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红色经典课程的发展及其价值体现_南京安魂曲论文

初中红色经典课程开发及其价值体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红色论文,初中论文,课程论文,价值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读书在语文教育中占据何等地位,专家的看法相对一致:“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理群)“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温儒敏)可见,读书是语文教育之“根”,离开了“读书”这个根本,语文教育就会百病丛生。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语文教育经过一番番的“提纯”、一遍遍的“蒸馏”,蜕化成了“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巧训练——结果,做题成了语文学习的常态,考试变成语文学习的动力,名次成了学习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么无暇读书,要么只为消遣去读一些精神营养很少的诸如哈日哈韩、玄幻穿越、小里小气、花里胡哨甚至旁门左道、歪门邪道的书。长此以往,头脑空洞、人格贫弱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严重缺钙等诸多问题便在所难免,最终黯淡了学生的灵魂。身为语文教师,不能不为此深感忧虑。关于读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几句十分重要的阐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①让学生走进名著,其实是语文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

      人大附中初中学段的名著阅读活动是2010年起步的。初中三年之中,我们为学生推荐的各种“必读”“选读”作品不下50部,学生人均阅读古今中外名著达30部。据笔者和吴凌老师编著的《走进名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读书》一书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学生读过的书总计在100部以上。时至今日,人大附中这一读书活动已经扎扎实实地持续开展了五年。

      在引导学生海量阅读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相对集中地推荐了20多部表现革命传统题材的优秀作品,形成了“红色经典”系列。经过不断努力,“红色经典”阅读活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果。2015年12月27日,“北京市《红岩》专题阅读教学研讨会”在人大附中举行,北京市委、市教委、市教科院领导和来自全市各区县的教研人员、教师代表共6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先后刊发人大附中阅读“红色经典”的经验文章;人大附中“走进名著,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的教研成果获得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海淀区2015年“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以下本文试从“什么是‘红色经典’”“‘红色经典’读什么”以及“‘红色经典’的阅读价值”等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一、什么是“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是一个宽泛的说法,通常指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题材的优秀作品。在人大附中的“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活动中,我们对“红色经典”的概念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关于“红色经典”题材的历史范畴。

      “红色经典”题材的历史范畴,一般的说法止于“现代”。但这样一来,许多反映近代中国人民觉醒、抗争的优秀作品,比如慷慨悲壮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文)、感人肺腑的《与妻书》(林觉民)、沉重厚实的《1911》(王树增)以及反映甲午惨败、香港被割、爱国志士和百姓奋起抵御外侮、宁死不屈事件的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补天裂》(霍达)等,就将统统被排除在“红色经典”之外,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写道:“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一共三款123字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近代史内容自占一款共60字,且近代与现代并提。习近平总书记说:“正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不懈抗争和持续奋斗,正是因为前人们浴血奋斗和英勇牺牲,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独立自主,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繁荣,我们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②著名学者金一南也说:“1840年以来,就是那些不愿做奴隶的前辈先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前仆后继,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③从觉醒走向抗争,从苦难走向辉煌,这是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一路走过的脚步。所以,我们在阅读“红色经典”时,把反映近代历史内容的优秀作品也纳入其中,使“近代”“现代”和“当代”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融为一体,形成了“红色经典”系列。

      其次,关于题材。

      以往,“红色经典”作品几乎是清一色的战争题材,重在表现革命者的英雄气概、斗争精神。而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整个民族在付出惨痛代价后才得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反映在作品的题材上,既有觉醒与抗争,又有苦难与屈辱。阅读时,前者会让学生热血沸腾,后者会让学生悲愤难抑。从中华民族近现代走过的脚步来看,两者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历史;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兼顾两类题材更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精神成长。

