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论文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论文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夏文新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是在实现智能化服务的基础上,结合馆藏文献实现自助借还、图书定位、馆藏盘点等,这既是信息社会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优势以及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目前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对策进行了论述,旨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 网络基础;RFID技术;图书馆;应用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将RFID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结合,通过无线射频通信信号对实体对象进行唯一有效标识,进而达成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基于网络信息基础的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有效弥补图书馆员及读者在时间、空间上的精力的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读者,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提高文化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

一、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在国外,RFID技术于1988年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应用,经过为期4年的图书分拣、流通、物流测试,2002年正式运营。随着RFID技术优势的广泛传播,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使用该项技术。

调查结果显示,总分与社会支持状况、抑郁情绪和人格特质均有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状况差的学生,抑郁得分更高,显示抑郁情绪会更严重。同时,社会支持状况好的学生在人格特质方面表现得更加冷静理性,情绪相对稳定,遇事比较镇静,较少出现大的情绪波动,即使出现强烈的情绪体验也能较快复原。而社会支持状况差的学生情绪稳定性较差,容易感到紧张,经常为一些事情担忧。遇到事情后反应通常比较强烈,比较容易激动。平时可能情绪波动性比较大,并且难以很快恢复平静。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能会使他们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社会支持和人格特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影响[3]。

相较于国外,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领域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在国内智能图书馆的先驱应用是2005年年底集美大学的诚毅学院图书馆,它开辟了RFID技术在我国图书馆应用的先河。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大力发展,智慧校园、智慧图使馆概念的不断提升,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实现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相结合、传统服务与数字服务相融合的管理模式,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并与图书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图书馆开架式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图书管理模式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实施的必要性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的实施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作用非常明显。从管理人员角度看:传统的条形码借还业务操作时间长,图书清点、盘库工作强度大但效率低下,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同时读取多本粘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图书,节约借还操作时间,简化盘点工作,针对图书乱架现象还可利用图书定位快速确定图书位置,既节约工作时间又有效降低工作量;从读者角度看:无论什么时间,读者随时可到自助借还设备上进行借还,实现“出门即借,进门即还”。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揭示文献的流通状态,还能有效解决了高校图书馆由于开架阅览、书籍众多和分布广泛而带来的“找书难”问题。

(二)实施的迫切性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与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对接,改变了原有业务操作模式,给图书馆管理理念、服务模式、组织结构带来了变革,使管理变得自动化和智能化,从服务空间实现了藏、阅、借合一的新型服务模式,具有借还自主化、定位精准化、盘点智能化、防盗多元化等技术优势,但目前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三、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优势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从图书流通速率、读者查询图书时间、读者自助借还、图书盘点速率、数据统计分析等几个方面与传统模式都有很大提升,能够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对图书等纸质文献资源更为有效管理和监控,实现读者满意度比率的增加。

(一)提高图书流通速率

RFID技术的应用,使自助借还设备在图书借还过程中图书芯片正常读取范围内,该设备便可同时对多册图书进行借还操作,有效缩短了图书借还过程的操作时间,缓解了读者因借还操作过程烦琐,耗时等因素带来的不借阅、不归还现象,增加了馆藏纸质图书文献的流通速率。

(二)节省读者检索图书时间

RFID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图书的物理定位,读者在图书检索过程中无须对馆藏分布、图书分类等方面进行过多了解,只需要利用所需的检索方式进行图书检索就可实现图书的精准定位,有效节约读者检索图书时间。

(三)实现读者自助借还服务

第三,借阅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市场上RFID技术未形成统一标准,高频标签传输距离短,读者在借还操作时信息读取会出现读取标签受限状况;此外如果两位及以上读者相距稍近,设备也会出现读取信息错乱造成图书错借现象,更有甚者因多册图书在设备上摆放位置、方式不合适等情况,造成图书漏借、漏还。

鼓山下院广场项目地块总面积为37 711.3 m2(合56.56亩),作业过程严格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和福州市勘测院《土方测量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坐标系为福州城市地方平面直角坐标系,高程为罗零高程系。经检验,测量成果精度准确、可靠。

