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宣汉636150)
一、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血管疾病,是脑血管壁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局部充血膨胀,可以是先天异常也可以是后天损伤导致,颅内动脉瘤看上去像一个小葡萄,但是它不是老百姓所讲的传统颅内肿瘤,同时,我们也不能轻视颅内动脉瘤,毕竟颅内动脉瘤是在血管压力下形成的血管膨胀,在强大的血压下,如果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话,会造成颅内出血,出血的量和位置的不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毫无疑问是严重的疾病,要及时就医治疗,进行止血,否则会危及我们的生命。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高居第三位,发病的年龄段一般在40岁到60岁,是中老年女性的易发病症。大多数动脉瘤都不会破裂,而且不会扩散,发现后不需要通过放疗、化疗去治疗颅内动脉瘤,然而,因为患者个体的差别,每个颅内动脉瘤出现的形态、位置和大小都是不固定的,发现并确诊颅内动脉瘤以后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根据医生的诊断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原则上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是为了防止其破裂,造成脑出血,任何的治疗都会有风险,尤其是颅内手术,不仅造成脑部的外损伤,而且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其它的脑部损伤等,所以在发现颅内动脉瘤以后,不能盲目的决定手术去治疗,要根据医生建议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保守治疗还是进行手术治疗。
二、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治疗,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确定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原因,但是总结了几点引发颅内动脉瘤的因素:1、先天性因素:这类患者的颅内血管在出生时就产生了血管畸形,在畸形处充血而形成颅内动脉瘤,怀疑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并没有证实是通过遗传而出现的血管异常。2、动脉硬化:本身患有动脉硬化的患者,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是动脉不弹性受损,无法承受血液的压力造成血管变形在动脉壁弹力薄弱位置形成鼓包,生成颅内动脉瘤,这类患者由于是脑动脉壁弹性功能受到损伤,所以动脉瘤破裂的几率较大,在发现后要及时治疗,并做好预防工作。3、感染:有些颅内动脉瘤是受到个别病毒感染之后才形成的,感染性颅内动脉瘤占动脉瘤病例总数的4%,身体各部位的感染病毒顺着血液的流通最终停留在动脉的末端或者分支岔口,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生成,还有一些体内感染会从外侧侵蚀动脉壁,例如颅内脓肿、脑膜炎等。4、外部创伤:头颅有过闭合性或者开放性损伤,手术创伤或者异物直接损伤动脉壁的,都会造成血管壁的薄弱,形成颅内动脉瘤。
三、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在未发生破裂之前,90%以上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仅有很少一部分患者会因为动脉瘤的出现而影响相邻的脑神经和脑结构,表现出一定的体征。颅内动脉瘤的发现一般是通过日常体检或者检查其它脑部疾病而发现动脉瘤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会出现一定的先兆症状,动脉瘤破裂前会有突然的扩张,有的会出现少量的渗血,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时会感觉眼神经麻痹,是定义后交通动脉瘤先兆破裂的症状。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的发现都是出现在动脉瘤出血以后,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就医检查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四、颅内动脉瘤的预防、发现和治疗
由于医学上还无法确定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原因,所以我们无法对它进行有效的预防,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等,来降低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发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减少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痉挛,增加颅内血液压力,造成颅内血管瘤破裂,合理的运动可以促进颅内血液循环,降低颅内血液压力,降低血管瘤的破裂几率,但运动要适量,过量的运动反倒会增加血管的负担。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血压,维持血压在一个正常水平内,以此来降低血管瘤破裂的几率。
颅内动脉瘤在未破裂前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在日常的体检中也很少对脑部的血管进行检测,无法及时的发现颅内动脉瘤的形成,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颅内动脉瘤并采取治疗,40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要定期去医院体检,进行脑CT平扫和强化扫描,如发现脑外有高密度的肿块,要考虑是否患有颅内动脉瘤或者肿瘤疾病,除了CT检查外,脑血管造影检查和脑部MRI检查也可能对颅内动脉瘤进行检查确诊。目前来看,除了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提早发现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的发现一般都是患者在住院治疗其它疾病的时候,需要对脑部进行CT扫描,结果发现疑似病症,并进一步确诊才得知颅内动脉瘤的存在。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式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应对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手段,一般的动脉瘤不会发生破裂,不需要手术,只要在平时注意保养,少做剧烈运动、维持血压水平,保证颅内压力正常,同时避免颅部的碰撞,就不会出现破裂现象。如果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后,可以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防止动脉瘤再次出血,并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力,缓解病症。如果颅内动脉瘤出血严重,出血量大,就要进行动脉瘤手术,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进行结扎或者夹闭,阻断血液对动脉瘤的血液流动方向,避免出现再次破裂。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对动脉瘤进行加固,降低动脉瘤的破裂几率,常使用的材料?筋膜和棉丝。血管的介入治疗是应对一些不适合进行开颅手术的高危患者,利用大腿动脉穿刺,将导管送至动脉瘤处,将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将其撑起,使动脉瘤囊内的血流消失,避免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出血。
五、结论
颅内动脉瘤是比较常见的血管疾病,尤其在年龄偏大的女性中患病率较高,动脉瘤的形成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被发现,在日常体检中也很少有人去进行脑CT的扫描,为了降低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有高血压病史和血管疾病史的患者,要在日常的体检中,定期去做相应的检查,提早发现动脉瘤并及时治疗,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和运动,预防动脉瘤的生成。
论文作者:寇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动脉瘤论文; 颅内论文; 血管论文; 发现论文; 患者论文; 动脉论文; 脑部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