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本文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监理;监理难点;建筑监理
一、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难点
(一)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缺乏力度
监理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国内监理工作对相关监理人员的要求仍然不高,管理也不够严格,这就使工作人员在对工程监理的过程中缺少认真负责的意识,对一些细节的审查不够仔细,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这就给建筑工程带来诸多问题。同时监理单位本身也缺乏对监理工作的明确标准与规定,从而使工作人员缺少对具体任务和工作内容的了解,进而影响监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 缺乏对监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监理流于形式
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改观,但相较发达国家仍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对监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还严重不足,许多工程单位只是单纯的为应付国家强制性监理的规定而监理,并没有将监理的作用真正落实到位,这就给监理工作的推进造成严重阻碍。监理意识的匮乏,也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监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利于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
(三)监理企业管理不健全,监理队伍素质不高
监理工作担负着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监理行业整体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据调查,我国满足甲级资质的监理企业占比不足20%,乙级资质的监理企业也仅占25%左右,其他的具有丙级资质的企业虽然数量较多,比例达到65%左右,但却很难满足当前建筑工程监理的需求。不仅如此,即使是具有甲级资质的监理企业,其自身管理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缺少对监理工程师专业素质进行严格考核的机制以及无法有效控制施工队伍流动性。而对于乙级和丙级资质的监理企业而言,其存在问题更多。一方面这些企业缺少必要的独立监理机构,具体监理过程不够科学合理,不能与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使监理单位对工程缺少详细的了解,难以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导致建筑工程出现造价高、进度拖延乃至质量不达标等众多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在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上存在不足,既缺少必要培训和引导,也缺乏严格的考核问责机制,这就导致国内的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在监理工作中既不注重团队的配合,也不注重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认真审核,工作态度懈怠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工程种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无法对工程技术和进度进行良好把控,严重影响了工程最终质量。
二、我国建筑工程监理难点的应对措施
(一)各方共同努力提升对监理重要性的认识
监理工作与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不同,它是对工程整体建设的一个补充,用以对建筑工程查漏补缺,对工程单位进行有效监督,从而与工程单位共同写作将项目建设好,保证建筑工程的完成进度和质量。因此,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监理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首先必须转变以往对监理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其作用的重要性。一方面国家应制定出更为严格、明确的监理规范和规定来对监理领域进行约束,另一方面监理企业和工程单位也应重视起监理工作,通过将监理的意义内化为企业和行业内部的共同准则和文化来提升所有从业人员的意识,进而通过思想的转变推动监理事业的全面转型优化。
(二)加强监理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当前各行业迅速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石,监理行业亦是如此。因此,我国监理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并为我国的建筑事业提供有效助力,就必须注重对人才队伍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对当前监理队伍中的人员进行筛选,监理单位应将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留下,并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监理技术和多样化技术培训,从而促进监理队伍的人才多样性。其次,要进一步构建起完善的监理工程师选拔、考核制度,对于总监理工程师的选拔要注重从业务、管理能力和道德素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对注册监理工程师严把从业资质,同时还要加强对总监理工程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的再培训,不断提升监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为监理工作提供雄厚的人才保障。最后,作为监理工作的从业人员,也要注重自我提升,在从业过程中继续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监理水平的锻炼,并在实际监理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好总结梳理,以提升在今后监理工作中对问题进行预测和解决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将监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完善监理制度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对监理工作的各方面进行约束。
首先,监理单位应建立起完善的上岗制度,并做好对监理工作的详细描述。一方面上岗制度要对监理工作的具体开展进行明确的规定,将各方面注意事项和实施细则明确化,使监理人员能够明确任务和职责。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就要求监理单位不能为了省事将一套上岗制度应用于不同工程,而应该本着为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单位负责的态度,对每项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都进行全面分析并据此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上岗制度,使得上岗制度能够更好的为不同项目的监理服务。
其次,要完善监督制度。监理工作是对建筑工程的监督,但监理工作的具体执行同样需要监督。因此,监理企业要制定出完善的监督制度,帮助监理人员明确违规事项,并督促监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在这一方面,监理单位应定期安排人员到工程现场进行巡视,及时掌握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工程情况,监督监理人员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最后,要完善奖惩机制,通过明晰责任和奖惩,对监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处罚,对落实到位的予以奖励,倒逼监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同时提升监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虽然在现实当中仍存在一些难点,给监理工作的落实和行业发展在成了影响,但这些难点都是可以通过提升思想认识、加强制度约束、提高人才素质等手段来解决的。尽管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但只要抓住思想、制度和人才队伍这三个关键点,我国的监理事业将会登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骏. 监理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实践和探索[D].东南大学,2016.
[2]李晓飞. 工程监理中协调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建筑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志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制度论文; 难点论文; 监理工程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