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_高中语文论文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_高中语文论文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视野论文,语文教师论文,意识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同时,根据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的创新,要求教师必须尽快走出过去更多地关注课堂的教学意识,生成视野更为广阔的课程意识,实现以课程来统摄教学、以课程来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目标。目前,最迫切的是要强化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促进课程意识的生成,通过不断强化,进而转化为课程行为。

所谓课程意识,“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1]通俗地讲,就是在学校活动中,教师要做什么、怎么做、达成什么目标的意识。课程意识的确立,意味着教师应关注的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问题,而更应该从整体上关注课程的价值、意义、目标以及实施。课程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整合意识

新课程追求的价值是培养“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纯看重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中语文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语文课程,而不仅仅是变变教材,改改教法。这就要求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对语文课程加以整合。

传统的教学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过程变成了接受知识的过程、训练技能的过程、落实“考点”的过程。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不应是语文学习目标的全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语文课程目标,通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来描述课程目标,从而确立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崭新理念。语文教师既要继承帮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好传统,更要发挥母语在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现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有机和谐的统一。

在课程设置上,高中语文新课程采用了模块设计方式,设置了五个必修课模块和若干选修课模块,根据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语文学习的内容,构成了相对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课程的模块化设计,较之以往的单元式设计,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相对独立性,使语文学科内部的结构有了重大突破。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把语文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整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内容体系,通过模块的综合化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在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根据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心理图式,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在教学内容上不是死板地执行静态的教科书,而应对现成的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减,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调融合,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整合社会上各种语文学习资源,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氛围,使语文课程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

二、课程开发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研制开发体制一直是中央集权模式,课程决策、开发、设计等方面的权力都在课程专家控制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和消费者,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他们的权力仅仅局限在“如何教”这样的技术性环节,至于“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得怎么样”等理性层面的问题,根本不需要也无暇去思考。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无条件地做教科书内容的“搬运工”,是教师的分内之责。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课程开发的权力,教师也成了课程发展的主体之一,应该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设计者。就高中语文来讲,课程综合性和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弹性和选择性,带来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给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从边缘人走进课程带来了可能。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专门列出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这一章,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尤其是选修课地位的加强,给广大语文教师创造了更多的开发课程的空间。按照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设计思路,必修课五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在两个半学期内即可完成,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为此,又提供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每个系列可以按照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设计若干模块,供学生在高中阶段其余的三个半学期中进行选择。选修课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更加注重选择性和多样性,更好地适应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潜能和发展需要,帮助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为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条件。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应按照各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要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并且模块内容的组合、模块顺序的编排,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连课程的具体名称都由学校自定,没有现成的课程可供选择,完全依靠语文老师自己去制订课程规划及开设计划,自己去收集资料、编制教材,自己去设计课程的评价体系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开发能力成了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三、课程管理意识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教师的角色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从新课程理念上来说,教师应当成为课程的研究者、编制者、创造者,同时也是课程的管理者。过去教师也或多或少地参与课程管理,但更多意义上是在从事微观的课堂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而宏观上的课程管理的任务则由教育行政领导或有关专家担任,教师只是执行者。

高中语文新课程在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引入了学分制管理模式,这是本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来衡量学生毕业所要达到的学习量,且是最低学习量,而不是以固定的总学时、修业年限来计量学生毕业所要达到的学习量。它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毕业应获得的总学分。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修满五个模块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必修课五个模块的10学分,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也可以从自身的学习需求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某个模块的内容;如果认为某个模块学习不够理想,还可以选择重新学习。从选修课角度来讲,每个学生选修的课程模块不尽相同,学习的程度也有差异,可以选修四个模块,连同必修课一共获得18学分,也可以选修七个模块,一共获得24学分。课程的灵活性、多样性、选择性、层次性,打破了传统课程千人一面的格局,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多样选择性,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增加了课程管理的弹性甚至学制的弹性,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自主权。此外,相对于必修课而言,选修课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建制,人数不固定,科目不统一,这些都给课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参与管理,成为课程管理的主体。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

四、课程评价意识

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检讨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目标;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轻体验,重选拔、轻激励,且更多的是偏重于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外部评价,而缺少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具有形成性评价性质的内部评价。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知识、能力体系的显性目标可以通过重复训练达成,可以通过程式化的考试来检测。语文课程又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其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精神底子的情意统一的隐性目标,绝非是机械、繁琐的训练所能达到的,也不是通过所谓的科学化、标准化考试能够加以衡量的。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必须遵循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必须遵循高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建立起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要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实行学生成绩和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能片面强调以甄别和选拔为导向的终极性、功利性评价。新课程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同时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担当起学生学习评价者的重要角色,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从而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各方面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新课程主张评价方法多样化,要求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2]积极、科学、有效的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课程意识的生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努力实践,不断增强对课程的敏感性程度,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强大推动力量。

标签:;  ;  ;  ;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_高中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