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研究_自然地理论文

基于新课程背景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难度”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地理论文,新课程论文,难度论文,背景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中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必修1”模块(自然地理)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教师也认为自然地理的教学存在的困难较多。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经典内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的第一个必修模块,是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开局”。因而,自然地理内容学习的情况,对学生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学习及未来学习领域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教与学为什么会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教学的定位不够准确;自然地理知识点本身难以理解等。本文将对“难度”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进行分析。

一、问题呈现

由于自然地理具有理科属性,不少教师习惯于按照自然地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从自然地理要素或圈层出发,逐个挖掘其蕴涵的原理、规律,对自然地理的概念、原理、规律分析得很细致;同时,由于教师的心里总是装着“考试”,特别是长期从事高三教学的教师,习惯于深度挖掘知识点,过去自然地理教学课时为54课时,现在只有36课时,因而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同时,自然地理的一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讲,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其一是有些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立新概念,理解新原理、新规律。我们发现,凡是在学习新知识时,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要求较高的内容,学生就会觉得学习难度大;其二是有些自然地理现象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很难直接观察、体验。

二、问题解决举例

案例1——分层次设计地球自转“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教学要求

[设计Ⅰ]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对于“自转周期”的教学要求是:了解其有两种表示方式——太阳日和恒星日。太阳日是昼夜更替的周期;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对于“自转速度”的教学要求是:了解两种速度的表示方式——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知道除两极为0外,地球表面任何地方的角速度相等,为15°/小时;从赤道向两极线速度逐渐减小,两极的线速度为0。

2.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会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要求能够在示意图上认识晨昏线,要求会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不要求进行地方时的计算。

3.结合实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要求知道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

[设计Ⅱ]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对于“自转周期”的教学要求是:了解其有两种表示方式——太阳日和恒星日。太阳日是昼夜更替的周期;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运用示意图表示出两者的差异。

对于“自转速度”的教学要求是:了解两种速度的表示方式——角速度和线速度。知道除两极为0外,地球表面任何地方的角速度相等,为15°/小时;从赤道向两极线速度逐渐减小,两极的线速度为0。能计算出赤道、30°(S、N)、60°(S、N)等特殊纬线上的线速度,即掌握线速度的计算方法。

2.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会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要求理解晨昏线的含义及其与纬线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要求进行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3.结合实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要求不仅知道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而且能够进行相关的实验演示。

“设计Ⅰ”与“设计Ⅱ”的差别在于,“设计Ⅰ”把握住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将教学定位在应知、应会的层面,既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也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会过大。“设计Ⅱ”是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对学生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基础要求较高。教师可以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具体确定教学要求。

案例2——景观图片情境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自然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直接观察到这样大尺度空间的地理现象。解决的办法是用课件、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这是一种在地理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尽管这样可以使“抽象”变得“直观”,但毕竟还是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孙小红老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新课导入中,同样采取了图片情境设计的方法,只不过她是通过自己在英国进修时,拍摄的有自己形象在其中的英国冷季草坪照片,引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内容的教学。同样是草坪景观图片,但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在其中,就增加了图片“真实感”,拉近了地理现象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

案例3——自然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是在教学中模拟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如南京六合程桥中学的厉兵老师,组织学生用塑料薄膜、竹片等在学校附近的田地里搭起“大棚”,一个小时后测量“大棚”内外的温度,结果让学生们感到非常震撼。尽管“温室效应”并不是一个教学难点,但只在书本上学习地理原理,学生没有切身感受和震撼。厉兵老师还利用铁杆、椅子、芭芘娃娃等设计了“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实验;用旧报纸设计了褶皱形成实验,观察背斜成山的“过程”,使学生了解背斜顶部张力的情况,从而明白为什么背斜部位往往会变成谷地等。这些演示实验,成功地化解了自然地理学习的难点,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案例4——建立自然地理知识链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对学习新知识十分必要。如有不少学生觉得世界洋流的分布比较难学,教师在设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大气环流的原理,指导学生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通过“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这个知识基础,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季风的形成及其特点,理解印度洋季风洋流的特点。

再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掌握所有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但如果要进一步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必要的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是不行的。因此,进行“世界气候类型及特点”的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即从热量(温度)条件与降水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首先以热量(气温)为主导因素进行分类,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气候、寒带气候;再考虑降水因素,如热带气候又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在了解气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海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对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的掌握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了。关于气候的一些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教师可以恰当地进行初、高中衔接,形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案例5——利用课件、板图化解难点

对于自然地理的难点知识,利用课件、板图、板画等教学手段来演示其形成过程和规律,可以较好地化解,也有利于学生观察,使得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如“洋流分布规律”,学生觉得难以记住,南京市“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的蒋小润老师设计了一组板图,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绘制洋流图时,按模式图中洋流的位置与实际的洋流分布(①→①、②→②、③→③、④→④),逐一描绘到世界地图上,同时注意纬度关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关系、空间运动的理解。

案例6——设计研究性作业

改变常规作业形式与要求,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研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巩固自然地理原理。例如,南京市“高中学业评价”研究小组以“南京市夏季耗电量大及其解决的方案设计”为核心,编制了系列研究性作业,如“恒温绿色小区建设方案设计”,就要用到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及太阳能利用的相关知识与原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有兴趣,同时,可以适当延长学生对该问题学习的“期限”,对于进行该项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可以给予免考“待遇”。我们可以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真正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亲身体验,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

三、反思

在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结构”“价值”“平衡”。“结构”是指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自然地理教学的基本框架,包括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显性结构指框架结构、内容结构;隐性结构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难度结构。“价值”主要包括学科价值、教学价值。“平衡”即寻求学科、教学、学生之间的平衡,整体考虑,系统规划。

对于必修模块的教学而言,应把握课程标准的底线,知识点的教学不宜挖掘过深,也不要面面俱到。要明确哪些内容是自然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突出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学思维方式、形成有利于地理环境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价值,控制自然地理知识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使得自然地理的教学“适度”,切莫把选修教学的任务移植到必修课的教学中来。

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不同学校的生源情况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把握课程标准底线的基础上,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根据生源状况,确定是选择基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性目标,还是选择基于课程标准的拓展性目标。既不能让学生“吃不下”,也不能让学生“吃不饱”,努力寻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知水平与教学之间的平衡,使得自然地理教学趋于“适度”。针对不同的生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既可以对教学进行正确的定位,也可以解决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

解决自然地理原理、规律教学难的问题,还需要在教学中把握好“相关度”。这里的“相关度”有两层含义,一是知识间的相关度;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及日常生活实际的相关度。知识间的相关度,是指自然地理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处理与把握、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初高中地理知识间的联系等。与学生认知水平及日常生活实际的相关度,主要是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成熟度及其生活经验积累的情况。

“相关度”的把握,关键在于教学“坡度”的设置——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和指导方法。创设情境旨在为学生学习难点知识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的相关内容迁移到自然地理的学习中来。搭建平台主要是为学生展示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及交流学习成果提供空间与机会,这也是一种任务驱动型学习方式。强调“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概念、原理;其二是学会从观察地理现象出发,寻找地理特征、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地理规律。自然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理环境,养成有益于地理环境的行为方式,这是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总之,在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标签:;  ;  ;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研究_自然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