(四)提高图书盘点速率

RFID技术的应用,馆员不需要将图书从书架上来回上下架,可根据书库或书架上对应的层标,利用专业的图书盘点设备进行上架、倒架、盘点和顺架等日常工作。此外,在图书盘点过程中,该技术还可以远距离一次读取多个RFID标签数据,让图书协助寻找变得容易,准确、快速搜寻出不在架、错架、乱架图书进行追踪和定位,进而简化了盘点工作,有效提高图书的盘点速率和准确率。

“广场舞”是一种集健身、娱乐、审美为一体,以大众为主体,配以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在广场、公园、院坝等宽敞场地开展的群众性健身舞蹈活动。它属于传统舞蹈与音乐的一种变奏式创编,包容性很强,既具有舞蹈审美的情趣,又具有健身运动的特点,适宜广大人群参与其中,所以,其可塑性、艺术性、简易性、普及性等特点明显。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群众体育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广场舞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意健身舞蹈活动,展现了自身的发展优势。在健康中国2030体系推进过程中,需要广场舞等群众性体育项目参与建设,通过广场舞健身活动类创意打造“健康城市”名片,发挥社群价值,促使中老年人群广泛参与健身等[13]。

(五)有利于数据统计分析

第二,读者隐私防范较弱。RFID技术自主借还过程中,借还系统不显示读者照片信息,工作人员也不参与借还过程,会导致个别读者盗用他人账号进行借还操作,造成不良后果。

四、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是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领域由传统人工服务模式向新型自主服务模式转型的必然结果,将给纸质文献资源的流通带来飞跃性的变化,充分实现文献资源流通领域的自动化,以及对馆员业务开展能力、服务水平带来跨越式提升,除此之外,还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及服务理念、发展规划及服务宗旨、管理方法及结构组织等产生重大影响。从服务效益看:将大量重复、简单的图书借还、图书盘点、图书查找等工作交由专门设备来完成,就能将一部分馆员从重复、简单、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调整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能充分发挥专长的服务岗位上去,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层次和水平,提升和优化人员结构,解决人力不足问题。从经济效益看,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自主借还设备产品、技术、价格等方面已趋于稳定,再配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既提升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也使馆舍利用率和图书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一)设备的安全问题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给读者的体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但读者在享受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利用自动化操作漏洞,涌现多种不良行为,如芯片的撕毁,图书的磨损和损坏、涂损、丢失页码等情况也存在影响,图书损坏率提升,更有甚者在图书归还过程中仅归还芯片等多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在项目实际验收过程中,拥有一套完整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流程,往往事半功倍,这样不仅能够缓解敷衍了事的状况,同时也能够减少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进入项目。验收标准应该在遵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上执行,在国家标准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施工要求;验收流程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来制定,做到因地制宜,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节约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施工效率。

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统计分析图书的利用率和读者结构,实现对馆藏书籍的取阅率统计,并根据结果提供更加契合读者需求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学科服务等。同时,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实时显示进出馆的读者人数、进出时间及读者类型,提取读者每月在馆平均时间、读者每月进馆次数等多种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可直接反映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RFID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读者不受时间限制在自助借还设备上自行办理图书借阅与归还手续,读者可节省排队等候时间,馆员可减少工作的重复性,降低图书管理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人力管理成本,在有限的成本下延长图书馆开馆时间,优化读者服务工作开展,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读者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需求,自主实现图书检索、借还、影印等服务,使读者自助服务功能得以实现。

(二)图书管理人员角色转变问题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改变了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优化了馆藏文献资源管理和业务管理,它的引用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要求更多辅助馆员通过继续学习深造,逐步向专业馆员层面迈进,服务模式也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除此之外,新设备的学习使用、业务指导、服务方向等多项工作也是高校图书馆员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

