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飞速的发展,道路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的期间,要针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提高工程施工的要求。除了对不同的道路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设计之外,更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应用,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工程;应用
引言
近年来,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对于城市也带来了较为明显的不良干扰,很多城市都遭遇了暴雨影响,导致城市发展中内涝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在未来城市规划设计中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城市内涝问题的有效防治,除了要做好传统的排水体系构建之外,合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需要切实围绕着各个城市构成要素进行合理布置,城市道路构成作为比较核心的内容,同样也需要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理念。
1海绵城市概述
当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绿化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海绵城市其意指城市如海绵一样,针对于环境变化及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时,具有较好的弹性。在雨水过多情况下,海绵城市能够将多余的水进行吸收、储蓄、渗透和净化,在城市雨水过少时,将储蓄的水进行释放并加以利用。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城市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及洪涝灾害等日益严重,因此应用海绵理念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改善传统的市政道路全面硬化的弊端,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为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提供更多便利,还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实现城市的良性循环发展。
2市政道路建设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项目不断增加,城市道路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合理的控制城市道路与排水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从而能够确保在雨季的时候不会有大面积的积水现象发生。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将其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雨水的收集,然后将收集到的雨水再次净化成为人们使用的水,这样做具有非常多的优势,能够不断的提高城市道路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修复生态系统。将海绵城市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3.1合理设置绿化带
对于城市道路工程项目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合理运用,应该重点加强对于绿化带的合理设计,确保其能够在雨水的滞留和下渗方面体现出较强作用价值。对于绿化带的合理设置,其需要首先保障具备足够的面积,能够针对道路横断面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城市道路两侧能够具备足够宽的绿化带,如此也就能够形成理想的水资源滞留基本条件。此外,对于具体绿化带的设置,还需要重点围绕着绿化带的整体布置进行优化,不仅仅要选择较为合理的植物种类进行匹配,还需要确保植物下部的相关土壤成分以及其它结构较为适宜,一般需要设置过滤土层和砾石,然后再添加渗水管,如此也就能够最终形成较为理想的雨水下渗效果,便于进行雨水的有效收集。从绿化带的具体造型设计上来看,为了更好提升其雨水下渗效果,最好是能够进行凹型设置,便于雨水的收集。
3.2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
城市道路路面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些透水性能好的材料,例如沥青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或者是透水砖等材料,从而能够有效的满足车辆的行驶,并且也能够符合海绵城市的要求,不断得提高城市建设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实际应用的时候路面需要将透水的沥青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或者是透水砖,路面的下层面是需要透水的,从而能够有效的将资源渗人到地表中。通常情况下路基主要是使用碎沙子,碎沙子最大的特点是多空,因此其能够承受很大的路面压力,同时也能够有利于水的渗透。路面积水向地下渗透能够有效的补给地下水,同时也能够进一步调节温度和湿度,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3.3道路人行道设计方式
对于城市道路中的人行道,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人行荷载较低的特点,可以采用透水人行道板来进行人行道的铺砌。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利用透水混凝土对基层进行铺砌,利用碎石层来作为垫层。可以将隔离层设置在靠近道路的一侧,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对路基工作区的影响。同时还要设置一定宽度的碎石沟,其深度则要根据路基工作区的深度来具体确定。具体设计时还要将路基底面碎石渗水层与人行道范围内的雨水有效的连接起来,为雨水渗流的处理带来诸多少便利。对于人行道侧的绿化带,可以采用绿化带雨水收集的方式进行具体的设计,通过进行渗沟和底层渗水层的设置,实现雨水的渗、滞、蓄。另外,在人行道设计时,由于其要具备透水性,因此在具体设计时对于土基的渗透性具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土壤渗透系数还是渗透面距地下水位的距离都要与相关要求相符。
3.4路面排水处理
路面排水包括车行道排水、人行道排水、绿化带排水设计。车行道排水一定要及时、快速,不能让雨水滞留,造成交通事故。人行道路的设计要求要靠近绿化带,雨水流向绿化带,便于雨水的收集处理。绿化带道路设计要符合雨水收集处理、水体的过滤、排放及时这三个原则。
3.5下沉式绿化带设计
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海绵城市的各项布置,主要是透水铺装及下沉式绿化带等。会选择在道路的两侧进行下沉式绿化带的设置,下沉式绿化带主要是利用了绿地天然的渗透性能,并且通过下凹空间进行雨水的储存,能够不断的增加地中雨水的渗透量,从而能够进一步削弱流量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各个水域之间的转换,促进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平衡。总之,下沉式绿化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滞留雨水、补充地下水等,因此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在道路两侧会设置下沉式绿化带,使其在地表径流汇入三湘江前做好截流工作,从而能够进一步控制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对水质的影响。
4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在当前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过程中,需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处理。这其中所选择的道路铺装材料尽可能要具备利于易透水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城市雨水的渗透、收集和利用,而且能够有效的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实现资源的节约,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用于海绵城市理念时进行路面排水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使用绿化植被的作用。在雨水天气情况下,道路雨水的排放情况会对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完整性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城市道路工程必然要对雨水的排放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此来尽可能的减轻雨水积蓄可能会对路基和路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针对当地的雨水量和雨水的分布情况来合理布置绿化带,在选择绿化带植物时,尽可能的选择本土植物,同时植物还要具备较强的耐污染性、耐淹性和耐盐性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项目中的有效运用,其确实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也是未来很多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切实围绕着城市道路工程进行合理优化配置,综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南川.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71.
[2]朱剑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4):104~105.
[3]林晓东.试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0):253~254.
论文作者:何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海绵论文; 绿化带论文; 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理念论文; 透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