      另外,关于体裁。

      “红色经典”的体裁一般局限在“文学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体。按照这种界定,许多具有珍贵思想价值、历史价值、文献价值以及社会学价值的“非文学类”优秀作品——譬如回忆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史料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纪传体《聂荣臻传》以及王树增战争系列纪实作品《长征》《抗日战争》等等,均将被排除在“红色经典”之外,这是个很大的缺憾。有专家指出:“中学生不能只读文学经典,可以读一切可以读、值得读的书籍。”④“经典的选择与阅读,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等等。”⑤“‘红色经典’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价值,代表着一个时代,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诠释了一种时代精神,建构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如果给“红色经典”划定禁区,把许多非文学类优秀作品排斥在外,“那个时代的记忆”就将变得残缺不全。

      综上所述,我们把凡是表现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屈辱、苦难、觉醒、抗争的,能让人铭记历史、弘扬传统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怀的历史题材作品统统纳入“红色经典”范畴,从而形成一个在时间上涵盖“近代”“现代”“当代”、在体裁上“文学作品”与“非文学类作品”兼容的“红色经典”系列。

      二、“红色经典”读什么

      初中三年,我们先后为学生推荐表现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屈辱、苦难、觉醒、抗争的,能让人铭记历史、弘扬传统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怀的历史题材作品20多部。比如:

      反映近代生活的作品3部:《补天裂》《1901》《1911》;

      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20部:《呐喊》《彷徨》《子夜》《长征》《红岩》《西路军》《保卫延安》《四世同堂》《野葫芦引》《林海雪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苦难辉煌》《黄河东流去》《铁道游击队》《南京大屠杀》《南京安魂曲》《掩不住的阳光》《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毛泽东诗词》;

      反映当代生活的作品5部:《决战朝鲜》《创业史》《钱学森传》《蚕丝——钱学森传》《邓稼先传》。

      在体裁上,文学作品与非文学类作品兼顾,包括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纪实作品等。在题材上,更是非常丰富——“香港拓界”、北平陷落、义和团兴起、黄花岗起义、长征胜利、西路军惨败、南京屠戮、浴血抗战、狱中斗争、疆场厮杀、抗美援朝、两弹元勋、鲁迅唤醒国人灵魂的呐喊、大气磅礴的毛泽东诗词……重大的事件、开阔的空间、历史的纵深,交织出一幅悲壮雄浑的中国近现代史画面。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把上面的二十几本书按难易程度分为3个板块,陆续推荐给初一到初三的学生。三个年级的书单如下:

      

      这份书单有以下两个特点:

      特点之一:由浅而深,循序渐进

      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面,作品选择是否妥当至关重要。读书活动开展之初,如果推荐的作品过难,学生很可能一打开书就会“呛水”,从此产生畏难心理,排斥读书。为此,推荐作品时必须认真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从激发兴趣的角度出发,把最适宜学生阅读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学生的读书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形成难以想象的爆发力,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读书效果。

      三个年级的必读书目,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初一的《红岩》《四世同堂》等书具有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的突出特点,能紧紧吸引住学生,打开阅读兴趣的大门,是学生刚刚迈进初中门槛时的最好精神礼物。

      到了初二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作品,就不只是在讲故事了,而是具有史诗风格的纪实作品。内容上从战争全局着眼,时空跨度大,头绪繁杂,而且有着相当的思考深度和理性色彩。显然,如果没有初一的兴趣激发、习惯培养,要走进初二的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

      初三所推荐的几部作品又增加了阅读难度。从纷繁万状、错综复杂的《子夜》,到气势恢弘、内容厚重的《补天裂》,再到全景式、立体化展示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的《苦难辉煌》。对于学生而言,这几部作品表现内容的年代更显久远,题材也更为陌生,如果没有前两年的阅读积累和能力培养,显然是会有阅读障碍的。可是,当作品有了由浅而深、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循序跟进了。

