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亮
黑龙江工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教授道德和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既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职责,又担负着塑造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在教学实效性方面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优化教材内容结构。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价值多元和异质的现时代,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理性的扩张带来道德滑坡、价值虚无和精神家园的失落等伦理道德问题,高等教育引导学生“成人”的责任更显紧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教授道德和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既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职责,又担负着塑造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
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第一,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作为“基础”课的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在政治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自己日常的教学工作与党的基本理论宣传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意识,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时事,了解国内外局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充分认识“基础”课教学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使自己真正成为高校学生的思想“引路人”。
第二,加德道德修养,提高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尚的道德和人格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基础”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其教学过程是教师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人格修养的真实外在表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有效感化学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的兴趣、积极态度。“因此,要积极引导“基础”课教师通过学习、内省、慎独等有效方法,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同时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完善自己的美德,并不断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拥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坦荡的胸襟和超越功利的道德人格。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言传身教,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涉及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对于其他三门政治理论课,“基础”课又是实践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其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丰厚的知识底蕴,还要与时俱进,通晓时政知识,并善于对知识进行整合、思考和创新。教师必须通过读书、读报、进修培训等形式不断丰富自己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理论前沿及现实热点问题,积累典型案例,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部分教学内容的合理联系,善于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特点,权衡、调整,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只有用准确、广博、深厚、生动并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
二、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只将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把课堂功利化。应该尊重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参与教学的自觉主动性,与学生真诚地交朋友,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第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使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得以发挥。对于学生的思想与言行要宽容对待,只要是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尽管言语有些偏激,思想与众不同,都应该以教育者或长者的身份给与理解和宽容,保护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的需要是人文关怀的来源。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多,教学的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重视情感的投入,课堂教学中要感情丰富,关心、耐心对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课外也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察言观色”,注意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及时地与学生沟通、谈心,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提升思想认识。
第四,注重师生互动。“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探讨更多的是生活体验、经验,因此,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质疑、发表意见,与教师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的补充信息、提示点拨,分析归纳,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心社会的品质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优化教材内容结构
目前已经有很多“基础”课教学理论、实践工作者致力于不断完善、提高“基础”课教学,对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完善现用教材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思想道德”与“法律”版块内容做必要的调整。本门课程重点不仅仅是讲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世界、思考人生、认识社会,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来完善自身。教材中“思想道德”部分应该更加注重知行统一,更加侧重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学以致用。
第二,增加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增加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灿烂的文化,教育大学生尊重和热爱我国固有的优秀文化。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中华名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简介:刘传亮,男,讲师,黑龙江工商学院学生处学生教育科科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
论文作者:刘传亮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基础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大学生论文; 法律基础论文; 道德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10月论文;