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多雷区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研究论文_徐益飞,朱礼华,张纪凤

丘陵多雷区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研究论文_徐益飞,朱礼华,张纪凤

(国网浙江常山县供电公司 浙江常山 324200;杭州顺熙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常山电网雷电活动频繁的丘陵地区内10KV配电线路,其中尤以10KV澄潭602线路为雷害重区,该类型线路经过多处丘陵山地,在雷雨季节经常遭受雷击,造成线路跳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类线路全线将采取以架设架空避雷线、安装SOG智能型负荷开关为主,辅助更换复合绝缘子、新型防爆自动脱离避雷器、新型雷击闪络保护器、双曲折电力变压器、以及柔性接地材料的应用等措施来进行配电线路的防雷改造,通过分析各种防雷措施的效果,选择最适应的技术防雷路线,节省投资。

关键词: 配网; 差异化; 防雷;过电压保护

1 引言

常山县位于北纬28°51′,东经118°30′,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雷电灾害己俨然成为常山县供电公司重点治理的课题,特别在山区或丘陵多雷区一旦用户发生停电,抢修时间超过2个小时还未能解决问题时,95598投诉中心就会接到许多客户的投诉电话。为了解决这一长期困扰的配网运行难题,常山县供电公司联合外委单位组织精干力量成立防雷技术课题组,主要针对全县丘陵多雷区地区开展配电线路防雷研究。

2 常山配电防雷技术研究分析

在雷击事故统计中,感应雷过电压引起的雷害事故占整个雷击事故的的80%。所以配电线路的防雷重点应针对感应雷防护上,特别是当配电线路附近落雷时,配电线路上会因电磁感应而产生高出线路相电压2倍及以上的过电压,使线路绝缘受破坏,而容易造成短路。而且针对丘陵多雷区配电线路,普遍缺少差异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防雷措施,也无法针对丘陵多雷区配电线路落雷特点来配置防雷方案。

针对以上现状,研究从我局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对丘陵多雷区配电线路进行调研。

3 技术关键点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就是减少丘陵多雷区配电网雷击事故跳闸率。在全面分析目前常山丘陵多雷区配电网的防雷措施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调研与试验,结合相关理论分析结果,提出综合的整体防雷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1)采用“疏导型”新型防雷装置对线路进行保护,给“堵塞型”防雷方法提供有力的补充,通过过电压保护装置对线路的绝缘水平进行合理的调整;

(2)对变电站进线段采用过电压保护装置与站内避雷器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满足线路绝缘水平与变电站绝缘水平的匹配;

(3)对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保护范围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

(4)对配电变压器采用“四点共一地”的接地方式,变压器遭受雷击严重地方采用双曲折防雷变压器;

(5)对于冲击雷电流较大的地方接地装置采用“一散一环”的散流均压形式,接地设计设置3~5根长3m的镀锌扁钢构成的放射性水平接地极,以加强散流。并采用 16圆钢在放射形水平接地极外端设置闭合均压环,在均压环和水平射线交叉点处埋放角钢垂直接地极;

(6)采用新型SOG智能开关设备保障线路故障的自动隔离。

4.丘陵多雷区配电线路防雷技术应用

(一)采用“疏导型”新型防雷装置对线路进行保护

有效防止架空绝缘线路发生雷击断线事故的焦点问题展开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研发工作,对传统防雷装置的限流元件进行技术革新,重点开展新型闪络保护器中避雷器性能参数的研究;雷击闪络保护器中串联间隙性能参数的研究;安装新型雷击闪络保护器对限制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作用的研究;雷击闪络保护器安装密度的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2016年期间课题组连续在丘陵多雷区域一共推广安装了1800组新型雷击闪络保护器,防止架空绝缘线路频繁遭雷击断线事故,有效地提高了配网防雷的成功率,保障电力系统用户的供电质量。

