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23
摘要:随着各种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各项工程的建设,地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种地质灾害不断发生,这就促使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较高的要求。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比较复杂,种类较多,突发性比较强,分布较为分散,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对整个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使用一些预防技术与处理测试,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几率,有效地促进岩土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
1.1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共同组成了地质工程学,而且岩土工程所描述的地质特点要更为直观与准确。从本质上来讲,岩土工程指的就是对不同种类的岩土进行加固与开挖作业,而地质灾害防治则是针对容易发生的灾害状况展开预防以及处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态与环境两个方面,对于利用和开发的合理性较为关注。
1.2地质灾害
所谓的地质灾害,具体指的就是受人为因素亦或是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则会严重危及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的突发性特征较为明显,在发生前难以准确地预测,即便预测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之内采取预控的措施。对于地质灾害成因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因素。由于地质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而必须要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尽可能规避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
2造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岩土工程的数量逐渐增加,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高。通常我们将地质灾害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也叫作“第二环境问题”;另一种是自然地质灾害,也叫作“第一环境问题”。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占50%,像是能源企业对能源的肆意开发、不注意施工技术而造成地面裂缝、地面沉降等现象都会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虽然自然因素也会造成地质灾害,但是远远不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频率高,其危害性也有很大的差异。之所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会造成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因素改变了地质环境,当地质体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给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在岩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其实有很多,除了施工现场自然地质条件以外,还包括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地质灾害,肆意开发破坏了山体原有的结构,地表失去了能够支撑其稳定的条件,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坍塌、裂缝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生活、社会建设、企业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3.1滑坡治理
以地表排水量为主。在进行滑坡治理的时候,可以在地表的上方采用清方减载与填土反压的方案。在外部支持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是抗滑挡墙技术。该种方法在治理滑坡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抗滑挡墙在施工上具有一定的优点。比如布置灵活,施工简单,施工面积小,施工速度快等。在早些时期,我国铁路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防止地质滑坡灾害的产生,经常使用抗滑桩技术,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成果。在以后治理地质滑坡灾害的同时,改变了治理的措施,将地表排水与减方减载等措施相结合。最后逐渐形成现在应用较多得防灾措施。主要采用支挡结构、削方工程与排水工程相结合的滑坡治理方式。在治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措施是对地面、地下、立体排水的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3.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建造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定要依据危险形成的方式和原因,以及灾害发生的难易程度、防治实施的目标等级等合理制定。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拦截和阻挡工程、减轻载重量与压脚工程、护坡工程、加强加固工程、搬迁工程和避让工程、截水和排水建设的工程等。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止灾害发生的重要手段,使用工程防治措施的情况分析及采用的具体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房屋护坡为例,大多数房屋周围修建护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选用护坡前缘增加支撑、护坡后缘地表排水、或是削减护坡周围的土石方等措施;而针对较大型护坡,要依据地质工程的实际勘察资料合理的选择防治措施。第二、生物防治措施就是要种草护坡、植树造林及合理放牧等,生物防治措施节省投资,应用范围广,可以促使生态逐步趋于平衡,同时也改善了自然条件。这种措施防治作用的持续时间很长,但是其发挥作用的时间也比较长。第三、依据灾害发生的区域特点和该区域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区域、塌陷区域及泥石流发生区域需要采取退耕还林或是封山育林等措施,保护环境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第四、采取适当的避让措施,首先是下雨天要避让:对可能出现灾害的地方,例如变形斜坡和一些工程隐患点,在下雨天要避免人员的接近。各乡镇既要有防灾预案也要编制好安全转移群众的预案,在雨天要逐户的安排转移。其次是异地搬迁避让:对于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且影响的时间长的地质灾害,如果建设预防措施的花费超过人员搬迁的花费,或者既便搬迁,再次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就要采取异地搬迁避让的措施。
3.3崩塌防治
在对崩塌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要先对岩土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岩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必须加强对岩土的加固作业,避免土体出现滑落的情况,有效地防止土体出现裂缝的几率,保证岩土原有结构的稳定性。与滑坡治理相比较,治理崩塌的难度较低,治理方式较为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在陡峻边坡出现的崩塌来讲,产生崩塌的裂缝与岩土结构面的组合、地质情况的活跃度不受到人为的控制,而是由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和卸荷裂隙的扩张决定的。在裂缝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对存在危险性的土体进行清理之后,可以使用锚杆加挂网喷护锚固的措施对土体进行加固。
3.4生物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通过绿化的方式来进行生物防治,在防治的过程中既能够避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又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岩土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常用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生物防治技术有两种:植树造林和种草护坡,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成本比较少,并且能够使用的范围比较广,具有显著的成效。更重要的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生物防治技术能够长时间的发挥作用,对于未来岩土工程的施工也有一定的保障。但是,与其他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相比,生物防治技术所消耗的时间也比较长。
3.5泥石流防治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相关部门愈加注重对环境治理,如在对待泥石流的问题上,为了更加有把握的控制泥石流的发生状况,相关部门采取全面治理的方式,结合生态工程以及沟、坡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从而找到所存在的隐患,进行治理。在当前的形势之下,泥石流的治理顺序是按照上坡治理、堆积区治理、沟谷区域治理依次进行的。当然,在处理泥石流问题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如若该区域灾情严重,则需要建设防护林、修复裸露坡面,以此达到稳定山坡、保护坡面的效果,而且能够避免侵蚀现象的发生。
3.6避让措施
3.6.1雨季阶段的避让措施。针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亦或是容易变形的斜坡,在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都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以及气候特点,科学合理地采用避让的措施。不同的地域需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当作重要的基础,并且重新编制安全转移的具体方案以及规划,以保证及时将地质灾害所影响区域的人员与资产进行转移,将其安置于准备好的避难场所,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在避让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就近原则采取处理措施,将人员以及资产等安排在距离最近的避难位置,进而有效地减少地质灾害所产生的破坏,使得成本得以降低。
3.6.2搬迁避让措施。针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所需花费的成本要高于搬迁费用。为此,应充分考虑具体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相应的措施搬迁避让,尽量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减少形成的损失。需要注意的是,在搬迁避让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地安置人民群众,以保证其生命安全,维护其切身权益。
4、结束语
在岩土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与施工现场实际状况相互结合,充分考虑施工地形与地质等状况,以保证深入了解工程项目施工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方案,规避工程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针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岩土工程,则应当在施工作业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作用,全面改进并完善防治措施,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研发全新的方法与技术,尽量将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煦,孙佳茜.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6,(19):87.
[2]朱钰.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03):171-172.
[3]修志超.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04):67-68+88.
[4]曹伯茂.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及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5,(21):218+220.
论文作者:郑岳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护坡论文; 工程论文; 发生论文; 防治措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