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扩大,各行业电能需求不断增多,电力系统规模随之增大。面对这一社会现象,电力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它是电力规划、电力设计及供电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入手,着重阐述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电力;检测;电力工程;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电力产业得到前所未有发展,为了更好的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和生产中的电能需要,扩大电力系统规模、增加电能供应量势在必行。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对电能要求也在逐步变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多元化和综合化已成为当前工作重点,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说目前解决好电力自动化已成为电力部门的工作重点,更是确保电力系统持久、稳定、安全运输的关键。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电力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它不仅仅确保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且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电力设备使用功能、优化功能以及耐久性。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自动化、综合化、网络化及程序化的设施逐渐被引入到电力系统中来,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及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常见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包含了计算机技术、可编程序控制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自动化技术之一,这是因为这一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微电子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媒介来传输电力信息,从而实现电力系统中各项误动及错误的自我修复及处理。另外,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中,主要是以电网调动技术为主的,它有效的实现了电力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处理,从而实现了不同地区的电力信息处理,有效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监控力度,为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而可编程序控制技术的应用则是通过完成数据采集、分析、整合和转换来达到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的目的,它的应用对整个电力系统而言相当重要,作用突出,提高了电力系统相关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协调化、综合化问题,有效的保证了供电系统的安全与可靠,并实现了节能供电的工作目标。
2、自动监控技术的应用
2.1、远程监控技术
目前的电力系统中,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在山区线路、高压系统中被广泛,且在城市电缆管道中也极为常见,它的运用不仅让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得到大大提升,也有效地减少了供电电能损耗问题,大大节省了供电单位运营成本,让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经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分析与研究,远程监控系统的运用不仅避免了地域限制、信息传输受阻等影响,且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远程监控系统容易受到地质、地形的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信号接收和处理达不到预计标准,这造成监控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2.2 监控技术的集中及现场应用
在目前的工作中,以集中监控为主的远程监控技术应用越来越突出和广泛,它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对电力系统设计操作变得日益简化,还有效的节省了电力工程建设的成本,而且相关的电流设备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利用监控技术的集中应用来对其进行使得的维护管理。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现场监控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其通信线路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控管理,这种监控方法和其他普通的监控方法相比较,这种监控方法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不仅有着较强的灵活性,还可以降低电力资源生产的成本,使其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也将现场监控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其中。
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3.1 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电力系统在正常使用时,变换其电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电力工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将其电其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变换器电力的工作性能和反应速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应用到电力工程建设当中,这不仅使得电力系统的工作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还有效的解决了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3.2 交流调速控制理论
利用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进行测量进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励磁、转矩两电流的目的,最终实现对异步电动机转矩的控制,这一控制过程称为矢量控制,也即交流调速控制。在该理论的支持下,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基本上相当于滞留电动机,可以使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等同于直流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很大幅度上提升了交流调速的竞争力,并最终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程度。
3.3 智能保护与综合自动化技术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一直很热门。我国电力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也先后对电力系统智能保护与综合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开发与研究,并根据我国国情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技术应用到国内各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中。从而使新型保护装置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也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截止2011 年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自产产品已经实际应用于22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自动化中,而33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也有不少选择试用。
3.4 电气自动化的实时仿真系统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到电力系统的符合情况,科研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了仿真建模,通过建立的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对模拟电力系统的进行稳态和暂态实验,为科学研究提供大量的试验数据的同时,还能够与多种控制装置组成闭环回路,对整个电力系统装置进行监控。使用实时仿真系统还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智能保护和新型的输电系统研究提供实验条件。
3.5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完善,研究人员也开始将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糊逻辑和进化理论等应用到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设计规划、运行分析等方面从而使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逐步实现智能化成为可能。
4、结束语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电力系统使用性能,还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解决了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不过,从当前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和国外发达过程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相比,也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就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来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设计,从而满足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昊琛. 探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09(06)
[2] 张雷, 李大伟.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职业技术. 2008(07)
[3] 董世芳,黄娟. 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新技术的若干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2)
论文作者:滕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能论文; 变换器论文; 这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