      特点之二:“必读”“选读”一体互补

      书目分“必读”“选读”两部分,“必读”是要求学生重点阅读的作品,而且读后要求写出读书笔记,教师则通过读书笔记来检查学生读书的落实情况。“选读”是“必读”的重要补充拓展,两者在内容或题材上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仅以初一的“必读”与“选读”书单对此作一简略说明:

      《红岩》与《掩不住的阳光》,一为“必读”,一为“选读”,尽管两书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但题材相同,都是表现革命者的狱中斗争。《决战朝鲜》与《林海雪原》,前者为“必读”,后者为“选读”,虽然战争规模与环境大不相同,但都表现了英雄主义。《长征》与《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两书作者国籍不同,作品的视角、风格也大不相同,但都是记述“长征”的著名作品;通过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对“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有更为丰富、全面的了解。《西路军》则是写红军胜利会师陕北后,一支由两万多人组成的队伍挥师西征遭到惨败的故事。把写西路军失败和另外两本写“长征”胜利的书放在一起对读,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思考。

      学生读书能力存在差异,在阅读要求上不能整齐划一。“必读”与“选读”的结合,既有规定性,又有灵活性,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满足他们在“必读”之后的阅读拓展要求;对能力较弱的同学,也可在完成“必读”之后量力而行。从“红色经典”的整体阅读情况来看,多数同学既读完了“必读”作品,也读完了“选读”作品。还有部分同学在读完所有推荐作品之后,还主动寻找相近题材的书去读。实践证明,“红色经典”阅读活动之所以能很好地开展起来,教师是决定因素。只有把培养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循序渐进,引导得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才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生命能量,最终带来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和生命的健康成长。

      三、“红色经典”的阅读价值

      “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⑦就语文教育而言,“立人”的首要之举在于引领学生“读好书”,“提高阅读品位”⑧。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红色经典”因其在传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正气等诸多方面有无可替代的精神价值,因而应成为中学生的阅读首选。

      “红色经典”的阅读价值是全方位的,从语文学习的层面看,可以激发读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拓宽人生视野,丰富人文积淀,从而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个体生命的成长层面看,可以砥砺志向,锻造精神,博大胸襟,深邃眼光,陶冶心性,熔铸品格,给孩子们涂好精神底色,为其人生大厦夯实稳固的根基;从民族的层面看,青少年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认同以及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人生目标,“对于培养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践行,提高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无疑能发挥积极的作用”⑨。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等文件中多次、反复强调要“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为学生推荐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有效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的目的所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是国家课程理论建设的大步推进,另一方面却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严重滞后、脱节甚至割裂、悖离。有研究者发现: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鲜见红色经典作品,不仅初中原有的8篇“红色经典”课文被删除,高中原有的7篇“红色经典”课文也被全部删除⑩。在所谓体现国家意志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已渐呈扫地出门之势。难怪曾经为中国几代人无限景仰的英雄人物在当代中小学生眼中那样隔膜陌生,甚至可以拿来随便调侃、恶搞了。

      下面结合人大附中的阅读教学实践,谈谈对“红色经典”阅读价值的认识。

      1.回归读写本源,同步升华读写

      相传位于小亚细亚的戈尔迪乌姆小镇有个千缠百绕的绳结,因为日久年深,成了任何人都无法打开的“死结”。目前,中学生每况愈下的读写能力就如同这个“死结”,任凭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手法、技巧讲得天花乱坠,训练、考试密集如繁管急弦,学生的读写能力依旧呈颓势下滑,舆论诟病,社会非议也依旧。然而,当“红色经典”由浅入深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后,曾经的“死结”自然解开,学生的读写面貌也焕然一新了。

      (1)“阅读”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效率、广度和深度三个方面。

      首先,在读书效率方面,学生有过深切感受。

      小学阶段我只胡乱翻过几页法布尔的《昆虫记》,初一打开《红岩》时,好像一座大山挡在眼前,阅读如同“龟速”,仅仅一页就要耗费我4-5分钟。600多页40多万字的《红岩》竟然啃了快两月。可半年之后,80多万字的《四世同堂》,我只两个星期就读完了。

