转换是改革的突破口。我们认为,综合改革不是对原有机制的细微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体制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必须采用新的机制来组织和实施改革。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着手从第一承包责任人交高额风险金人手,转换运行机制,管理人员逐级聘任,责、权、利相统一;奖罚机制同时并用,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拴在一起,充分调动承包人和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省体委提出:第一承包责任人必须自愿以个人或家庭收入3万元作承包风险金抵押,副职上交风险金2万元。如五台山体育中心全面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等各项指标任务,则退还承包人风险金并按上交风险金金额加倍予以奖励;如完成指标的80%以上,则退还风险金,不奖不罚;如完成指标的80%—50%,则视情按比例扣罚风险金;如完不成指标的50%,则解除承包,罚没上交的风险金并视情处理。事实证明:省体委在五台山体育中心实行机制转换,极大地调动了承包责任人的积极性,并为中心全面实行层层责任制和全员聘任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抓过程管理,放手而不撒手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就是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我们认为,既然实行承包责任制,就必须要充分放权,放手让承包人去开拓和创新。为此,省体委在与承包人签定的协议中十分明确地规定了承包人所具有的职权,它包括依法经营权、职工聘用权、内部机构设置和经营、管理单位划分的决定权以及完成任务之后的内部分配权。但放权、放手并不等于撒手不管。在与第一承包责任人签订的协议中同时也规定,凡改变现有体育设施、大型设备用途,变动现有设施结构和新开工兴超项目,必须报省体委审批。重大活动、重大人事调整、重大经营决策必须事先向省体委报告。在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过程中,一方面省体委积极支持五台山体育中心各项工作的改革和创新,鼓励他们坚持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省体委领导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件、重大人事调整和重大经营决策都亲自过问,经常和体育中心干部一起研究对策。对开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省体委主动承担责任,在经济上给予扶持。从五台山综合馆底层的开发利用到游泳跳水馆的对外开放,省体委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从项目设置到经营运作方式,从基本建设到经费筹措,省体委领导都帮助出主意、提方案,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在每年的年初、年中和年底,我们都要听取五台山体育中心领导汇报改革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形势,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2.5 抓综合效益,突出5个意识

在五台山体育中心改革试点中,我们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指出要搞综合改革,强调要综合效益,并通过我方面的具体指标予以规范。为了取得综合效益,我们要求中心做到一要正确处理好两个文明的关系。如果光有好的设施和好的效益,但不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就会偏离方向。因此,在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中,我们特别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突出强调5个意识,即:窗口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奉献意识。二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既不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又不能只讲社会效益,而不考虑经济效益。省体委在改革方案中规定,体育中心各场馆全年必须为上级机关和省体委系统举行集会、体育活动等免费(不收场租费)提供使用15天左右。同时要求他们进一步深化“只有社会效益好,才能经济效益好”的认识,在场馆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当然,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在五台山综合改革的过程中,也有过各种各样的议论,也出现过下岗人员不满言行。但是,我们认为:既然放权就要放心,既然相信就要守信,党组领导同志也在多次就要放心,既然相信就要守信。党组领导同志也在多次会议上宣传这个观点,支持了中心的改革和创新。经过儿年的努力,五台山体育中心初步实现了由“以副养体”向“以体为本”的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的转变,从“等待市场”向“培育市场”的转变,从“无序开放”向“科学有序”的转变,在体育的社会化科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 组织实施改革的启示

3.1 改革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体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体育事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改革。因此,从场馆本身来说,只有改革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台山体育中心几年来综合改革试点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五台山体育中心除1995年新建了游泳跳水馆外,硬件设施并没有明显增加,人员总数也没有明显变化。但同样的条件在改革前后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综合改革试点前,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并导致国有资产面临大量流失的危险,原因就是没有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两个根本问题上进行全面改革,没有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来认识和组织改革。所以,看起来热热闹闹,搞起来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表面上中心收支相抵基本持平,实际上挪用了十多年来专项基金填补空缺竟达180万元。综合改革之后,五台山体育中心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合理,场馆设施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通过体制和机制的转换,人员进行了优化组合,干部职工竞争上岗,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在分配中打破了平均主义、铁饭碗、大锅饭,运用激励机制和制约措施,把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把责、权、利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同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也得到解决。

改革总是要冒一些风险的,改革的过程往往就是大胆尝试、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中,我们也曾担心改革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事实证明,只要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改革的方案科学合理,只要方向把握好,改革就一定会取得预想的效果。我们也体会到,省体委领导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对于改革取得成功有重要的作用。领导要站在深化改革的高度,用实际行动支持改革,带领群众搞改革,不怕冒风险,鼓励他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就能真正促进事业的发展。因此,这几年来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应该说是我们上上下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结果,是认识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是体育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本性变革的结果,也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结果。五台山体育中心深化改革的实践,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体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2 党的领导是体育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我们改革的本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改革的各项举措能真正付诸实施。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体育事业的改革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党的领导。

