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性设计在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毛晓坤

浅谈延性设计在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毛晓坤

山东中阳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是地震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而地震的发生会严重损坏房屋建筑,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基于延性设计的房屋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在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应用延性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对延性设计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延性设计;房屋结构;抗震设计

引言

建筑抵抗地震的性能不仅作为衡量建筑是否合格能力,更与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必须注意建筑的抗震问题,这是关键问题之一。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住宅建筑抵抗地震的能力密切关乎着百姓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可以说抗震性能是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同样是每个行业相关人员都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然而,根据近年来几次大规模地震情况来看,目前世界上建筑的可靠性不能令人满意,未达到保障人身安全的能力,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各种各样,既有建筑工艺和材料的问题,也有施工工艺的问题,因此解决起来不能一蹴而就,仍然必须从房屋的根本上改善建筑对地震的抵抗能力,从建筑的初步设计抓起,才能将各种因素加以控制,以确保建筑的抗震水平。

1.抗震的延性设计概述

延性是指房屋建筑结构和构件材料等等,在初始强度尚未明显下降时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延性主要包括两方面能力,其一是可以承受非弹性变形,而且强度不会出现明显下降的能力。其二是利用滞回特性吸收能力的耗能能力。结构延性经常通过延性比表示,延性比是指最大程度允许变形和屈服变形之比,反映了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小。延性结构耗能能力经常用力位移滞回曲线表示,滞回曲线越饱满,耗能能力就越强。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的重要组成构件的延性要求比较高,而对构件中关键部位的延性要求则更高。良好的延性材料很容易做出好的延性杆件,其也容易形成优质的延性构件,从而形成好的延性结构体系。

2.延性设计的重要性

房屋结构设计人员按照抗震规范进行抗震设计。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烈度图绘制,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根据相关历史记录,利用统计方法所绘制的烈度图,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地壳运动的周期长达千万年,人类所统计出来的历史资料十分匮乏,无法全面覆盖地壳运动,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欠缺,按照传统的烈度图进行抗震设计,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其次,就经济因素来讲,不同程度的地震发生的周期不同,如果都按照高强度进行房屋结构抗震设计,势必会导致经济浪费,无法确保房屋建筑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再次,房屋建筑能够抵抗地震力的刚度越大,那么就能够增强房屋结构的抗震强度,但是刚度太高,反而会降低房屋结构的自振周期。房屋结构的自振周期和地震周期相近,在地震发生后引起共振,很容易造成房屋倒塌。但是,延性设计在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判定地震房屋建筑的损坏程度,设计抗震延性,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所以说延性抗震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延性设计在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3.1延性设计在砌体结构中的应用

在抗震方面,砌体墙承重结构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砌体属于脆性材料,所以用砌体构筑的建筑物整体性较差、延性也较差,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然而,实际上,砌体结构在我国房屋建筑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在每次的大地震中,导致伤亡惨重的也是砌体结构。所以对延性设计在砌体结构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汶川地震灾害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强度和平面布置是砌体结构抵抗地震的首要因素。

3.2选择有利场地

在建筑设计中,首先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调查历年的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资料,尤其是地质及地质活动的相关资料,要求建筑所处的位置为地震少发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地质条件以及建筑结构、材料等等,对建筑场地对建筑抗震的影响,比如,地质越稳定则对建筑抗震就越有利,地质越活跃,则越不利于建筑抗震。一旦发现建筑选址在历史上属于地震多发区,则设计单位应该尽量提出要求,尽可能避开该区域。万一无法避开,也要采取合适的措施,保证建筑的稳定与安全。

3.3合理建筑结构体系及参数设计计算分析

在建筑结构的选择上,要结合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条件、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相关因素,经过综合对比,选择技术、经济、使用条件都最为合适的建筑结构。详细来讲,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点:第一,计算简图明确和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合理;第二,避免由于部分结构或部分结构构件破坏,造成的整个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承载能力丧失的问题;第三,具有足够的抗震承载力,良好变形能力以及地震消耗能量能力。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对复杂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应该采用两个力学模型。现今,主要计算理论有剪摩理论和主拉应力理论两种,它们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砖砌体结构适合主拉应力理论,而对于砌块结构适合剪摩理论。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要认真分析,合理判断其准确性,检验有效后才能将数据应用于结构设计中。

3.4层间位移限制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建筑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某些楼层会出现一定的位移,由于各层位移存在差异,这时候就会产生楼层的错位,当错位逐渐增加超过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建筑的坍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楼层位移的出现与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有一定的关系。如今,大部分的建筑都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少部分为纯钢结构。两者相比而言,前者对建筑位移的限制更加严格,特别是在建筑的抗风能力上。目前,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最主要的还是对位移的控制,同时要注意结构强度的检查,将各个构件的承载能力作为设计标准,如此,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强度以及承载力。

在建筑位移的控制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是建筑的平面体型,第二是建筑结构内部的变化。这样做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确保建筑刚度的均匀性。另外,确保建筑构件之间的有效连接。在地基基础的设计中,注意保证地基基础的整体性,以此控制建筑位移,提高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对于建筑结构的薄弱部分,在设计中要格外注意。另外,控制建筑物的结构高度与宽度,确保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当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位移的时候,可以将其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结束语

总之,地震对房屋建筑的威胁和破坏非常大,尤其是在高烈度设防区域,地震作用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如果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差,无法抵挡地震作用形成的破坏,那么将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而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用延性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延性,还能够全面增强其抗震能力。相信在延性设计研究的不断完善下,我国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将会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时延昭.探讨外加钢筋混凝土梁柱砖砌体房屋抗震性能试验[J].建筑知识,2017(2):83.

[2]设置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的平面不规则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3]黄少斌.关于房屋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常用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10):58-58.

[4]佚名.日本开发防震加固新技术,可防止建筑物内支柱倒塌[J].重庆建筑,2017,16(3):41-41.

[5]梁永朵,郭迅,姜金征,等.增设翼柱的底商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7,39(4):623-631.

[6]佚名.辽宁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典型村镇房屋抗震现状调查与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8,34(03):103-110.

[7]杨永生.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土坯墙体及房屋的抗震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7.

[8]刘深,张敬书,刘乐.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研究综述[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7(3):2-6.

论文作者:毛晓坤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浅谈延性设计在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毛晓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