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加。地基土工程项目建设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决定着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因此,工民建项目中应加强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分析了不良地基土的表现形式,并采用现代化技术对不良地基土进行改造,以减少工民建项目中存在的隐患。
关键词:工民建项目;改造技术;建设质量;不良地基土
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地基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降低不良地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高工民建项目质量。
1、不良地基土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征十分明显,不同地区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不良地基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不良地基土主要具有高灵敏度、低渗透性、高压塑性的特点,工程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第一,软粘土。软粘土普遍存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其抗压性能弱,渗透性能低,且软粘土的承压力较差。在高负荷的压力下,受力不均易发生变形现象,严重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
第二,饱和松散砂土。饱和松散砂土是由粉砂和细砂构成,不受外力作用时,其强度非常高。然而,其受到地震或是大型机器震动的影响时,饱和松散砂土地基容易发生塌陷。
第三,充填土。充填土又称垃圾土,由生活、生产过程中遗留的垃圾进行堆积,再经过长期的分解,逐步形成成分复杂的垃圾土。垃圾土是人类后天堆积而成,其具有堆积不规则、承重性能弱、厚薄不均等特点,易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
第四,膨胀土。蒙脱石是膨胀土的矿物质主要构成成分。由于膨胀土具有反复膨胀的特点,导致其性质及其不稳定,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2、不良地基土对于工民建工程的重要性
第一, 地基是工民建工程的主要承重结构, 不良地基土稳定性差, 导致工民建工程出现整体坍塌、倾斜、下沉的问题;
第二, 随着工民建工程高度的不断增加, 要求拥有更加稳定的地基, 能够保证整体承重的均匀性。一旦工程施工中出现不良地基土, 建筑工程整体的受力不均匀, 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
第三, 对于当前的工民建工程来说, 要求具有更强的稳固性, 由于工民建工程所面临的变动较多, 当前人为活动的越发频繁对于工民建地质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工民建工程出现不良地基土, 因为其吸水性更好, 在雨季时, 不良地基土较强的吸水性破坏了地基的稳定性, 从而使地基出现不规则的变形, 最终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塌陷等。
总之, 不良地基土对于工民建工程而言, 容易使其承重力变弱、吸水性变强、稳定性不足等消极的影响, 严重影响工民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在工民建工程项目中, 基于先天的地质结构条件和后天的人为活动影响下所具有的不良地基土质, 其对于工民建工程项目的影响力不同, 所采用的改造技术也大相径庭。本文主要将不良地基土分为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来阐述。
2.1 杂填土
杂填土是人为活动影响下所产生的不良地质结构, 是工民建工程中的不良地基土质结构。目前杂填土主要出现在老城区和矿区内, 是人群生产、生活活动后遗留下的垃圾土, 经过汇集之后, 杂填土所造成的垃圾土结构具有丰富的特点, 如成分复杂、规律性差。在建筑施工中, 同一地区的杂填土在同样的承重下所表现出来的压缩性和承载力不同, 因而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 导致塌陷等安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其他不良地基土
我国地大物博, 地质结构性质各异, 受到气候天气、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膨胀土较少,分布分散,且以往工程建设较少,对膨胀土的研究也比较少,但也有过膨胀土对工程建设破坏的例子,如华北油田在内蒙中部的输油管线由于当时膨胀土的原因而产生破裂,给管线的运行造成很大的麻烦。
3、工民建项目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日趋成熟,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也不断提高,并逐渐形成完整的改造体系。针对我国不同的不良地基土,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改造技术:
3.1注浆固结技术
由于不良土质具有的承压力较差,受到外部压力时,易发生变形的现象。因此,施工人员可采用注浆固结技术加强地基的承压力。实行注浆固结改造不良地基时,应先考察建筑场地的岩体破碎程度、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常用的是分层注浆技术。注浆时,将纯水泥或水泥混合浆液对不良地基的缝隙、软土组织进行泥浆固结处理,使泥浆可与原始土层形成新的地基土。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地基地的抗压性能,还能避免不良地基土的高流动性诱发的地表变化。
3.2置换技术
3.2.1换填土层法
换填土层法通过将强度高、渗透性高的土层按照比例对不良地基土进行更换,达到增强地基土抗压性的目的。进行换填地基土时,应先明确掌握地基土的性质、施工状况、地基承压系数等因素,计算出地基土填换比例和深度。地基土填换完成后必须对填换地基土部分进行压实处理,使新土层与不良地基土层紧密结合,再对其抗压性能、渗透性进行测量,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条件。
3.2.2振冲置换法
振冲置换法利用现代化机械装备对不良地基土进行土质更换,其不适用于软粘土中。因此,进行土质置换前,应先对不良地基土的土质性质进行评估,检测其是否符合振冲置换法适用范围。振冲置换法主要是通过高压水射流对不良地基土的冲击方式对底基层造孔,再向孔内填充承压力度高、渗透性高的碎石,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地基层,提高地基的渗透性和抗压性。
3.3 夯实法
夯实法是对不良地基的压实, 确保压实后的地基结构均匀, 改造原有动态变化大的土质结构, 对于软粘土的改造技术就是采用夯实法, 确保不破坏原本松散砂土的变化性, 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目前, 夯实法的具体改造手段有压实法和预压法两种。压实法主要是利用外物, 对不良地基土进行夯实, 对于软粘土而言, 利用重锤等工具, 实现对单位内的不良地基土质颗粒进行碾压, 确保土质颗粒固定成形, 不会向四面移动;第二种夯实法是预压法, 预压法是在经过夯实后计算出一定的静荷载力后所采用的一种对症下药的改造技术。夯实不良地基土之后, 不良地基土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 其静荷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但是改造后的地质结构所能承受的强度仍是未知, 因而通过静荷载力试验, 对软土地基进行去静荷载力, 才能保证改造后的不良地基土不会因为受力增加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常用的预压法有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讲究边观察边预压, 当地基下降和渗透能力符合设计标准时应该及时停止预压;真空预压法是在土中造成真空, 按照设计差值, 抽掉相应的水, 从而使地基土更加坚固。
4、结束语
由此可知, 不良地基改造技术是工民建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当出现不良地基土质时, 首先是明确不良地基土对于工民建工程的重要性所在;其次要求对不良地基土进行辨识, 不同的不良地基土质所采用的改造技术不同;最后提出置换法、夯实法这两种主要的改造技术。
参考文献
[1]姜孝忠.对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的分析[J].门窗, 2012 (9) :165~166.
[2]曲建豪.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改造的关键技术及实施要点略述[J].住宅与房地产, 2015 (19) :69~70.
[3]闫晖.有关工民建工程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5) :236.
[4]葛森.工民建不良地基改造技术研究[J].门窗, 2017 (1) :192.
作者简介
王伟,身份证号:23102519900320xxxx。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地基论文; 不良论文; 工民建论文; 预压论文; 土质论文; 夯实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