      雨辰同学的这一读书体会很有代表性。随着读书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都逐渐提高,三年下来,二十多部“红色经典”作品走进了学生的视野。

      其次,是阅读“广度”。

      当《红岩》《长征》等“红色经典”作品引发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之后,他们便主动去寻找相关历史题材的书来读——读了《决战朝鲜》(李峰)后,他们找来了《朝鲜战争》《最冷的冬天》;读了《南京大屠杀》(张纯如)《南京安魂曲》(哈金)后,他们找来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日本侵华遗留问题》《七三一魔鬼部队》;读了《四世同堂》后,他们找来了《平原枪声》《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山菊花》《苦菜花》《亮剑》;读了反映西南联大生活的《野葫芦引》后,他们找来了描写革命知识分子生活的《青春之歌》……于是,学生的视野日渐开阔。

      最后,是阅读“深度”。

      一是阅读内容的由表及里。从原来的只关注情节、爱看热闹到走进作品人物的精神世界;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到生发思考,写出感悟;从对一部书中孤立的人和事的关注到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风格等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二是从“有字书”走向“无字书”。为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有的学生还前往实地踏访:卢沟桥、鲁迅故居、红岩纪念馆、现代文学馆、金陵女子学院、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杨靖云同学在读了《南京安魂曲》(哈金)之后,被原“金陵女子学院”校长明妮·魏特琳在危难之际保护上万中国难民的事迹深深打动。于是,他利用周末只身一人去了人地两生的南京,经过辗转寻访,终于找到“金陵女子学院”旧址,并在随笔《金陵女子学院寻访记》中道出了心中的万千感慨。2015年9月2日,这篇随笔被《中国政协报》“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专刊”全文刊用。

      (2)“红色经典”带来的写作方面的变化更为明显。

      写作是一种情感表达,“内驱力”是写好作文的原动力,正所谓“情动于衷,辞发于外”“如鲠在喉,一吐为快”。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如果不去解决想不想写的“内驱力”的问题,而一味在手法、技巧之类“怎么写”的方面着力,无疑是一种舍本求末之举,也是当前写作教学的最大误区。结果,无论老师如何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学生如何搜索枯肠、冥思苦想,到头来,作文仍是越来越散乱,越来越肤浅,越来越小气,越来越柔弱,越来越空洞,越来越琐碎,越来越猥琐……

      然而,当“红色经典”在眼前展开,《1911》(王树增)中黄花岗起义的“碧血横飞”,《长征》(王树增)中的千难万险,《西路军》(冯亚光)中的冲天悲歌,《林海雪原》(曲波)中的险象环生,《野葫芦引》(宗璞)中的民族大义,让同学们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力透纸背的《抗日战争》(王树增)、气势恢宏的《解放战争》(金一南)、惊心动魄的《决战朝鲜》(李峰)、高屋建瓴的《苦难辉煌》,给同学们带来了感动和震撼。于是,他们让自己的情感从笔下自然流淌,一篇篇好作文便脱颖而出了。

      在读《四世同堂》的过程中,学生有憎恨有深爱有痛苦有思考,于是,从《中国人的奴性》到《屠刀下的觉醒》,从《天佑之死》到《从未有过的愤恨》,一篇篇情真意切的读书笔记诞生了。在读《野葫芦引》时,学生有感动有震撼有发现有感悟,于是,又催生出《走,抗日去!》《领袖脑壳论》《战争中的人性美》《爱家与爱国》等一批优秀的读书笔记。

