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县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禄丰 651299
2015年12月《中国医学人文》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我院进行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28例患者均完整切除了病灶且均没有使用药物进行后期治疗,病症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的病史及身体的检查情况,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诊,患者得到治愈,还可以避免产生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其主要的发生部位位于盆腔,而腹部以及会阴手术侧切瘢痕处也可能会发生,此处发生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生命危险较小[1]。为探讨、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因素与预防措施,笔者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做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8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介于24~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25±4.5)岁。其中包括20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患者,有纵切口12例,横切口8例;会阴侧切口内异症患者共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灶大小为1~7 cm,其中有6例患者病灶>5cm,都是单发病灶。
l.2患者病史与发病潜伏期
所选取的28例患者均有过手术史。其中,有中期妊娠引产史患者4例;宫腔手术史患者5例;开腹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手术9例;子宫下段的剖宫产5例;阴道分娩的侧切术4例;经期绝育史患者1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的病灶发病潜伏期为11-60个月,平均为(35.44±2.36)个月。
1.3 临床表现及体征
在月经期间28例患者均出现切口处结节增大胀痛,月经后呈现缩小状。其主要症状表现:月经异常、下腹坠胀、性交疼痛及继发性痛经等。其中,腹壁切口子宫内异症患者疼痛度较轻,不需行止痛治疗;会阴体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下腹坠胀疼痛明显,会影响到排便及性生活[2]。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的手术切口处,可以触及到边界有非常清晰的结节,且月经期有十分明显的疼痛感。
1.4 手术范围及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的范围:在切缘与肿块距离2cm,28例患者均成功将病灶切除。针对会阴体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在5cm以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手术前,给患者服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为3个月,使用剂量为2.5mg,每周服用2 次[3]。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采取可靠性的避孕方法,所有患者均无严重性心力衰竭及肝肾功能不全情况。另外,患者没有血管疾病史且没有哺乳与怀孕。在术前给予患者使用药物的目的是使患者病灶缩小进而降低手术难度及损伤程度。选择连续性的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切除。
2.结果
经手术治疗,28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会阴侧切口内异症的8例患者,腹壁切口内异症的20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达到100%。如表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经手术治疗患者疗效对比
病例会阴侧切口内异症腹壁切口内异症
横切口纵切口
例数 8 8 12
5cm<病灶<7cm3 1 2
治愈率 100 100 100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活性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多发生在盆腔,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虽不危及生命, 但会带给患者一定程度的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回顾性研究、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得出:经手术治疗,28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会阴侧切口内异症的8例患者,腹壁切口内异症的20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为100%。
3.1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据现有报道显示[4],此病症多发于24~36岁左右,且患病率较高。种植学说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其意味着各种宫腔的操作可将子宫内膜移植到切口,从而就会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3.2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首要考虑以手术治疗,因病灶>1cm 使用药物治疗难度较大。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类似于恶性肿瘤,有很强的种植侵蚀能力,若未及时给予治疗再加上患者周期性出血就会导致纤维组织增长,病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5]。因月经期病灶的结节较大,界限也较清晰,手术切除较容易,相对减少了手术的危险性,手术难度降低,同时把病灶周围的纤维组织一并切除,以保证不再复发。
3.3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
在对患者进行剖宫产的过程中,需对患者盆腔切口进行有效地保护。在缝合患者的子宫前,要使用甲硝唑冲洗液对子宫与腹部的切缘进行清洗,以避免内膜碎片出现移植;在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手术时,要对肌核进行剔除,但不能将内膜层给刺破;在对患者的子宫肌层进行缝合时,不能将患者的子宫内膜层穿透,避免内膜组织进入;如果出现粘膜下肌瘤或子宫肌壁间,需将内膜切开,但需注意保护腹壁切口盆腔。患者在进行阴道分娩时,假如出现会阴处的裂伤,需要使用甲硝唑冲洗液对裂创处进行及时的冲洗,再进行缝合,以防止出现异位移植的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尽量采用手术切除术进行治疗,同时该病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晓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 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19(4):253.
[2] 于飞,汤春辉,史锦云.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8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0(11):669.
[3] 盛庭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西部学,2012 25(5):946-947
[4] 尚云,吕卫琴,杜淑静.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 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13(2):266-267.
[5]张润晓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19):128
论文作者:杨怀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内膜论文; 子宫论文; 手术论文; 异位症论文; 妇产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