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城市耿庄中心校 114224
摘 要: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由于其受到了年龄及经验的限制,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很难长时间的集中专注力,从而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引进教育游戏之后,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也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在潜能、思维的活跃度等,保障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下去。
关键词:教育游戏 学习兴趣 激发策略
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教育游戏有效的应用其中,将具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控能力不强,对其而言,传统教育当中的诸多方法都是不适用的。而通过教育游戏的利用,不单单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同时更好的获取知识、强化能力,也与其现阶段的兴趣点相符合,有助于教师达到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现阶段,对于其的运用策略、途径进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育游戏的内涵
教育游戏与普通游戏相比,具有着较强的严肃性,是严肃游戏当中的一种,其是专门为了教育目的而开发、设计的游戏,有着娱乐性、教育性兼并的特点。它是将游戏作为载体、以成熟的教学理论作为支撑的教育手段,取得游戏性和教育性的平衡,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捷径之一。
目前,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游戏已经被广泛性的应用于教育领域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其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更好的增强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高度集中的专注力,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及思维发展有着较大的意义。
二、小学教育中教育游戏的应用现状
1.没有正确的掌握教育游戏的概念。由于我国对于教育游戏的研究时间较短,在定义、内涵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特别是部分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难以分清主次关系,使得教育和游戏本末倒置,难以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例如,在运用教育游戏时,如果将游戏放置在主要的位置上,虽然会提升学生兴趣,但是却难以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如果以教学为主,又会大大的降低游戏的趣味性,使其难以发挥辅助作用,使应用效果得以减弱。总之,只有在两者之间找寻到一个平衡点,实现有效分配,才能够使其的应用效果达到最佳。
2.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不乐观。教育游戏这一方法具有着较强新颖性,其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不同的教师群体而言,其对于教育游戏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如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其往往非常喜爱运用教育游戏来推动教学开展,并认为其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的捷径之一。但是,一些有资历的教师却认为,教学应该是一个严肃的过程,并不适合引入教育游戏。这一现状,致使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当中的应用情况,非常不乐观。
3.部分教育游戏还不够成熟。目前,教育游戏这一形式仍然处在一个发展阶段,一些技术、成果等还未成熟。例如,部分游戏软件依然存在着较大的漏洞、缺陷,并不适合在小学教育中使用,否则不但会浪费时间,也难以达到预期中的应用效果。
三、利用教育游戏,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讨
1.增强趣味性,达到应用目的。要借助于教育游戏,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出趣味性的游戏形式,既要保障游戏的趣味性,也要将其的教育性展现出来。比如,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玩一个“猴子捞月”的教育游戏,让学生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一名学生在圈中间扮演“月亮”的角色、两名学生在圈外扮演“猴子”的角色,当游戏开始时,围成圈的学生要边走边唱歌谣,而圈外的学生就要去抓圈内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成功抓住圈内学生,该学生则要说出成语、诗句等内容,如果没抓住,圈外学生则要说出相关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游戏,可以在游戏性与教育性间成功找寻到平衡点,以达到预期中的应用效果。
2.注重连贯性,提升应用效果。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一些陈旧、死板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等必然遭到淘汰。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善于借助教育游戏的优势,以推动教学活动稳定、有效的开展下去。除了趣味性之外,教师在运用教育游戏时,也应注重其的连贯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应用效果得以显著的提高。
3.发挥引导性,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教育游戏来说,其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要想使其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完全的沉浸在游戏氛围中,促使教育目标的落实。
综上所述,在实施教育活动时,采用教育游戏的方式予以辅助,不仅与小学生现阶段的身心特征及年龄特点相符合,也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兴趣等,使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也应秉持着一个适用性的原则,切不可本末颠倒,只有这样才能将其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助力。
参考文献
[1]马志才 教育游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1):111-112。
[2]徐丽芳 池呈 张琦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游戏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02):120-123。
论文作者:于荣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游戏论文; 教师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这一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效果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