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建设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体育中心的改革是在省体委党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从改革方案的提出到第一承包责任人的选定、领导班子的配备以及改革方案的实施,都是省体委党组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决定的。在改革过程中,五台山体育中心的一些重大问题、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都是省体委党组共同研究后决策的。对改革的进展情况、指标完成情况和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省体委党组集体听汇报、集体研究解决的。其次,体育中心自身也十分重视加强组织建设,配备了专职总支副书记。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虽然实行承包责任制,明确了第一承包责任人,但是这种承包责任制和个人承包完全不同。因此,中心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依靠集体领导、集体智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遇到重大问题他们十分注意及时向省体委请示汇报。第三,中心也注意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健全了组织生活制度,建立了职代会制度。许多党员成为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分子,发挥了党员在深化改革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可以说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一直是在党的领导下、党组织的监督下和基层党员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两个文明和两个效益的共同发展,与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是密不可分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3.3 以体为本,走内涵扩大为主的路子是体育场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如何发挥国有资产价值,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和条件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服务,开发和培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是我们在改革伊始就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认为,改革首先就是要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要对群众开放,全天候、全方位地开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健身提供服务,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无论在改革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实际操作中,省体委党组都十分重视发挥体育中心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效益,始终把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群众健康消费,培养和形成体育市场,发展本体产业,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以游泳跳水馆为例:这座为承办第3届全国城运会而兴建的大型游泳跳水馆设备堪称一流,外型新颖别致。但是,在1995年城运会游泳跳水比赛落幕后,究竟如何开发利用这个设施,为群众健身服务一直是省体委党组思考良久的问题。在全国所有这一类型的场馆中,引进管理搞开发,坐等收取租金的已有先例。我们究竟是走自我管理搞开发的新路,还是学习别人每年坐吃租金。这个问题在省体委和五台山体育中心有过多种议论。如果自我管理风险太大,每天只要开门,水电、人力消耗粗算下来就要7000多元,一年少说也要300多万元消耗。何况现成的设备由于水池太深,光改造还得花100万元。如果租出去,一年少说也要收到租金80万元,自我管理搞开放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最后,经过充分的讨论和酝酿,我们和体育中心的同志们一致认为,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也能做到的。因此决定:自我经营,对外开放;面对广大市民,为全民健身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经营队伍,不断完善机制、提高效益、积累经验。游泳跳水馆开放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群众健康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公共体育场馆只有真正为群众健身服务,才能扩大自己发展的内涵。只要有一个好机制,体育场馆的干部职工也一定能够开放好、管理好、经营好。

五台山体育中心走内涵扩大为主的路子,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的成功经验说明,体育本体产业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树立管理和服务的观念,就能开发和培育群众体育消费市场,发展体育本体产业,就能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3·4 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中,我们十分注意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规划和实施改革。

我们在设计体育中心综合改革方案时,首先确立了这个系统工程的综合目标,构成系统和规模,并从3个方面入手加强这个系统工程的组织管理。即:①科学筹划:在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之前,省体委就认识到,改革的筹划往往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和结果;筹划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经过科学的筹划,我们体会到,改革如果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必然会在另一方面出现新的问题,从而使改革难以向纵深发展、难以深化。只有实施综合改革,才能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使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才能使改革一贯到底。因此,在筹划和组织实施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过程中,我们十分强调搞综合改革,要综合效益。既要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又要经济效益;既强调为群众健身开放服务,又强调培育群众体育消费市场,积极引导群众为健康进行小额投资,从而开发体育本体市场。事实证明: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的筹划是符合体育改革发展趋势的,也是符合场馆自身改革发展需要的。②科学评价:在改革过程中,科学地评价改革成效对于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就考虑到,对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试点必须要有一整套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才能在改革过程中科学地、全面地评估改革的成效,科学地引导改革试点,并从体育中心综合改革中积累经验,加以推广。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时,既考虑了经济指标,又有精神文明建设指标,还有社会效益指标、优秀运动队成绩指标。两年多来,无论是对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的评估,还是对干部进行各种形式的考核,我们都十分强调按照这些评价指标全面地进行评价,要求体育中心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达标,从而确保改革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③科学管理:在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中,我们十分注意改革的目标管理和层次管理。我们把改革的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子目标,又把若干个子目标分解成不同阶段完成的目标,最终运用目标管理来监控改革过程和考核干部业绩,检查完成情况。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又强调各个层次的领导恪守职责,抓好本职范围内的工作,一旦发现有关问题就立即协调磋商,避免了管理的混乱。正因为如此,可以说,五台山体育中心综合改革本身不是零散的,而是系统的,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完成的。通过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分权、效益、综合改革促进发展--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组织实施综合改革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