      每当我们推荐给学生一部“红色经典”作品,都会有一批出色的读书笔记涌现出来。胡雨石同学曾在周记里自信地写道:“感谢阅读,让我能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并能在纸上自如地挥洒。”《北京晚报》曾为人大附中开辟“名著阅读专栏”,连续发表同学们的优秀读书笔记。另有数百篇见解独到、角度新颖的优秀读书笔记,汇集成《走进名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读书》(于树泉、吴凌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和《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于树泉、吴凌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两部专著,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朱永新先生这样评价:“我并不十分在意这些读书笔记写得多么文采飞扬、精彩纷呈。我看重的是,那些伟大的经典名著与学生们一起生活了多少时间,与这些稚嫩的心灵产生了多少共鸣。一个真正与经典同行的人,一定能够走得更远。”(11)

      2.增加人文积淀,丰富智力背景

      学好语文离不开丰富的智力背景,一旦失去史、地、政、哲以及军事、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宏大背景依托,语文教育就会显得捉襟见肘,苍白无力。尤其重要的是,中学阶段有很多语文教学内容和近现代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离开历史背景,以学生的年龄、阅历就很难理解作品内涵的深刻与丰富。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学生日复一日地处在“限于课本、忙于作业、止于考试”的近乎画地为牢的学习状态中,对中华民族1840年以来这段由屈辱走向抗争、由苦难走向辉煌的重要历史一片朦胧,脑子里除了一些来自历史课本的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概念碎片之外,缺乏最起码的从感性到理性的文化历史积淀。结果,语文教育所需要的丰富的智力背景,在经过“提纯”和“蒸馏”之后,只剩下字词句、语逻修等学科知识,黯淡了学生的灵魂。由于智力背景的严重欠缺,导致学生知识、能力层面的学习都大受影响,遑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郑逸杉同学在读过几部“红色经典”作品后,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对自己和同学们曾经笑骂霍元甲“贼眉鼠眼”和秋瑾“傻样”,甚至对江姐英勇就义进行调侃的做法作了深深的忏悔:

      上初中之前的我几乎没读过名著,什么“爱国”“民族大义”等等,在我脑子里完全是抽象的概念。当翻开《红岩》《1911》等“红色经典”,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懂得了其实口头上对先烈的嘲弄就是心中的不敬,我为自己从前的浅薄无知感到深深惭愧和自责。

      可以说,如果没有“红色经典”作品的背景依托,郑逸杉同学至今也不可能有对英雄的敬仰,是“红色经典”为他带来了生命的觉醒和成长。

      近现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历经兴衰荣辱,这一切,均形象而深刻地反映在“红色经典”的文艺创作中。从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补天裂》,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历史的《1901》《1911》;从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黄河东流去》,到以生命为代价创作的《南京大屠杀》;从《长征》《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决战朝鲜》……宏大的历史、精神、文化背景,不仅打通了学生心中历史与现实的通道,而且架起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桥梁。为配合课文《长征组诗》(苏教版八年级上)的学习,我们给学生推荐了王树增的《长征》。志桐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

      没阅读《长征》时,我凭什么要相信“红军都是钢铁汉”呢?大人净拿我们当傻子。但是一打开《长征》,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红军都是钢铁汉”呢?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12)读“红色经典”系列,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语文学习的智力背景,增加语文学习的底气;另一方面能让学生鉴古知今,对历史心生敬畏,对英雄心怀崇敬,对现实感到自豪,增加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最终形成人的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便落地生根了。

      3.经受精神洗礼,实施精神补钙

      “经典是建筑心灵殿堂的基石,但在这个为考试和分数忙碌的时代,这原本应该最为稳固的基石早已摇摇欲坠。”(13)而今,经典特别是哺育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早已淡出学生的视野,这导致本应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想抱负、乐观向上、充满自信等等,正在被玩世不恭、萎靡不振、苍白浅薄所取代。这样的人生,很像一艘漂泊海面的没装罗盘的货轮,货舱里塞满了杂七杂八的碎片化的“知识”,却缺乏搏击风浪的精神动力,也不知驶向何方。王树增先生曾写道:“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14)在这个精神孱弱的时代,“红色经典”会以其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和影响力,砥砺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安琦是个疯狂痴迷电脑游戏、陷于网聊不能自拔的同学,阅读“红色经典”让她跳出了网瘾泥潭。她在读书笔记中写道:

