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压疮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90例手术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分析手术室压疮发病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健词】压疮;手术室;护理干预;发病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13-02
手术压疮主要是指患者接受手术之后的几小时或7d时间内出现的压疮,其中术后1-3d发病率最高。发生压疮的位置和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具体体位存在密切联系。降低术后压疮发生率的关键是事先做好预防措施,出现压疮之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90例手术患者分析压疮原因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90例手术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5例。全部入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术前压疮、晚期恶性肿瘤或自身皮肤疾病等患者。
其中男150例,女140例,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35±76)岁;其中侧卧位、仰卧位手术时间2h以上者145例,截石位、仰卧位手术时间4h以上者90例,移动首先15例,合并症、肥胖者各20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后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并结合具体实例基础上,定期为患者讲解压疮预防性理论知识。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利用科室总结会议的机会及时进行压疮预防知识的培训和讲解,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程度。术前对压疮潜在的高危因素进行正确评估,完成好护理交接的具体事宜。指导患者以舒适体位进行休息,将柔软的压疮凝胶垫放置在受压部位,以降低受压部位的剪力或摩擦力、做好巡回护理工作,手术巾要平整摆放,切口位置安置接液袋,铺巾要保持干燥,以免对皮肤产生强烈刺激。术后不可压迫患者肢体,采用温盐水冲洗体腔,发生压疮后及时向医生汇报,待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术后1-3d由专业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其中护理满意度由患者自行回答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4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30软件统计处理相关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14%(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03(15/1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非常满意32例(221%)、满意60例(418%)、比较满意35(241%)、不满意18例(124%);实验组非常满意108例(745%)、满意20例(138%)、比较满意15(103%)、不满意2例(14%);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6%(143/145)明显高于对照组876(127/14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31 分析手术是压疮的发病因素其一,手术室护理人员未对压疮并发症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也未正确指导患者采取舒适合理的体位,使患者产生了强烈的手术不适感,这是手术室压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1〗。
其二,术前,护理人员对手术时间、患者耐受能力等未作出正确的评估,针对潜在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未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最终导致手术压疮的发生。其三,手术体位时间比较长,手术体位不合理等导致局部组织受到压迫,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压疮的出现。其四,管道放置位置不合理,手术操作者压迫患者肢体,局部受压位置严重缺氧,过度使用镇痛药物等都会导致压疮[2-3〗。
32 评价手术室压疮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压疮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做好术前访视工作,对患者进行压疮知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治疗依从性,术后指导患者选择舒适合理的体位;术后针对受压位置给予压疮垫,以减少摩擦力,上述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保护皮肤,降低压疮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总体护理质量[4〗。
33 分析手术室压疮采取护理干预的创新点和缺陷本文旨在研究手术是压疮发病原因以及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证实正确分析手术室压疮发病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充分肯定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手术室压疮的良好效果。但本次研究涉及到的评价指标均属于主观评价指标,并没有设计客观评价指标,建议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增加一些客观评价指标,以作证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5〗。
参考文献[1] 胡美华,孟琳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2-1333.[2] 张秀平,张兰梅,任杰平等.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1):2237-2238.[3] 尹桃.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32(z1):258-259.[4] 张晓霞.手术室急性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34.[5] 徐青.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人员压疮认知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15-17.
论文作者:邹远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