(二)对配电变压器采用“四点共一地”的接地方式,变压器遭受雷击严重地方采用双曲折防雷变压器

为提高配变的耐雷电水平,我们技术课题组研究了双曲折防雷配电变压器,可以有效对高低压绕组雷电来波的侵袭,降低过电压的传递,其耐雷水平比普通变压器有明显提高,准备在雷害严重的特殊场所推广和应用。

(三)在丘陵多雷区使用耦合地线和长效柔性免维接地体提升配电线路耐雷水平

首先,考虑到常山多丘陵山区中有较多架空线路存在大量的树木毛竹,以及在山腰地形地带,遭遇感应雷导致线路跳闸,使得线路运行人员查找故障很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技术课题组提出在山腰地带和毛竹树木旺盛的通道架设耦合地线,降低感应雷过电压。其次,为了解决目前接地技术中存在的接地腐蚀及重复改造等问题,我们采用一种新型接地装置---长效柔性免维接地体,柔性接地体主要用于高土壤电阻率或土壤层稀薄、接地电阻高、接地体腐蚀快的地方使用,主要用于降低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用于改善局部的大地的导电环境,给雷电流或故障电流一个低阻抗的泄放通道。柔性接地体长度可以定制或根据工程需要任意长度、任意敷设、任意折弯扭曲等,重量轻、方便携带及施工简单可行。柔性接地体的使用,不仅解决目前接地技术中存在的接地腐蚀及重复改造等问题,更可节约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四)运用新型SOG智能开关设备提高供电可靠率

课题组充分利用信息自动化手段提高雷击点的查找能力,常山县山区线路占比非常高,且多为线路长、分支线路多,通道地形存在高山、丘陵、竹林区、河滩等,十分复杂。从我局使用数据来看,10kV红旗岗线上的开关从2010年7月开始起动作频繁(共8次),且巡视后都原因不明(实际为故障点不明显,未找到故障点)。8月6日再次动作后,全线停电并组织人员登杆检查后终于找到故障点,故障点为10kV红旗岗线分支10#杆 C相瓷瓶击穿。从下图看击穿点为瓷瓶导线槽和支撑螺栓之间,天气晴朗时绝缘满足,开关试送成功,但天气下雨后,击穿点进水潮湿后,绝缘不能满足要求引起单相接地导致开关频繁动作。

鉴于上面因素,课题组研究决定在配网主线和用户的分界点,分支线,城网和农网的分界点安装具有SOG智能型负荷开关,对于减少事故时的影响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效果非常明显。从事故巡线范围考虑,大大缩小了停电范围,节省了事故巡线的人力、物力。

5 结 语

1.针对常山丘陵多雷区配电网雷害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实地调研防雷情况,结合现场调查研究的情况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找出配电网中存在的防雷缺陷,对配电网的防雷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雷措施。

2.以山区丘陵地区为代表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如雷害活动规律、线路绝缘水平、线路形式和雷害事故情况等,通过现场试验对接地电阻和周围土壤电阻率的参数测量,然后在实验室进行绝缘子冲击放电试验和过电压保护装置并联绝缘子的冲击放电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并根据现场实际线路情况搭建模型仿真,分析出配电网雷害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3、开发实现典型地形地貌的雷害风险评估模型,根据常山地区配网线路的走势和地理环境,绘制出基于地形地貌条件下的易遭直击雷或绕击雷的杆塔或区段。

4、建立常山地区雷电活动规律模型和数据库,根据常山地区历年雷电活动规律,绘制出配网线路的落雷密度图。

5、完成常山地区基于雷电风险评估的配网防雷方案设计。

6、完成绝缘线路无损化防雷设施配置及改造方案的制定,并在几条典型线路上进行试验安装。

参考文献:

[1] 张孟涛,叶明友,许萌,蔡文宇,陈晓忠.基于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机理的防雷装置研究与应用《科技资讯》 2016年16期

论文作者:徐益飞,朱礼华,张纪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丘陵多雷区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研究论文_徐益飞,朱礼华,张纪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