      当接触到真正吸引我的名著——《四世同堂》时,我第一次离开了网聊,如醉如痴地走进了老舍笔下的北平。从此,《长征》《野葫芦引》《决战朝鲜》,一发而不可收……

      丁阳同学用三言两语就写出了阅读“红色经典”带给他的精神成长:

      书中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让我敬佩得五体投地,在好书的熏陶下,我从一个小学阶段只看过一本《大战僵尸》、只知道成天奶声奶气叫“妈妈”的奶宝儿,变成了一个男子汉!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正是无数革命先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每每将中国从泥沼中奋力救出。从大气磅礴的《毛泽东诗词》到慷慨悲壮的《梅岭三章》(陈毅);从气贯长虹的《囚歌》(叶挺)到大义凛然的《我的“自白书”》(成岗);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到“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红岩烈士);从挺身吸引弹流的齐晓轩,到用手指挖通地牢却把生的希望留给难友的许云峰……“红色经典”中所展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坚贞气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无比忠诚、九死未悔的崇高信仰,都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阅读“红色经典”,既是在直面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大地,也是在仰望英雄辈出的璀璨星空。

      于是,曾经调侃“历史是什么玩意”的孩子懂得了对历史的敬畏;曾经嘲笑革命烈士的孩子对先辈充满了敬意;曾经质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凭落后装备取胜的真实性的孩子相信了信仰是无穷的……在如饥似渴的读书过程中,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多了一种一直向前、不畏艰险的勇气,一种明辨是非、拒绝诱惑的力量,一种植根大地、热爱祖国的情怀。

      钱理群先生说过这样一句颇有深意的话:中小学教育的全部工作和意义,就在于为学生“打开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王荣先生曾这样说过,“努力使语文教材形态这一块成为虚框”(15)。是的,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如果不突破语文教科书的限制,使之成为“虚框”,就无法为学生打开“广阔的文化空间”。每个学生都是一粒松树的种子,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先天基因。但是,如果把这粒种子放进杯子里,它就很难生根发芽;如果把这粒种子放进花盆里,它至多长成盆景;如果让这粒种子植根大地,它就会充分汲取水分营养、沐浴日光。学生就如同这一粒粒松子,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不去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不去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不去引领他们走进古今中外名著,通过博览群书去饱吸“水分”“营养”和“阳光”,为长成参天大树储备丰富的生命能量,而是把他们禁锢在语文教科书的“杯子”和“花盆”里,不仅会使其语文素养终生“定格”在一个很低的层面,而且还会严重“矮化”“窄化”学生的胸襟抱负和人生格局。尤其是在信仰缺失、价值观迷乱的当下,“红色经典”中最为丰富的水分、营养和阳光,会让学生“沉静、沉稳、沉潜到历史的深处、文明的深处、生活的深处,从而获得生命之重”(16),形成人的“核心素养”,为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至于“红色经典”课程开发的过程与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效果的评价以及对“红色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等等,我的同事们将分别撰文论及,这里不再赘述。

      ①⑧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②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

      ③金一南.苦难辉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④曹文轩.让经典阅读浸润校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12上).

      ⑤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⑥焦垣生,胡友笋.新时期以来红色经典“冷”“热”原因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⑦鲁迅.文化偏至论[J].河南,1908(8).

      ⑨⑩周娜,王箭飞,袁卫民.“红色经典”当代教育价值研究综述[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11)(13)朱永新.与经典同行的幸福[A].于树泉,吴凌编.走进名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读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1-03.

      (14)王树增.长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6)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标签:;  ;  ;  ;  ;  ;  ;  ;  ;  ;  ;  ;  

初中红色经典课程的发展及其价值体现_南京安魂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