马来西亚在建设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过程中采用了土地行政区划标准代码与名称——唯一地块识别码(UPI)、马来西亚地理信息标准的实施与采用——要素与属性代码(MS1759)、马来西亚元数据标准(MMS)、地理空间数据质量评估指南、地址标准化规范、道路标志与编号系统标准规范和地名数据库与国家地名字典中的地名标准化等标准。

(三)读者使用人员不良行为问题

RFID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感应灵敏度高、数据记忆容量大、读写距离远、可批量重复处理等优点,但在实际借还过程容易出现多种问题。

第一,系统防盗功能较差。RFID电子标签面积大隐蔽性相对较差,很容易被读者发现并撕毁,容易造成在还书过程中只归还电子标签或图书调包现象。此外,RFID电子标签是通过电磁波识别信息,在使用过程容易受金属、人体、锡纸等物品阻断射频信号,导致图书防盗功能失效,造成图书丢失率提高。

“原来一行和尚与司徒一一经营几个月,是将万花因入口,藏在了山顶松树林里!”乌有先生嚷道。少年们抬头往天上看,他与子虚却在打量四周的山岭。玉玦射出的奇光往北,恰好划过黄梁村后的大山,山脊白雪皑皑,青松列列,山脊一线曲折如蛇。天地动摇的一瞬,山脊如龙蛇摆尾,瞬息即停,玉玦与山脊相交的几棵青松,莹然生光,好像松树之下,隐藏着大山的口吻,忽忽由山腹之中吐出微微珠华,将它们照成琼枝玉树。

五、提高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应用水平的方法

(一)完善技术设备,提高体验效果

高校图书馆应时刻关注RFID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密切与厂家联系,不断更新、完善技术,保证设备正常使用。针对标签误读错借问题,应合理规划借阅区域,保证有效借阅距离。

本研究选择的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它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有效的清除自由基的疏水性和亲水性,这样就能够使得缺血灶的体积得到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氧化的负载,也能增强患者内源性的氧化剂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凋亡细胞受到抑制,进而对于患者的神经进行改善。而本研究的调查能够证实上述说法。

(二)提升服务理念,增强馆员技能

RFID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员角色转变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服务模式上要由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图书馆员不仅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图情专业知识,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还要逐步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网络操作技能、网络安全手段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及时解决设备问题、解读读者疑问,提高服务质量。

(三)加强读者教育,开展行为引导

图书馆应加强读者教育,引导读者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增强诚信意识、综合素养,读者教育要贯穿于在校期间全过程。张贴借还、盗窃、丢失、损坏、赔偿图书等管理制度,明确违纪行为,定期举办知识培训,引导读者文明入馆。馆内进行实时监控,不定时抽查图书归还状态,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针对恶劣行为进行必要处罚。

(四)提高网络信息利用,加强读者交互空间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拉开了馆员与读者的距离,缺少了交流互动,为保证服务的深入化,图书馆应增设服务台、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增加交互空间,认真做好导读工作,及时解决读者提出的各种疑问,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开展组织各种活动,如“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读书沙龙、共读空间等,通过多途径强化图书馆与读者、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让读者深入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宣传图书馆。

六、结语

随着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成熟与完善,是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流程、服务方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它将推进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不断更换与创新,促进业务流程重组,推动图书馆自动化程度,提高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水平。为此,作为高校文化建设基地的图书馆,在建设规划上要开拓思路,从技术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规划适合学校整体发展需求的应用策略;在业务管理上要要求馆员进行专业知识理论研究、网络技术能力研究、计算机操作技能研究、理论实践结合创新引用研究等,构建高效率、多元化的智慧化、数字化图书馆,让RFID技术真正有效地应用于图书馆,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潘欣.高校图书馆构建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界,2019(2):82-86.

[2]史今.高校图书馆运用RFID技术提升管理与服务的优势和问题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38):209-210.

[3]胡莲香.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8(15):96-98.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1-0135-02

作者简介: 夏文新,男,汉族,河南洛阳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信息教育。

标签:;  ;  ;  ;  ;  

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