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大开发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开发西部首先需要国家巨额投资,调水修路,创造基本的生存和投资环境,提高民间投资的边际收益率,这是第一次资本积累。然后需要带动更大数量的民间投资,完成第二次资本积累。政府已经宣布对参加西部开发的外商直接投资,给予特区的免税政策。我们需要探讨的是,除优惠政策以外能否利用资本市场,为投资于西部的企业提供第二次资本积累的条件。我认为资本市场在以下几方面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上值得考虑。
确立股市新思维,以西部开发作为重点炒作概念之一
首先,需要克服的是以企业市盈率规范股票市场的旧思维,确立以股票市场积极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维。中国资本市场欲对经济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树立新思维。西部开发股由于有着重大意义,应该作为炒作对象,这是“股市新思维”在中国具体条件下的用,是把一般意义上的以股票市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为特殊意义的促进地区开发。其次,我们应当以中央提出的西部开发战略为契机,将股市热点引向西部板块。第三,要进一步挖掘西部开发政策的含金量,使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将从中得到较大的收益。从已披露的酝酿政策看,西部开发仍主要从优惠政策入手,试图通过优惠政策吸引资金、人才向西部地区集中,通过西部企业来最终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第四,从西部概念股目前的市场空间看,大多数经长期调整后处在相对底部区域,当前绝对价位相对较低。第五,西部股在流通股本及总股本上,大多数盘子不大,易于在二级市场上运作。
根据有关人士统计,西北地区上市公司总的股本规模仍然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61家上市公司的发行总股本为115.61亿,流通总股本为43.24亿,流通比例为37.4%,与全国同类指标29.51%相比,高出近8个百分点,表明西北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本流通性较强。 西北地区上市公司的平均总股本是18953.06万,平均流通股本是7087.98万, 低于平均总股本30015.8万和平均流通股本8858.35万的全国平均水平,股本规模普遍较小。就目前市场对新热点的需求看,在经过了高价股和科技股的热点炒作后,也需要有新的市场热点来填补热点真空,西部概念股恰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综合这些市场因素来看,西部概念股应有其投资的机会。
开发西部的机制,应该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重,前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建设基础设施;中后期以民间投资为主导开展市场化经营,两个阶段不可能截然分开
股票市场的炒作应该先于民间资本,与政府投资主导的阶段并行。在股票市场融资的上市公司,在前期可以以基础设施、环保产业为主,与政府投资配合,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然后逐步向骨干产业转移。我们建议以股市推动西部开发,并不是说它可以代替政府投资,也没有把股票市场的作用仅仅归纳为炒作概念。开发西部的关键问题取决于技术的可行性,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社会舆论和人心的鼓舞,目前这些条件都远远没有具备。只靠炒作概念,不可能真正促进西部开发,甚至连股市自身也搞不好。我们只是从发展股票市场的角度,探讨它能够为西部开发做些什么,探讨西部开发能够为发展股票市场提供些什么。如果能够使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对中国的发展肯定不是一件坏事。
国家应批准更多的西部企业上市
二级市场股票价格高,上市公司一级市场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收入。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公司上市的数量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以西北地区为例,从1993年8 月陕西的陕解放作为西北地区第一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股票上市以来,到2000年1月20 日刚刚在深圳上市的宁夏东方钽业为止,经过七年时间,西北地区共计有61家公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挂牌上市,其数量仅为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6.62 %,只抵上海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一半,与深圳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相当。这是与占国土面积3/4的大西部极不相称的。
据统计,在西北61家上市公司当中,陕西有20家、新疆有14家、甘肃有11家、宁夏有9家、青海仅有7家。在各省区中,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市或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陕西有19家上市公司集中在西安、宝鸡、咸阳三个关中城市;甘肃有9 家上市公司集中在省会兰州市;宁夏有7家上市公司集中在银川和石嘴山市;新疆有11 上市公司在乌鲁木齐及其邻近的昌吉市;青海有5家上市公司在省会西宁市。 这种布局说明西部并不是所有地区的经济都不发达,西部的许多大中城市、甚至某些产业和某些企业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当地的经济同样能够造就和培育一大批上市公司,比如盐湖钾肥是全国唯一的一钾肥生产基地;东方钽业在世界钽粉、钽丝产业中排名前三位;彩虹股份是国内八大彩管生产基地之一;咸阳偏转是国内最大的显像管用偏转线圈生产厂家;蓝星清洗是国内清洗剂产业的龙头企业;秦川发展在全国机床行业的综合排名上列第一;西北轴承是国内轴承行业的三大生产厂商之一;西飞国际是国内航空制造业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特变电工堪称国内特种变压器生产的骨干;新疆众和是国内最大的精铝生产企业等等。所以我们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就必须在更多需要发展的地区和更为需要扶持的行业中给予更多的上市指标,并培育出一批具有增长潜力和带动力强的公司上市。
积极调整西部上市公司的产业分布,积极推动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西北上市公司的行业属性大多较为鲜明,但行业分布零乱,传统产业较多,新兴产业少,基础设施产业缺乏,资源优势产业太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做好西北地区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应是当务之争。以西北为例,西北共有61家上市公司,其中只有三家公司被称为综合类公司,其余的58家公司依其主业特点可清晰划分,并有如下几个特点:(1)传统产业较多,新兴产业较少, 多数上市公司的主业属于冶金、建材、商贸、机械等传统产业,主业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公司相对较少。(2 )基础设施产业缺乏。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较为落后,并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要开发西北,首先是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本市场也应该为此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但在目前西北的61家上市公司中,真正能划归到基础设施类的产业只有水利工程一个,这显然是很不够的。(3)资源优势产业太少。西北地区的土地、矿产、 旅游等资源极为丰富,这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发展西部经济重点是应该发展西部的资源优势产业,然而,这一点在股票市场上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农业资源是西北地区最具优势的资源之一,但目前在西北地区上市公司中,主业能真正算得上是农业类的只有两家,这与西北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以及农业在西北各省区重要的战略地位极不相称。从事矿业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上市公司也屈指可数,难以体现西北地区作为主要矿产资源地的比较优势。旅游业方面,上市公司只有三家,且从事的主营业务仅公是旅游行业中的“吃”与“住”两项,而从事真正意义上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上市公司尚没有一家。但是,商业类上市公司在西北部却集中了8家,占西北上市公司数的13.1%。不仅如此, 西部地区那些处于能源、机械、矿产等产业中的上市公司,多数都为以前的国有企业改造而来,因此其股权结构中不可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死板的股权结构引致了没有创新力的公司治理结构,这类公司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而打破这种沉闷局面的唯一办法就是实施公司的资产重组和资本经营,将非流通股尽快置换出去,引进优良资产和可流通的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所以,做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公司的资产重组,在实施西部开发大战略中有着尤其突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