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丽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评价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先糖皮质激素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对照组单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评价生化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用药,预后较好。
关键词: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
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1],其诊断依赖于肾活检,其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可分为特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目前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尚无统一方案,且免疫治疗方案及其疗效评价也存在较大争议。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推荐,IMN患者的免疫抑制方案首选交替冲击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2]。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连续口服环磷酰胺和静脉冲击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MN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知情同意。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34~65岁,中位年龄53.6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35~66岁,中位年龄54.1岁,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将两组患者入组时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降脂药物或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剂量为40~60mg/d(最大量不超过60mg/d),1次/d,晨起口服,连续12周后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15mg/d,连续12个月。对合并糖尿病、结核病或耐糖量异常患者,建议减低泼尼松剂量过半。观察组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方案,分别于1、3和5个月前3d给予泼尼松0.5g连续冲击治疗,后改为泼尼松0.5mg/d口服27d,第2、4和6个月停用泼尼松,改为环磷酰胺0.75g/m2冲击治疗1次。
1.3疗效评价
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肝肾Scr、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等生化指标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定量<0.4g/d,血清白蛋白>35g/L,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部分缓解(PR):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肾功能趋于稳定;无效(NR):24h尿蛋白定量>3.5g/L,或血清白蛋白<30g/L,或肾功能恶化。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后Sc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过,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血清ALT升高,1例血清肌酐升高>50%及1例呕吐,对照组2例低血压,2例血清肌酐升高>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临床普遍认为,IMN的治疗原则应为降低尿蛋白并延长肾脏寿命为主。研究指出,IMN完全缓解患者2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IMN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既往研究显示,尿蛋白量、肾功能、病理分期等因素同IMN患者的肾功能恶化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不仅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会造成患者治疗后复发风险上升。在IMN患者的预后评估方面,美国FDA指出可将PR和CR作为此类患者长期预后的替代重点。其中TroyanovS等研究指出,CR患者10年生存率为100%。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达PR而未发展为CR是引起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提示对于PR患者应加强复查,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肾功能变化。
综上,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有效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改善,通过在早期快速降低尿蛋白量,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有效,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大川.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3):44-45.
[2]徐青云.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6):33.
[3]王蕴倩.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和预测因素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6):77-78.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患者论文; 肾病论文; 激素论文; 统计学论文; 酰胺论文; 血清论文; 疗效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