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点、线、面”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对教育对象有目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过程,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终,有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中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方法,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牢牢把握的三大要素,如何根据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合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内涵的界定及主要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点”,相对于教育对象而言,特指教育对象的自身特点,包括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和身体机能状况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是具有不同思想、观点、立场和生活情趣的人,不同的教育对象自身特点表现迥异,思想行为也不尽相同,教育对象多元化的思想行为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点”具有多元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点”的最显著特征,同时,教育对象的思想又是一个多变量的函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教育对象思想的多变性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点”具有多变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点”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科学地分析和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即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点”,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思想政治教育“线”,相对于教育内容而言,特指教育主线,即某一时期贯穿始终的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的体现和具体化、取决于一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映社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的实现,必须要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落实,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内容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一根红线,即教育主线。教育主线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统帅地位,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线”具有主导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线”的本质特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突出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教育主线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线”具有时代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线”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把握教育主线,突出教育主题,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面”,相对于教育方式与方法而言,特指教育系列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广泛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增强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方式制约着具体方法,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灵活多变、方法的先进多元,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面”应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面”的两个重要特征。因此,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与方法,在实践中加以正确运用,通过各种教育载体,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即不断创新、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面”,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观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关系的几何模型分析

假设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分别用P、L、α表示,“∈”表示“在于”、“”表示“寓于”,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关系的几何模型便可建立,并可通过几何模型,直观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了说明问题起见,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以下简称点、线、面。

1.点在线上 教育者必须从教育对象的自身特点(点)出发,因人而异,把握教育主线(线),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都能完全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因此,点在线上的教育称之为有效教育,表达式为:P∈L……(1) (如图1)

反之,点不线上,即教育者没有突出教育主线(线),针对教育对象自身特点(点)进行教育,致使教育对象没有完全接受教育内容。

表达式为:PL (如图2)

“P-L”图

2.线寓于面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教育主线(线),广泛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面),以活动为载体,使教育主线(线)始终贯穿于生动具体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面)之中。简言之,线寓于面,面是线的展开,线寓于面的教育可称之为主题教育,表达式为:Lα……(2) (如图3)

此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线没有完全寓于面,线面相交,且有一个交点。即表明教育者结合教育主线开展的教育活动简单化、单一化。(如图4);二是线没有寓于面,线面相离,没有交点, 即表明教育者没有抓住教育主线(线),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面)(如图5)。

表达式为:Lα

“L-α”图

3.点面结合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围绕教育主线,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自身特点(点),广泛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面),使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生动形象的教育,点面结合的教育可称之为活动教育。

表达式为:P∈α……(3) (如图6)

反之,点面相离,即教育者没有根据教育对象的自身特点(点),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面)。

表达式为:Pα (如图7)

“P-α”图“P-L-α”图

综上分析,依据表达式(1)、(2)、(3)式,可推出:

P∈Lα (如图8)

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有机结合的“P-L-α”教育模式:即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从教育对象的自身特点(点)出发,突出教育主线(线),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面)(如图8)。因此,点、线、 面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三大要素,其中,点是前提,线是主题,面是载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点”,这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关键所在;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线”,就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主题;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就是要找准载体,结合实际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多样化、生动化和形象化,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此,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不仅具有一定的几何意义,更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点、线、面”的特定含义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点”,主要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点上: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上进,渴望成才,政治热情回升,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信心,竞争参与意识增强,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认同感增强,表现出很高的爱国热情,不断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但部分大学生轻视政治理论学习,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仍存在着模糊认识,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重物质利益,以自我为中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大学生改革承受力较弱,焦虑甚至不满情绪上升等,这也是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突出的思想热点。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线”,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教育主线,这是由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理论指导地位所决定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统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对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虽然它们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基本立场、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都是一脉相承的,是统一的科学体系,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因此,加强邓小平理论教育,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和根本任务。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就是要紧紧围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这条主线,运用新载体,采用新方法,广泛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育活动,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乳交融地融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通过“两课”教学、党团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术性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系列教育活动,运用课堂灌输法、党团激励法、文化熏陶法、学术讨论法、寓教于乐法和自我教育法等,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感染力和实效。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点(点)出发,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主线(线),通过开设邓小平理论教育课,举办邓小平理论读书报告会和学术交流会,举行邓小平理论专题辅导讲座、论文征集、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开展邓小平理论专题社会调研活动(面)等,从而,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点、线、面”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