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甘井子区卫生防治站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探究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2017年期间居住在本辖区内流动儿童,随机抽样选出120例流动儿童家长,从接种适龄疫苗和建立《预防接种卡》两方面着手,对其进行计划免疫知信调查。分析120例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情况和接种适龄疫苗情况。结果:120例流动儿童中,在原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37.50%,现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29.17%,在原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显著高于现居住地,其中在原居住地和现居住地均建《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12.50%,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存在部分在其他地方建卡、未建卡等情况;且120例流动儿童中,按照计划接种适龄疫苗的有89例,接种率为74.17%,未接种和不清楚的有31例,占比为25.83%。结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受家庭因素、卫生资源投入比重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充分落实计划免疫工作的各项要求,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增加了难度,使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呈日益下降趋势[1]。本文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有利于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有效控制和消灭相应的疾病,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2017年期间居住在本辖区内流动儿童,随机抽样选出的120例流动儿童家长,女59例、男61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11±2.02)岁,调查对象在流入区域居住的最短时间为6个月,最长为15年,平均居住时间为(7.34±2.01),其中,调查对象均为小于6岁的儿童家长,调查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情况、经济水平、人口、文化程度等。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项目主要包括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知识的认识程度和行为、监护人是否存在传染病、是否定期接受预防接种等[2]。
1.2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流动儿童的免疫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合以及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中,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为单位,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20例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情况
120例流动儿童中,在原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37.50%,现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29.17%,在原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显著高于现居住地,其中在原居住地和现居住地均建《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12.50%,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存在部分在其他地方建卡、未建卡等情况,具体内容可见表1.
2.2120例流动儿童接种适龄疫苗情况
120例流动儿童中,按照计划接种乙肝疫苗、百百破疫苗、麻疹疫苗等适龄疫苗的有89例,接种率为74.17%,未接种和不清楚的有31例,占比为25.83%。
3结论
3.1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
3.1.1家庭因素
父母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因素对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有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父母的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收入越少,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就越低。一方面因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其缺乏科学的医疗保健意识,对接种疫苗的认识程度较低,再加上受家庭因素、居住环境以及卫生习惯的影响,部分家长不配合执行计划免疫或由于繁忙的工作,没有时间带儿童去进行预防接种。另一方面,有部分家庭属于超生家庭[3],子女较多,为了逃避法律惩罚,频繁更换居住地区,国家的免疫宣传活动和管理无法充分落实。
3.2.2卫生资源投入比重偏低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免疫接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我国在计划免疫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计划免疫人员的缺乏或计划免疫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培训,难以负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3.2.3预防接种点的管理情况
第一,乙肝疫苗、百百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大部分适龄疫苗均有不同的异常反应情况,若从事计划免疫的基层人员,对适龄疫苗的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无法向流动儿童家属正确解释疫苗的异常反应,将会导致流动儿童家长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而选择不配合其他疫苗的接种。第二,有关部门的摸底调查、通知等工作未能充分贯彻,将会使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受到限制,对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难以掌握,包括流动儿童的数量、居住地等,因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不愿意进一步的去寻找流动儿童,从而使部分流动儿童错失了接受免疫疫苗的机会。
3.2流通儿童计划免疫的对策
3.2.1与流动人员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对流动人员进行健康宣教
有关部门可以选择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展开健康宣教,主要形式包括举办专题讲座、黑板报、卫生墙报、宣传画、卫生科普专栏、发放卫生小册子和电教材料、演出和设立咨询台等。采用图文并茂、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便于流动人口健康知识的学习,不断引导流动人口树立健康的观念、学习健康的知识,提高家长对计划免疫的认识和了解。此外,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再加上繁忙的工作和较大的社会压力,有部分家长常常将疫苗接种时间忘记,因此,在对流动人口开展健康宣教时,要向家长注意强调有关接种时间、及时检查接种证等事项,降低漏接种现象的发生率。
3.2.2建立健全的卫生体制
政府要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的疾病管理和控制体系[4],完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卡》的登记制度,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实行网络化管理,有利于计划免疫各项政策的充分贯彻,实现不同地区流动儿童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达到减少漏接种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在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中纳入对流动人口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经费,增加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加大对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才能确保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曹兆群.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4-5.
[2]吴亚琴,郭静,范慧,薛丽萍,翁昊艺,周庆誉.2013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2):1066-1070.
[3]严共旭,刘渠,林少杰,张诗军,王德全.基于网格化管理下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1):1944-1947.
[4]邢婕.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8):2574-2576.
论文作者:程旭 于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儿童论文; 计划免疫论文; 疫苗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因素论文; 工作论文; 居住地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