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桂林市 541003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各种商用、民用建筑日趋增多,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得到了建筑业的高度重视。深基坑支护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但关系着建筑的施工质量,更关系着建筑成品的使用寿命。本篇文章就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同行业朋友相互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深基坑支护; 施工技术; 管理;
为满足现代大众对房屋建筑的需求,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外在体现。不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地下建筑的构建也成为建筑的一种“潮流”,如地下商场、停车场等等,构建地下建筑的趋势呈现出不断加深的局面,许多发达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下五层甚至六层的情况,因此,对于建筑基础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进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要性就逐渐的凸显出来,成为现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
一、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要求
首先,运用的技术必须要先进,且结构简单,应具有良好、可靠的负载性能,保证基坑的维护体系拥有良好的挡土功能,能够保持基坑的四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次,要确保基坑相邻的地下建筑、建筑以及地下管道等不会因为基坑的开挖而受到变形、坍塌以及沉陷等的影响与损害,保证建筑物以及道路、管道的安全;再次,利用降水、排水等相关的手段与措施,确保基础的施工工作在地下水位之上进行;最后,在经济方面要做到节约合理,做好环境保护,确保施工的安全。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注意事项
首先,深基坑支护在开挖时可以考虑在与原地坪之下 1.5~2.0 m 之间的位置开始施工,即先挖出1.5~2.0 m 的土方之后再进行施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支护的高度,还能将较浅的障碍物清除掉。 其次,在支护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水给工程带来的影响。在地表以及支护的内部应该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把地表径流以及地表渗下来的水及时疏导出去。若是=地下水流量较大,混凝土层面难以行成,支护表面也难以成孔,就应该采取降低水位的措施,并且于水位之上施工。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1. 做好工程勘察工作
建筑施工在准备的环节中,既要依靠具体的地质条件实行初步的勘察工作,还要对急需支护的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然而各个场地的地质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工程勘察的对象要根据实际状况,比如可以依据地层结构,从具体施工的地下水位、变更条件等对土体做出合理的评价,并制定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重要的是,施工人员务必应调查好施工现场周边建筑物的状况,充分考虑对施工所产生的震动承受力。
2. 做好检测与监测工作
在深基坑支护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支护的主要结构或者是尺寸等不能与设计相符合,那么施工人员要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必须按施工顺序进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要有固定的周期,在地下水控制装置安装好以后开始监测。施工现场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巡视施工状况,巡检也要有周期,而且巡检要有完整的记录。
3. 避免地下水的影响
地表下的水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地下水渗透的区域出现了地面下沉的现象。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方法,通过这一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对深基坑支护结构产生的压力,从而改善土质条件,使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如果周边环境不允许采取降水措施,则可以建立止水帷幕,起到挡水的作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4. 保护深基坑四周地面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挖土工程中,应随时安排好施工现场周边的地表保护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地面的水如果渗漏进基坑的裂缝时,支护结构就非常可能出现位移的现象。面对这一问题,务必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堵塞工作,合理疏导地面的水分散流向其它地方,从而避免水流向基坑的可能。
5. 避免极限状态发生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工程含有破坏性的极限大致有:综合性的土体失衡;挡土部分基本的承载能力失效、基底出现移动、结构失稳甚至被破坏;地下冲刷管涌以及锚杆抗拔失效等。其实,因为挡土部分的局部变形所导致的周围设施和建筑物的结构性损坏,也是含有破坏性的极限状态的一种形式。就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而言,其地下室层数大多为 1~3 层,很少有能达到四层的。其基坑的深度大多为一层 5 m,二层 9 m,三
层 12 m,而悬臂石挡墙结构大多适用于深度在 7 m之内的基坑,倘若基坑的深度很深,就要采用单只点或是多支点形式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四、 深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案例分析
1. 工程的大概情况 某大厦,建筑总面积为 124 160 m2,地下面积45 436m2;它的高度是 112.8 m,该建筑平面结构属于方形布置,轴线距东西 10.1 m,南北 121.3 m;地下共构建了四层,基坑最深的相对标高-22.2 m;基础的结构为钢混梁板筏基。
2. 地质的大概情况
通过对相关地质勘察资料的查阅,工程拟建的区域处于某河的冲 积扇的北部, 地面标高应 为45.62~47.34 m,该区域的地质分层依据该区域的岩性、成因与年代,再结合工程特性能够将其分为14 个大层。
3. 水文情况
通过相关的调查,得出了一些列的水文情况数据,如下表 1 所示:
通过对水质进行的相关试验发现,该区域地下水对于混凝土结构以及钢混结构没有腐蚀性,但是对于单纯的拱结构却具有比较弱的腐蚀性。
4. 锚杆支护技术要点
土层锚杆通常又被称作是土锚杆,其主要作用就是在深开挖的地下室墙面或者直接在地面上又或是在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上掏孔或者钻孔,当孔深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深度后,把孔的端部扩大,改变其形状,通过以往的经验将其变成柱状较为合适,之后再向孔内添加相应的抗拉材料,比如说钢绞线与钢丝束,或者是钢管与钢筋,又或是其它相关抗拉材料。此后再灌入化学浆液或者是水泥,将其与土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能的锚杆。其特点是:第一,可以承受比较大的拉力,确保工程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能够对建筑物的变形量实施有效的控制;第二,由于施工中需要钻的孔孔径比较小,因此也不需要使用大型的施工设备;第三,能够节省大量的钢材;第四能够为地下施工提供较为宽敞的工作场地。除此之外,还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大的节省劳动力,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等优点。
五、结语
在现代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高度对基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使得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要性逐渐的凸显出来。因此,为确保建筑基础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了解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而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丽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中华民居,2012(05).
[2]彭亮.基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3]张俊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论文作者:梁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地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